
醫療訴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醫療事故及其分級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規范、護理規范,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醫療事故分四級:一級醫療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二級醫療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
二、患者的權利
患者有權復印或復制自己的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遺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
三、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需要封存的病歷資料
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疑難病歷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
四、什么是誤診
誤診是錯誤的診斷,表現為未能診斷、錯誤診斷、漏診。誤診并不一定都是醫療事故。
五、手術中常見的醫療過失
1、手術前對手術治療準備工作不足,未做必要的化驗和檢查,盲目開刀手術;
2、手術前對手術區的備皮不嚴格,造成手術后傷口的化膿感染;
3、手術前考慮不充分,未做輸血準備工作,造成手術中急需輸血時措手不及而造成不良后果;
4、手術時劃錯手術部位開錯刀;
5、手術前麻醉失敗;
6、手術前未對患者做詳細的內科檢查,未排除手術禁忌癥。
六、什么是醫療過失責任程度?它與賠償金額的關系。
醫療過失責任程度,是指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比重,是醫療事故賠償金額考慮的因素之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規定醫療過失責任程度分為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輕微責任。司法實踐中通常借鑒法醫學的“損傷參與度”的分級標準來確定過錯方的責任程度。
損傷參與度分級標準是:第一等級,死亡、后遺障礙完全是損傷所致,損傷參與度100%;第二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既往疾病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損傷是主要因素,損傷參與度75%;第三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疾病共同作用的結果,兩者作用程度等同,損傷參與度50%;第四等級,死亡、后遺障礙是損傷和疾病共同所致的結果,但疾病是主要因素,損傷參與度25%;第五等級,死亡、后遺障礙完全是由于疾病導致的結果,損傷作用可以排除,損傷參與度是?0%。
七、什么是行政調解、行政調解能否反悔?醫患雙方達成的醫療損害賠償協議是否可以反悔?
醫療事故行政調解是指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后,在衛生行政部門的主持下,根據自愿合法原則促使醫療機構和患者友好協商達成對醫療事故賠償的和解協議。
行政調解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一方可以反悔。
醫患雙方達成的賠償協議屬于合同的一種,其效力適用合同法有關規定。
八、醫療糾紛訴訟的時效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從患者(患者死亡的,為患者近親屬)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這里的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不管當事人是否已經知道,均推定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
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之日起計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九、患方在起訴前的準備工作
1、委托律師代理訴訟的,簽訂聘請律師合同和授權委托書,并交納律師費;
2、向律師或法院提交以下材料:
(1)患方身份及親屬關系證明,包括身份證復印件,若患方死亡或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則需要法定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身份證及戶口本;
(2)病歷資料復印件,含患者門診病歷、住院志或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或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意見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出院(死亡)小結等;
(3)患者或患者家屬的誤工證明,有工作單位的由單位出具工資及缺勤證明,無工作單位的由居委會或村委會出具無業證明;
(4)相關費用單據、清單。如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傷殘等級證明及殘疾用具費、喪葬費、傷殘或死亡的要提供患者實際撫養或贍養的無其他生活來源者的戶籍證明。
(5)其他如有關專家意見、證人證言、鑒定結論等。
十、醫療事故中患方要注意收集的證據材料
1、盡早復制客觀病歷材料,封存主觀性病歷材料:
2、及時要求進行尸檢,以查明患者的死因。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患者死亡的,醫患雙方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因此患者家屬應當擯棄封建迷信思想,及時要求尸檢,一旦因患者家屬拖延尸檢而影響死因判定的,患者家屬將承擔不利后果。
3、注意收集證人證言。
4、注意封存醫療事故有關的實物,如藥品、器具、血液等。
調解解決醫療糾紛時注意事項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
1.醫療事故適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如選擇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則要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而選擇侵權糾紛就要《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不同的選擇可能會導致案件最后結果的完全不同。例如某患者到醫院就醫后,與醫院建立了合同關系,通過簽署《住院病人同...
醫療糾紛起訴立案要注意哪些問題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法律問題:1、構成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2、構成醫療事故,當事人一方按照一般醫療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時,人民法院應當如何適用法律3、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行為造成的人身損...
醫療過失官司應注意的哪些問題一、患者方面應當寫出自己對醫療過程的認識,對醫療過錯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基于普通人對醫療的認識。患者及家屬是醫療過程的當事人,對醫療事實的認識是律師所無法取代的。在患者及家屬的認識中很容易會歸納出醫療告知同意角度的...
1.醫患糾紛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最新的醫療糾紛法律法規如下: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愿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于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1.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您好,關于醫療糾紛的法律法規包括:1、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醫療事故鑒定應當注意哪些問題醫療事故鑒定含義醫療事故鑒定,是指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醫療事故鑒...
生病就醫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醫院診療行為不當、患者對醫院治療效果認識不同等原因,醫療糾紛時有發生。那遇到醫療糾紛時該如何處理?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又應當注意什么?今天德州市陵城區法院丁莊法庭庭長張勇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