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名頂替違法嗎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所竊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實際上是盜用他人身份名義,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個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現在雖然沒有頂替身份罪(臺灣刑法有頂替罪,是針對頂替人犯的),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偽造戶籍、身份證的,則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在民法上,應當認定為侵犯個人身份權(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權、受教育權,還包括其他各種身份權,譬如銀行貸款名義、個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注銷冒名身份、恢復真正身份,賠償損失等。冒名者所獲得各種國家許可,譬如公務員......
一、根據規定冒名頂替罪上學怎么判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之二 【冒名頂替罪】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二、冒名頂替罪的罰金標準是多少?冒名頂替罪的罰金標準不是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二條 【罰金數額的裁量】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第五十三條 【罰金的繳納】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
冒名頂替毫無疑問是卑鄙的行為,尤其是在高考、公務員考試這樣重要的關乎人生重大走向的關口,冒名頂替者盜用、冒用他人身份。 頂替他人取得進入大學的學習機會或公務員錄用資格,更加令人深惡痛絕,這些冒牌貨不但卑鄙的竊取了別人十多年刻苦努力的學習成果,還強行改變了被冒名頂替的人的人生。 被冒名頂替的多半是一些品學兼優的寒門子弟,當時很可能并不知道被冒名頂替,看著手中被替換后的不理想的成績,一方面受到巨大的心理打擊,一方面家庭條件不允許,很可能就放棄再次參加高考或公務員......

說明法律對冒名頂替仍然缺乏約束力。 首先,冒名頂替事件究竟是如何成功實施的?縱觀調查組的調查報告,并沒有交代冒名事件的來龍去脈。對于公眾來說,只能從9名責任人的時任職務中,通過想象拼湊出事件的些許線索。但可以確定的是,任何一起冒名事件都不是...
一、冒名頂替罪觸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 冒名頂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時有發生,冒名頂替的有的是同車的證人,冒名頂替經常涉及到偽證罪以及包庇罪兩種罪名。《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定的偽證罪,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
交通肇事冒名頂替罪如何進行處罰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者按妨礙公務行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況下,被頂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處理;頂替這按包庇罪、妨礙公務罪定性。冒名頂替罪觸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冒名頂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
原告牛某訴稱被告甲房地產公司辯稱法院認為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有答辯并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的權利,狄某、孫某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應訴,應視為放棄了答辯和質證的權利。行為人沒有代理權以被代...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檢察院孫謙副檢察長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和適用給全國檢察機關作了專題輔導講座。專題輔導后,各地學員又提出了一些具體適用問題。根據張軍檢察長和孫謙副檢察長的批示,高...
【案情】劉某酒后駕車返回家的途中,因操作不當,與同向步行的王某相撞,造成王某當場死亡、車輛損壞的事故。劉某系干部,為逃避法律責任,讓其表弟通知其朋友許某進行頂替,事后許某被他人檢舉而案發。 【分歧】本案中,對于劉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沒有異...
導讀:交通肇事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應如何定性和處理?本期法信整理了典型案例裁判規則,為讀者辦理相關類案提供借鑒。 1.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應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程某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案情】 【分歧】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所謂的事后不可罰行為,又稱共罰的事后行為。一般通說認為,事后不可罰行為是發生在狀態犯的前提下,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先行為,在先行為侵犯的法益的范圍內又實施了一個對先行...
先回答誤工費、誤工費基本都是以醫囑上注明時間算,所以可以算三個月 民 事 訴 狀 原告:XX,男,漢族,1970年1月19日出生,住四川省XX市XX鎮XX村十組,系此事故川BHXX轎車所有人,電話:137XX2。 被告:XX,男,...
這就屬于冒名頂替啊,只要是證明了和你不相干,那肯定是不生效,不具備法律效應,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履行不屬于你的職責,沒必要替別人還錢,不影響自己的個人信譽。至于頂替你去貸款那個人,就屬于欺詐,詐騙了,還看金額,金額越大判的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