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肇事(我們只考察構成犯罪的案件)逃逸案件不斷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對此并沒有統一的認識,由此給交通肇事嫌疑人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為了說明問題,先看以下幾個案例。 案例一:2004年6月23日22時許,古某駕駛桑塔納轎車,沿沭牛路由東向西行駛,行至山東省臨沭縣大興鎮駐地,因順行的該鎮灣子村村民英某突然從路北向路南轉彎,古某剎車不及時,當場將英某撞死。古某下車見英已死亡,就駕車離開現場,到了交警隊報案。 案例二:200......
導讀:交通肇事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應如何定性和處理?本期法信整理了典型案例裁判規則,為讀者辦理相關類案提供借鑒。 1.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應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程某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具有以下特征: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由頂替人向交警部門作虛假供述,承認自己是交通肇事的行為人,目的在于包庇罪犯,意圖使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與頂替人有利益關系。可見,使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是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行為的本質特征。行為人找人頂......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下面將給大家介紹2020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標準。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八種情形:(一)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二)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三)交通事故當事......

此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罪。 一、罪行認定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
1.2020交通肇事逃逸罪認定標準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8月23日,山東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關于8月23日交通事故處理逃逸一案件中確定民事侵權關系的處理意見。據悉,已有不少類似案件經過民事訴訟解決,目前肇事者尚未進入法院強制執...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諒解法院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諒解法院怎么判?案例講述的是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深圳市寶安區康體市場的陳某與何某在行駛過程中相撞,交警認定陳某負事故全部責任,何某負事故的輕微傷,陳某根據交警的認定書辦理了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肇事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以下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樣認定 1、必須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為在情節上的加重。因此,認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這包括三方面 (1)必須以交通肇事行為的發生為前提。 (2)行為人必須...
【案情】【分歧】【法官回應】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關于交通肇事后在現場冒充路人甚至讓人頂包的行為,是否應認定為逃逸,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1、應明確依據何種規定來認定逃逸 《交通肇事解釋》第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
法務之家綜合法律依據權威觀點相關案例 1.明知自己行為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伊曉艷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要全面充分考慮行為人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因素,通過證據從各個方面進行考證,...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針對不同情形,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判幾年? 1.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條件條件是為回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