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加強民族團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加強民族團結,就是要搞好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2、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其中,平等是基石,團結是主線,互助是保障,和諧是本質。
3、什么是自治條例?
答:自治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依照自治地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指定的,用以調整民族自治地方內基本社會關系的地方性自治法規。十九、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4、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是堅持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權利的需要;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需要;是貫徹執行好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搞好民族自治地方各項事業的需要;是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有利于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
5、什么是民族團結?為什么要加強民族團結?
答: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為反對共同的敵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民族的團結是我國統一、獨立、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黨和國家繼續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一項根本原則。民族團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強,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
6、什么是民族?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
7、我國民族地區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有哪些?
答:優勢有: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地處邊疆。劣勢有:地處高寒地帶,氣候干燥,交通不便信息不靈。
8、為什么說各民族共同開創和發展了祖國統一的局面?
答:祖國的統一局面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祖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各民族人們英勇抵御外來侵略,共同保衛了祖國的邊疆各民族共同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9、什么是民族問題?
答:在多民族國家里,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發展的問題,又包括民族之間的關系問題,也包括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系問題。
10、我國社會主義民族問題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我國社會主義民族問題的基本特征有:長期性、復雜性、重要性 。
1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問題的基本原則。
12、什么是民族平等?你是怎樣理解民族平等的?
答: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履行相同的義務。第一,各民族都具有平等的地位。第二,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權利。(即,各民族政治、經濟權利平等;各民族社會文化生活平等。)第三,各民族都履行相同的義務。
13、怎樣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答: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首先要靠少數民族地區的干部群眾從當地實際出發,腳踏實地,扎實苦干。其次,國家要采取有力措施,從人力、物力、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等方面幫助;發達的漢族地區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切實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14、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則有哪些?
答: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要根據當地的民族關系、經濟發展狀況等條件,并參酌歷史情況建立;要由上級機關會同相關地方的國家機關和有關民族的代表充分,達成共識,依照法律程序建立;要保持民族自治地方的相對穩定性。
15、民族自治機關組成的原則有哪些?
答: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第二,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第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副主任。第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組成人員和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中,要盡量配備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員。
16、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客觀依據有哪些?
答:民族區域自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內,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我國長期統一的歷史條件近代各民族人民聯合斗爭共同解放的政治基礎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各民族發展態勢和資源分布狀況。
17、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優越性?(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答:實踐證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歷史的發展,也符合我國的國情,顯示出其巨大的優越性。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少數民族聚居自治的結合。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策與區情的結合。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的統一。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愛民族與愛祖國的一致性。總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有利于密切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有利于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國家的現代化建設。
18、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干部要堅持原則和標準是什么?
答:1、德才兼備的原則2、“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標準。
3.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征,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論斷成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19、民族團結政策包括哪些內容?
答:(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2)維護、促進各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的團結;(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
20、維護民族團結“多說多做”和“不說不做”的內容是什么?
答:多說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穩定的話,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穩定的事;不說傷害民族感情的話,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事。
21、成為我國國家安全、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定最大威脅的是哪三股勢力?
答: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
22、黨和國家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1)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2)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3)普遍進行多層次的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
23、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4、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
答: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2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有哪些?
答:(1)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民族分布狀況,有利于促進各民族的團結;(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國家的發展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穩定。
26、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質是什么?
答:充分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國家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27、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什么?
答: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28、選舉法規定:自治區、聚居的少數民族多的省,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多少?
答:百分之五。
29、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稱一般由哪幾個方面組成?
答:地方名稱、民族名稱和行政地位。
30、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答:(1)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2)依法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設立和組成自治機關;(3)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
3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哪些特殊權限?
答: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32、民族區域自治的“三個不容”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作為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容置疑;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一大政治優勢不容削弱。
33、國家賦予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1)立法權限;(2)對上級機關決議、命令的變通執行權;(3)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4)培養干部的權利;(5)組建公安部隊的權利;(6)自主發展經濟的權利;(7)對外貿易權;(8)財政管理權;(9)文化教育權。
34、為什么說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關鍵是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答:少數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歷史和現狀,熟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同本民族群眾有廣泛的密切的聯系,能更好地體察本民族群眾的感情和疾苦,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少數民族干部是黨和人民政府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橋梁,他們的這種特殊作用是其他民族的干部不能代替的。
35、新世紀新階段對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提出哪幾點要求?
答:一是要繼續擴大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數量;二是要努力提高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素質;三是要改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結構;四是要提高層次,不僅要重視培養一般干部,還要特別重視培養少數民族的中高級領導干部;五是發揮作用,對少數民族干部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為他們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
36、什么是城市民族工作?
答:指的是以城市少數民族為主要對象的民族工作及與城市功能相聯系的民族工作。
37、民族問題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五性”特點是哪五個?
答:長期性、重要性、復雜性、普遍性、國際性。
38、現階段我國民族問題集中表現在什么地方?
答:集中表現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
39、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40、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
答: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特別是把經濟搞上去。
41、什么是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是民族特征的具體體現,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民族文化由多個層面的文化所組成,認識層面的文化包括語言、哲學、科學、教育;規范層面的文化包括道德、法規、信仰;藝術層面的文化包括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器用層面的文化包括建筑、生產工具、日用器具及其制造技術;社會層面的文化包括制度、組織、風俗習慣、禮儀禁忌等。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形式和內容,我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共同構成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42、黨和國家保護、繼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l6字方針是什么?
答:“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
43、黨和國家對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黨和國家對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語言文字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公務時,使用當地民族通用的一種或幾種語言文字;同時使用幾種通用的語言文字執行職務的,可以以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語言文字為主;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國家幫助少數民族發展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文化教育事業;提倡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干部學習當地民族的語言文字;提倡少數民族在學習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漢文,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能熟練使用兩種以上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國家工作人員,應當予以獎勵。
44、國家是如何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自由的?
答:(1)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除在《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中對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作了明確規定外,還在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義務教育法、掃盲條例等國家法律法規中,以及在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中,對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有些自治區和多民族省、自治州、自治縣還制定了民族語言文字使用和管理專項條例或工作條例。
(2)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民族語言文字。不僅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行使職務時重視使用民族語言文字,而且國家在人代會、政協會等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上用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等7種民族語言同聲翻譯;在科技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各個領域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使其語言文字逐步規范化、標準化和實現信息處理,以適應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要求。
(3)建立專門機構,保證民族語文工作的需要。在中央和民族地區分別建立了民族語文工作的專門機構,還成立了跨省區的同一文種協作機構,如八省區蒙古語文、東三省朝鮮語文、五省區藏語文等若干個協作機構,以保證民族語言工作的正常開展。
45、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項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的有哪些?
答: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人民共和國聯合申報);朝鮮族農樂舞;藏族史詩《格薩爾》;侗族大歌;民歌“花兒”;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呼麥;藏傳佛教的重要藝術流派:熱貢藝術;藏戲。
46、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1)改善村寨生產生活條件;(2)大力發展特色產業;(3)重點推進民居保護與建設;(4))加強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5)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1.民族問題請法律高手回答 中國的戶籍制度以公民住所所在地登記為標準劃分。只要你的戶口登記簿上記載的信息,就會顯示在公民的身份證明文件上。也就是說,在法律上,你的民族是以登記為標準,并不是以民間族譜為標準的。上世紀70、80年代,在我國的某...
1.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
1.如何加強黨的民族理論政策法規宣傳 牢牢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緊緊圍繞民族工作任務力宣傳黨家民族政策取重要、力宣傳少數民族民族區經濟社快發展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社主義民族關系代風貌推黨家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深入積極營造利于...
1.關于導游的法規 1.(1)可以,導游人員對其行政處罰不服,有提請復議的權利。(2)正確,因為《導游人員管理條例》規定了,一些不可以頒發導游證的情況,包括被吊銷過導游證的情況。2.(1)不可以,法規規定了導游人員不可以想旅游者兜售或者購買...
1.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有哪些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如下: (一)、國際上保護民間文學表現形式的法律制度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法律制度,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其起始原因在于發展中國家保護自己的傳統...
1.什么是生活輔導員 輔導員制度是目前中國大陸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種學生管理制度。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每個輔導員一般管理一個或數個班級。 輔導員職責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
1.近些年教師考調的考題內容有哪些 筆試科目和內容筆試為《教育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所有考生均需參加。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根據每個地區學校,要求以及內容是不一樣的,以下是教師公開招聘考試考情分析 ,具體教師招聘內容以地區公告為準。...
1.各鄉鎮如何開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講活動 宣講活動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激活現代文化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內涵,發揮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領作用,大力弘揚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
1.關于法律進課堂的語文作文400字 法律是深情的,也是無情的。當你無助時,法律可以幫助你,你會感到法律很偉大、很正直;當你犯錯誤的時,法律會懲治你,你會感到法律冷酷無情。可是,法律在哪里呢?在法院里?在公園里?在校園里?甚至哪里都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中醫藥服務 第三章 中藥保護與發展 第四章 中醫藥人才培養 第五章 中醫藥科學研究 第六章 中醫藥傳承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