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哪些情形可以認定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十四、十五條羅列了應當認定工傷和視同工傷的各種情形,簡單歸納而言,需符合三工原則或與工作關聯的特定情形;所謂三工,即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 2、哪些情形不可以認定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十六條有明確規定,簡單歸納而言,即便符合了三工等原則,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殘、自殺的不得認定工傷或視同工傷。 3、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是否都能認定工傷嗎? 當然不是,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十四條第(六)項明確規定的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事故傷害,才應當認定工傷。何謂非本人主要責任,眾所周知交通事故一般有五種責任劃分:無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主要責任、全部責任,因此如果被認定主要責任和全部責任的則是難以被認定為工傷。 實際上,該規定背后的邏輯與不得認定工傷的理論是相銜接的,即當事人對事故發生有重大過錯,是不能通過認定工傷而歸咎到單位去承擔責任的。而且,交通事故領域,如果發生了重大傷害結果,往往會有機動車的身影,而機動車是有強制保險的,且交強險范圍內的賠償是不劃分責任的,因此即便不能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當事人多數情況下也能通過交強險獲得一定的基礎保障。 另外,該類事故如果可以認定工傷,則經常引發工傷與侵權責任的競合;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當事人既可以向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又可以向第三方主張侵權責任待遇,即所謂的雙賠;當然,此處的雙賠不是兩倍賠償的意思,而是可以雙向主張不同法律關系下不重復的相關待遇項目補償或賠償。 4、事故情形是否屬于工傷難以自行判斷,該怎么辦? 比如,曾有人咨詢午餐休息時段,員工外出吃飯跌了一跤受傷是否屬于工傷,是否要為該員工申報工傷? 工傷,顧名思義是不能脫離與工作相關原因的,一旦認定工傷就認定了單位的相應責任;而為員工繳納了工傷保險的單位,能否通過工傷保險基金理賠,還受制于工傷申報的時限。因此,一般建議,對于無法直接做出判定是否屬于工傷的情形,單位在完成調查工作后,可以客觀陳述事故經過,及時提交工傷行政部門來最終認定。 如果認定工傷,單位可以正常理賠;如果未認定工傷,員工可以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對于勞資雙方而言,將是否屬于工傷的問題提交第三方評斷,都能獲得相應的權利救濟和損失風險轉移機制。 5、工傷申報的時限與逾期后果? 單位應在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申報,遇特殊情況要申請延期并取得同意;然而,勞動者的申報時限是一年。因此,如果單位沒有及時申報,而勞動者事后去申報并認定了工傷,單位將承擔不利后果;所謂不利后果是指,未在規定時限內申報工傷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項目由單位承擔,而此期間容易發生的大額項目且本可理賠的費用很可能是醫療費用。 6、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不利后果? 如果沒有補繳,全部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金額均由單位負擔;如果進行了補繳,新發生的費用是可以理賠的。因此,如果員工上班一天或一周內就發生了事故,或前期未給員工繳納保險,不要顧慮太多,首先要做的是及時把社保繳納或補繳上去,從而可以轉移全部或部分損失風險。 如果員工發生了工亡事件,按國家統計局于2021年2月28日公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明確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測算,僅僅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在2021年就已達到876680元,假如該筆費用需單位來承擔,試想單位是否能輕松以對呢?
一、工傷認定申報期限限制相關法律規定:二、工傷認定申請期已過,職工該如何維權?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工傷職工本人申報工傷認定的,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提出。即工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期...
工傷如何自己申報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之內,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在規定的期限,按照法定要求的條件,用人單位或受傷職工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及申請人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
工傷認定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工會組織在1年之內,也可以直接向勞動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雖然是否構成工傷的...
職工要是因為工作原因造成人身受到了損害的,此時需要經過認定才能知道是否屬于工傷。確定在工傷范疇內的,之后也才能按照工傷事故進行處理。那究竟實踐中發生工傷怎么處理才好呢?作為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因為賠償產生爭議的時候,又應該怎么來應對工傷賠償官...
工傷申報逾期,勞動局是否有責任? 工傷,是工作中無法預料的意外。而工傷申報,則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勞動者權益。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各種原因,工傷申報可能會逾期。那么,勞動局是否有責任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工傷申報是勞動者的法定權...
12月10日9時30分,30歲的楊勇(化名)如往常一樣上完通宵夜班回到家中休息,此后再也沒有醒過來。楊勇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顯示,其死亡原因為猝死。 12月15日,楊勇的妻子表示,家屬認為楊勇的猝死和其生前曾連續超時高強度工作...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骨折三個月了如何申請工傷認定?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骨折三個月了如何申請工傷認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本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
一、如何申報工傷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后,用人單位應于24小時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向參保分中心工傷保險科書面備案。用人單位如遇緊急情況不能及時辦理書面備案的,應先通過電話或傳真告知參保分中心工傷保險科,并于5日內向參保分中心工傷科補報...
在上班的過程中受傷,一般是屬于工傷。病情嚴重需要去醫院治療,勞動者可以申請工傷鑒定從而獲得工傷賠償。那么是一到醫院看病就必須申請工傷才能醫治嗎?申報工傷有沒有時間限制呢?一網友咨詢:我在外地的一個工地上負責泥土攪拌機器運作,需要經常在機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