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義】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是指在人民法院應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申請而采取臨時措施之后,因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而發生的損害責任糾紛。
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臨時措施主要包括三種:責令停止有關行為(一般稱為臨時禁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
【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應當向有專利侵權案件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痹撘幎ǖ?3條規定:“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起的專利權侵權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訴前責令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或者保全證據的申請,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申請人住所地對商標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痹摻忉尩?3條規定:“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起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第2款,人民法院在著作權案件中采取訴前措施,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辦理。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地域管轄,可以是受理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案件的法院,也可以是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在法院裁定采取知識產權臨時措施后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相應侵權訴訟的審理法院。
對于因申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定,海關查封扣押地也是侵權行為地。因此,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海關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法院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相應侵權訴訟的審理法院均可以行使管轄權。
對于因申請訴前停止侵害植物新品種權損害責任糾紛案件的管轄,雖然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或司法解釋的規定,但可以參照上述精神和規則確定案件管轄。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級別管轄,應當符合司法解釋有關知識產權案件管轄的一般規定。
【法律適用】
處理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第93條、第96條,《專利法》第66條、第67條,《商標法》第57條、第58條,《著作權法》第50條、第51條,《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26條、第27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第犯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一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十規定》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第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5條,《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28條第2款的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以及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規定,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在起訴之前(或者在起訴的同時或者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臨時措施。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請人15日內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采取有關措施所遭受的損失。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的侵權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在本質上屬于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紤]到這類案件在知識產權案件中比較多見,特別是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只有在知識產權案件中可以采取訴前臨時禁令,訴前證據保全也主要適用于知識產權案件,有關申請錯誤的判斷也往往涉及一些知識產權專門問題?!兑幎ā吩谥R產權權屬、侵權糾紛第二級案由下單列了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第三級案由。凡是在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包括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中因申請臨時禁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而引起的損害責任糾紛,無論是因訴前申請飛起訴時申請還是訴訟中申請,都應當確定為這一案由;在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中因申請臨時措施而引起的損害責任糾紛,則不適用這一案由。
其中,因申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28條第2款的規定,即:“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后,海關不能認定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知識產權,或者人民法院判定不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知識產權的,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薄?/p>
法釋〔2018〕21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8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55次會議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及時有效保護當事...
保全是為了保證生效判決能夠順利執行、避免申請人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害,在一定條件下采取的一項臨時的強制性措施。實踐中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通過申請保全為判決的順利執行增加積極因素。在一般情況下,保全措施都是得當的,但是由于現實情況的復雜性,也存在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已于2018年11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5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12月1...
1.侵犯專利有什么法律懲罰 《專利法》 第五十七條 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
什么是知識產權案件? 知識產權案件主要包括涉著作權、商標、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商業秘密、特許經營、特殊標志、網絡域名、知識產權質押等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案件,各類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案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壟斷糾紛案件及馳...
在中小企業邁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仍有不少企業存在著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不足,法律意識薄弱等問題,那么,中小企業應該如何進行專利維權?發現專利被侵權后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國內專利維權有哪些途徑?專利維權途徑自行和解:在雙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和...
一、房產被查封的損失怎么認定 在確定申請人有過錯之后就要考慮損失的賠償問題。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中損失的認定可以劃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被申請人現有財產的減少,如保全造成財產的損毀、貶值。間接損失是指可得利益的減少,即對于處于...
(一)知識產權侵權成本為什么低?解決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矛盾,首先需要了解侵權成本低和維權成本高的原因所在。只有找對癥結,才能對癥施藥。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成本、生產經營成本、違法成本。首先,關...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中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張某甲等訴某醫院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基本案情2021年1月12日7時許,張某丙去某醫院一樓院子參加集體活動;后張某丙以腰部不適為由要求離開集體活動,張某丙向醫護人員請假被準許后回到病房。根據病房監控顯示...
環境民事侵權是指由于人為的原因致使人類所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了嚴重的污染或破壞,從而造成一定范圍內的公民的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的一種特殊侵權行為,包括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 一、環境民事侵權的特點 與傳統的民事侵權相比較,環境民事侵權具有以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