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全是為了保證生效判決能夠順利執行、避免申請人遭受不可彌補的損害,在一定條件下采取的一項臨時的強制性措施。實踐中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通過申請保全為判決的順利執行增加積極因素。在一般情況下,保全措施都是得當的,但是由于現實情況的復雜性,也存在錯誤申請保全的可能。因保全錯誤導致權利人遭受損失的,屬于侵權行為。在因保全錯誤導致侵權的案件審理中,重點是何謂保全錯誤、因保全錯誤遭受損失的認定問題。
1.保全申請錯誤客觀存在,屬訴訟風險范疇。申請保全雖是為保障預期的訴訟結果能夠順利落實和履行,但由于證據原因、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等問題,存在訴訟結果和當事人期待不一致、申請人的訴請未被支持或者未被全部支持的可能,從而導致保全部分或全部錯誤,此屬訴訟風險。正因為訴訟風險的存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零二條分別對申請保全的擔保作出規定,第一百零四條對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情形亦作出了法院應當解除保全的規定。民事訴訟法還規定了保全錯誤的補救措施:一是賦予被申請人申請復議的權利;二是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六條對解除保全的情形作出規定。《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下列明了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等四項因保全錯誤導致的損害責任糾紛。以上規定均能表明申請財產保全并非當事人可以任意行使,需滿足一定的條件,且一旦申請錯誤,需要賠償對方遭受的損失。
2.訴訟請求未被支持是認定申請保全錯誤的重要考量因素。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對申請保全錯誤的認定成為該條適用的關鍵。首先,財產保全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事先采取措施預防生效裁判的不能執行。若生效裁判未支持申請人的訴求,則保全事由缺乏實體權利的支撐,保全申請就失去了正當的基礎。保全行為的正當性從結果上被生效判決否定,構成侵權。其次,申請保全錯誤與否不能以主觀心理狀態為判斷依據。有觀點認為,申請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屬侵權責任糾紛,應當適用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以申請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作為判斷標準,只要申請保全時盡到了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非基于主觀惡意,就不需要承擔責任。如一般情形下,申請人出于有利執行的目的申請保全,并非惡意限制對方處置自由財產的權利,沒有主觀上的過錯。筆者認為,申請人的申請行為有無過錯,不能簡單的以主觀心理狀態為據,而要客觀上分析申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是否具有可追責之處。既不能由裁判未支持其訴請來推定申請人必然存在主觀惡意,也不能以其沒有主觀惡意來認定申請人對此就無過錯。生效判決既已判定被申請人不承擔法律責任,申請人的實體權利失去了合理合法存在的基礎,其財產保全的申請事由則不成立,申請保全行為客觀上存在錯誤的情形,與主觀心理狀態無關。否則,任何人都能以訴訟結果與預期不一致作為抗辯理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3.損害賠償責任認定應遵守“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申請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是基于雙方之間先前案件而衍生的糾紛,與前案既有關聯,實質上卻是獨立的新的訴訟。原告認為被告的申請錯誤,依法應就被告申請保全錯誤的事實和應予賠償的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實踐中出現概率較高的是被凍結存款導致的利息及其他損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規定:“被凍結的款項,不屬于贓款的,凍結期間應計付利息,在扣劃時其利息應付給債權單位;屬于贓款的,凍結期間不計付利息,如凍結有誤,解除凍結時應補計凍結期間利息。”即雖然存款被凍結,但依然可以計付利息,故對權利人主張的利息損失一般不予支持,對于權利人主張的其他損失,權利人應當予以舉證證明,由人民法院對其必要性、正當性、合理性等進行審查。
文章:魏銘 轉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裁判要旨:保全金額超過實際債權的,應參照被執行人被凍結資金客觀存在的相關損失,以及被執行人在基礎法律關系中存在的違約事實等因素綜合判斷,被保全財產的孳息等損失完全由被執行人承擔顯然有失公平,應酌情裁判由申請人承擔相應責任。案情介紹:一、申請...
背景:01財產保全制度對于防止對方當事人轉移隱匿財產,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及當事人利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工程款糾紛司法實踐中,施工方為討要工程款查封發包方財產,也可能促使發包方以違法保全為由,提起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訴訟。案情...
文章來源:《法律適用》2016年第1期 一、問題的提出 《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學術界普遍認為,在申請有錯誤的損害賠償責任中,被申請人的損害是由申請人錯誤地申請民事保全的...
申請財產保全是當事人為保證將來裁判得以順利執行或者為避免財產遭受損失而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作出裁定,對一方當事人的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保全措施,防止其轉移、處分被保全的財產。 ...
【裁判要點】訴訟保全錯誤損害賠償責任的認定應適用侵權責任法規定的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即: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具有違法性、有損害結果、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而不應簡單地以申請人的訴訟或仲裁請求是否獲得支持為依據。【裁判...
來源:走進民法典1.第三人致業主財產損害,但物業服務企業未盡到專業管理人的謹慎注意義務的,應在其能夠預見和防范的范圍內承擔相應補充責任【趙淑華與沈陽皇朝萬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沈陽中一萬鑫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
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當相當于因其申請可能給被請求人造成的損失。筆者認為,該條款應理解為,只有存在保全錯誤并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才需責令請求人提供反擔保,如保全不存在錯誤及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就無提...
所謂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就是在民事訴訟中,被保險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之前,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在被保險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致使被申請人遭受損失時,保險人對于由法院生效判決認定的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通俗...
所謂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就是在民事訴訟中,被保險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之前,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在被保險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致使被申請人遭受損失時,保險人對于由法院生效判決認定的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通俗...
原告在訴訟過程中申請法院對被告的財產采取保全措施以保證執行的順利實現,這是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但是,如果保全申請本身是錯誤的呢?保全申請人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呢?對此,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