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業(yè)邁進高質量發(fā)展的進程中,仍有不少企業(yè)存在著知識產權保護能力不足,法律意識薄弱等問題,那么,中小企業(yè)應該如何進行專利維權?發(fā)現專利被侵權后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國內專利維權有哪些途徑?
專利維權途徑
自行和解:在雙方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達成和解協(xié)議。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迅速、友好地解決糾紛,留下繼續(xù)合作的空間,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
向專利管理機關申請調解和處理,依靠行政手段責令侵權者停止侵權并對其進行處罰。調解范圍包括:專利使用費糾紛、專利獎勵費糾紛、專利申請權糾紛、專利權歸屬糾紛、專利合同糾紛、專利侵權糾紛等。好處是程序簡便、處理快。
向法院起訴,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并賠償因侵權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有效地打擊競爭對手,鞏固已經擁有的市場優(yōu)勢地位,而且還可以從侵權人手中得到一筆補償金。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并有國家強制保證其執(zhí)行。
程序和時效
向專利管理機關申請調解和處理不是必需的,當事人可以不經行政調處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管理機關的決定還要經過司法審查,不服的一方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且跨省執(zhí)行有一定的難度。
向法院起訴。對涉嫌侵權方的技術與自己的專利技術進行分析比對,確定專利侵權是否成立;調查侵權范圍或程度,準備訴狀和相關證據;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經法庭開庭審理,等待法庭的裁定或判決生效;申請強制執(zhí)行。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該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什么是專利侵權
一般侵權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即必須在客觀上造成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
行為具有違法行為,如因合法行為造成損害,則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不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如行為人主觀上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不需完全具備上述要件,基于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或具備一定的特殊條件即可成立。特殊侵權則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哪些行為會被認為侵犯了專利權
(1)假冒專利的行為
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或者終止后繼續(xù)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或者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銷售第1)項所述產品。
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稱為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將專利申請稱為專利,或者未經許可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公眾將所涉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
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其他使公眾混淆,將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或者設計誤認為是專利技術或者專利設計的行為。
(2)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
制造或者銷售標有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繼續(xù)在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記。
在高高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成為專利的
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偽造或者編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企業(yè)發(fā)現專利被侵權后應采取哪些措施
專利權人認為自己的專利受到侵害后,應首先將對方技術與自己的專利技術進行分析比對,確定對方的技術特征是否落入自己專利的保護范圍內,以確定專利侵權是否成立。在此過程中,委托專利律師對是否構成專利侵權進行分析,提供法律意見,可以作為決策時的參考。
專利權人再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后,方可著手進行搜集證據工作,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侵權者確定的名稱、地址、企業(yè)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
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fā)票、購銷合同等。
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也可以使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以此為一句,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還可以是不低于專利權人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證貿易的專利許可費。為此,專利權人要提供已經生效履行的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證協(xié)議。
侵權者侵權利潤的確切證據,有時無法得到。在進行訴訟時,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證據,待確定專利侵權后,可以請求法院對侵權者進行查賬,以確定侵權利潤。然后,在此基礎上,再算計出侵權者應付的賠償金額。
來源:中毅咨詢
1.1、國外信息安全法的分析研究 1、國外信息安全法的分析研究。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這一概念產生的歷史不長,各國也沒有取得較為一致的看法。2001年11月,第56屆聯(lián)大會議在通過的決議中,呼吁所有會員國就有關...
行業(yè)處分 律師 影響 行業(yè)處分律師影響應當根據其擅長領域和工作經驗來劃分。一般來說專注于或熟悉的領域決定其能為客戶解決的問題。行業(yè)處分代表的是負責具體案件的一級律師,通常在該領域大量取得專利權、專利技術的知識產權司法鑒定,熟悉業(yè)務...
專利申請的10大誤區(qū) 誤區(qū)1:自主研發(fā)的成果不申請專利就有知識產權。誤區(qū)2:產品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后才申請專利。誤區(qū)3:專利產品的改進不需再申請專利。誤區(qū)4:一項技術成果只能申請一類專利。誤區(qū)5:得到了專利證書就獲得了有效的專利權。 誤區(qū)6:...
隨著國內企業(yè)技術進步、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管控能力的提升,國產品牌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在國外市場上攻城略地的同時,也引來了競爭對手和非運營實體(NPE)的覬覦。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國一些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yè)已經在國外遭遇了一些知識產權訴...
導讀:遭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怎么辦?中國自古以和為貴,面對訴訟糾紛,很多公司都缺乏相應經驗,未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本文簡要的概括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策略,全面分析,沉著應對。你公司遇到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全面分析,沉著應對:一是查明對方專...
在企業(yè)并購過程中,知識產權盡職調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盡職調查是要確定:知識產權資產是否存在,所有權屬于誰,擁有人的控制權有多大,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和戰(zhàn)略價值,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潛在責任。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通常取決于知識產權的類型及其范圍,包...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知識產權無疑是核心科技,因此,企業(yè)只有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才會具有行業(yè)競爭力。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專利權做為無形資產,也越來越得到國內企業(yè)的重視。那么作為法人的企業(yè),其產品如何申請專利呢? 首先,我們應該把握住...
有的人說:好聽的是知識產權顧問,實際上是商標專利事務所的業(yè)務員,每天都與那些公司的老板經理折騰,幫那些公司注冊商標和申請專利拉業(yè)務的,去挖掘哪些公司要為什么專利或商標注冊的、、、以上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對知識產權顧問的理解! 看到這樣的說法,...
為了進一步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促進專利實施和運用,提請審議專利法修訂草案。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專利代理行為,保障委托人、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專利代理正常秩序,促進專利代理行業(yè)健康發(fā)展,修訂《專利代理條例》。...
知識產權作為增強企業(yè)競爭力的重要無形資產,包括企業(yè)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yè)秘密等。 知識產權具有價值易變性,容易受到侵犯,所以保護好企業(yè)自身知識產權,增強企業(yè)法律風險應對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