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競合從一重如何判斷
具體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更重要的還是得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一重罪處罰需要依據以下幾個具體問題進行判斷:
1、輕罪在“從一重”中的地位。對想象競合犯實行“從一重”處時,只是
要按照重的罪名定罪處罰,并非對行為人所觸犯的其他輕罪置之不理,相反,審判人員必須在判決書中載明行為人所觸犯的輕罪名。另外,若在裁判之前,重罪遇有赦免,還必須就其他余罪即輕罪處斷。若最重之罪的裁判確定后,重罪之刑未執行或尚為執行完畢之前,處刑之重罪被赦免或因法律變更而不處罰時,應免除刑罰的執行,并不再就犯罪行為所觸犯的其他輕罪定罪處刑。
2、附加刑在“從一重”中的適用。“從一重處”被認為是關于主刑的適用原則,當一行為觸犯的數個罪名中,重罪沒有附加刑或者重罪、輕罪都有附加刑時,附加刑應當如何適用??在我國臺灣地區,學者們關注的較多并存在“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意見。“肯定說”為孫*耕、梁*昌等教授所主張。如孫*耕教授認為,所謂從一重處斷者,以其性質本非一罪,而法律規定從數罪中之一重罪處以最重之刑,是以如有兩個以上之沒收時,仍得予以并科,即重罪無可沒收之物,而輕罪有可沒收之物,仍應以沒收[?10?]?(第337頁)?。而蔡*銘教授則持否定的意見,他指出既然想象競合犯只選擇一重罪科處,不再論以輕罪,而從刑是附加于主刑的刑罰,輕罪既不科以主刑,則從刑既無主刑存在而無所依附,所以,對于輕罪之從刑,似不應予以宣告,比較符合法理。
關于附加刑在“從一重”中的具體適用問題,在我國刑法理論上探討的并不夠深入,?但也有不同意見。如有學者認為:“如果對較重之罪僅科處某種主刑,而較輕之罪根據情況即使存在著適用刑罰即須科處一定的附加刑的可能,也不應于較重之罪的主刑并科。因為我們把想象競合犯當作實質一罪處理的,適用的處罰原則是從一重重處斷,對于較輕之罪已經沒有適用刑罰的余地。”不過,也有的學者持相反的意見,指出,“所觸犯的輕罪中有應予沒收的,仍須按照刑法第64條的規定予以沒收”。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想象競合從一重該怎么判斷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具體刑事案件中,對案件性質的判定往往存在重大的爭議,也是刑事案件辯論的焦點,想象競合犯更增加的案件的可辯護性,在刑事案件中關于刑事原則的運用往往也是很嚴格且謹慎的。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聊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關鍵詞】銷售侵權復制品?銷售行為?侵權復制品?非法經營罪?罪刑法定原則 一、銷售行為之匡正 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銷售侵犯著作權的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行為。這里的銷售行為,是指采用批發、零售等方式,將侵權復制品出售給他人...
01【案情介紹】02【定性】 03【評析】 1.關于牽連犯。所謂牽連犯:是指出于一個犯罪目的,實施數個犯罪行為,數個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的牽連關系,分別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狀態。因此,牽連犯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首...
詐騙類犯罪是典型的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方式和犯罪手段各異,罪名和量刑也截然不同。目前,有幾種詐騙犯罪行為比較常見并且經常被混淆,主要包括: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票據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和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合同詐騙罪與...
私設支付平臺為賭博網站提供結算行為的定性——江蘇淮安中院裁定王某某非法經營案【裁判要旨】行為人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在此過程中,行為人明知支付結算業務的對象是賭博網站,仍為其提供資金...
罪數形態的類型有哪些1.想像競合犯想像競合犯,是指一行為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想像競合犯是形式數罪,實質一罪。行為人雖然只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卻數次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即觸犯了數個罪名。在數次符合犯罪構成標準時,有若干要件重疊或交叉,因此它...
基本案情被告人郁某系某置業公司法定代表人,其以該置業公司向某工地提供鋼材為由,與某金屬材料公司達成協議,郁某先支付人民幣5萬元現金,隨后以支票的形式付清剩余貨款,向某金屬材料公司購買了總計價值人民幣49萬余元的鋼材。嗣后,郁某分別開具了兩張...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被網貸騙了錢怎么追回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詐騙類犯罪是典型的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方式和犯罪手段各異,罪名和量刑也截然不同。目前,有幾種詐騙犯罪行為比較常見并且經常被混淆,主要包括:詐騙罪、...
銀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兩種。以拾得他人借記卡后冒名取錢為例,我們來了解下詐騙罪與侵占罪、信用卡詐騙罪及盜竊罪的區別: 侵占罪是指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者拒不交出的行為。顯然,拾得借記卡冒名...
【案例】 某校大學生陳某為軍事愛好者,經常瀏覽軍事害網站,并加入一個軍事愛好者聊天群。聊天時,陳某無意說出,自已家附近正在建一個大型軍用碼頭。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群里有一名自稱孫某的人和陳某聊了起來,兩人有共同的愛好,越聊越投機,分別加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