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者因工受傷怎么維權
勞動者遭遇工傷導致傷殘乃至死亡,勞動者可走以下途徑討要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等工傷醫療待遇。
首先,要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要確定傷殘是否屬于工傷的范圍:《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若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就要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所在單位未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勞動者才能提出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針對提供的工傷認定申請材料調查核實后,若屬實,應及時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
工傷認定后,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規定,勞動能力受影響的,員工應該進行鑒定,以便憑鑒定結論領取醫療保險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后,員工就可憑《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至第四十五條的規定領取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就業補助金、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伙食補助費、交通食宿費、工傷康復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以及生活護理費用。費用由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申請工傷認定過了時效怎么辦
工傷認定辦法》第7條規定:“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雖然《工傷認定辦法》關于個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確為一年,但并沒有規定一年之后勞保部門就一定不予受理。
關于一年的時效問題,應理解為超過一年后,認定勞動保障部門如果不予受理,將不屬于行政不作為,但法律并未作出超過一年就不可以受理的規定。從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和勞保部門都應對超時限的申請作出受理和認定。還有部分人主張:以人身損害賠償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但《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以及該法第十二條:“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責任的,告知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p>
從《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二條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對于職工在工作當中,受到第三人侵權造成的工傷,如果超過1年申請時效,勞動保障部門就不在“應當受理”范圍之內,對與第三人侵權造成的工傷,如果超過1年的申請時效,那么工傷職工還是可以通過《人身損害賠償解釋》來追究侵權第三人以及有過錯的用人單位。
勞動者因工受傷怎么維權,申請工傷認定過了時效怎么辦?勞動者因工受傷,單位卻沒有及時幫助自己進行工傷認定,損失可以找單位進行全部的賠償。申請工傷認定過了時效,勞動者在面對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建議你直接在線咨詢律聊網律師。
根據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
因工受傷待遇: 屬于工傷的,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
工傷糾紛都能申請法律援助嗎 當事人需根據鑒定意見決定是否通過訴訟主張權益,且該事項屬于法律援助范圍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司法鑒定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受援人在主張權益過程中,確需通過司法鑒...
因社保關系仍在原單位,張某未能與新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被新公司派到外地,結果觸電受傷,新公司卻以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由拒絕賠償。3月26日,隨著上訴期的屆滿,江蘇省海安縣人民法院審理的這起確認勞動關系糾紛終于塵埃落定,法院最終確認白云公...
案情簡介劉某系青島市某公司的員工,2016年7月,劉某因工作需要,騎電動車外出給客戶送資料,不料途中意外滑倒摔傷,經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經青島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勞動功能障礙為傷殘九級。劉某受傷后,公司未支付其停工留薪...
患病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1、生病期間單位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若單位違規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87條規則支付賠償金(每服務1年支付2個月工資)。 2、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
退休人員是指到了一定的勞動年齡,一般都不會再進行勞動了。但是有的退休人員因為各種原因還會重新返回職場。相對于正常的員工,所接受的待遇跟規定也是不一樣的,但一旦退休人員的權益受到侵害也是有相關的法律可以進行維護的。退休返聘維權途徑有哪些一、退...
我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怎么就得不到工傷賠償?手續不全,難以認定工傷林佳慧是一家家裝公司的業務員,經常外出招攬業務。2019年1月4日,由于好友提出有一單生意交給她做,她就騎電動車前往。不料,她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此...
袁某系某制針有限公司的職員。某日,袁某駕駛轎車和該公司負責人孫某去外地出差,在公路上與一輛大貨車相撞,造成本人受傷。交警認定袁某在該起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大貨車駕駛員負次要責任。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袁某為工傷,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
1.關于工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還有《工傷保險條例》,《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工傷認定辦法》《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T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