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目委托人,指東道國政府或經其授權的政府部門機構.如我們中國的國家發改委等。委托人除確定用E()T方式進行開發的項目外,還要與項目的受托人項目公司簽訂特許協議,以表示對BOT項目予以支持,并進行宏觀管理。
(二)項目主辦人,通常是融資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大財團、I程咨詢顧問機構。它負責向東道國政府申請承辦BOT項目。
(三)項目公司,是經東道國政府批準在東道國內設立的,即是以BOT方式完成政府授予特許權項目開發工作的法人實體:項目公司的股本一般要占總投資的10%一30%,其股東可能完全是國外的私有資本(私營公司),也可以不是完全的私營公司或完全的外資公司,如果有某一國營的大公司參股,項目也叫以成為合資的、非完全私營的。
(四)項目的貸款人。應項目公司要求向其提供長期貸款的財團或銀團,貸款人的貸款通常要占總投資的?o%一90%。由于項目投資資金巨大,通常由出口信用擔保機構、多邊和國際金融機構及各種基金等國際性財團聯合組成。
(五)承包商,即與項目公司簽訂承包合同的法人。通常是BOT項目的建筑商和設備的供應商。承包商一般與項目公司以交鑰匙的方式簽訂承包合同,它可能也是項目的主辦人之一或股東之一。
(六)項目經營商,即與項目公司簽訂經營協議,負責項目經營管理的法人。
(七)項目保險商,即與項目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的法人。它對可承保項目的一切風險給予保險,如工程設備的意外事故險,第二方責任險以及其他一切可保的商業風險。
(八)項目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商,即與項目公司簽訂供貨合同的法人。主要是指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公司。BOT項目的本身,大多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如港口碼頭、橋梁隧道、高速公路、鐵路、地鐵工程、通訊設施、發電廠、廢水處理設施等,且開發項目的周期很長,特許期一般平均為20年以上,如英、法海底隧道項目的特許期為55年,馬來西亞南北高速公路為18年,中國的京通高速公路特許期為20年。BOT的投資方主要是通過項目服務費等來收回投資,并獲得利潤。BOT方式合作期滿后,投資方將所建設的工程設施無償移交給項目方東道國。D()T方式一般采用國際招標方式來選擇項目承辦方。使用這種方式能充分發揮每一個投標者的設計技巧和創造性。利用其最好的技術和經驗來完成項目.使項目使用者享受到價格較低的服務。項目竣工投產后。在營運階段,項目公司擁有并經營管理項目,使之處于良好的運營狀態。以在經營期滿時收回成本.并取得收益。東道國政府部門要求保留確定服務收費水平的權利,而項目公司則要求東道國在出現通脹而造成工程成本增加時,其增加部分必須通過提高服務收費水平來補償。
BOT投資方式通常會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合同安排。像特許協議、貸款合同、投資協議、建設合同等,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政府與項目公司之間簽訂的特許協議。 特許協議是指一個國家(政府)同外國投資者個人或法人簽訂的,約定一定時期,在指定地區內,允許其在一...
1、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引入了強有力的國家干預。 同時,經濟學在理論上也肯定了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市場經濟逐漸演變成市場和計劃相結合的混合經濟。BOT投資方式恰恰具有這種市場機制和政府干預相結合的混合經濟的特色。一方面,BOT...
1、適用范圍即投資對象的特殊性。BOT投資方式起源于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籌資需要,目前也主要適用于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BOT投資方式以特許權為前提。投資者唯有取得特許權后才可以從事項目建設。在政府和私人資本相互需要的基...
1、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是發起認為建設、經營某特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設立的公司或合營企業。在法律上,項目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項目公司一般是特許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根據協議取得特許權,并在特許期間內全權負責項目的投資、...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BOT(建筑-經營-轉讓)項目越來越受到關注。BOT項目是指政府或私人機構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將公共或私人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交由第三方負責,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BOT項目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容...
1.BOT(build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設一運營一移交。政府授予項目公司建設新項目的特許權時,通常采用這種方式。 2.boot(build一own一operate一transfer):即建設一擁有一運營一移交。這種方...
1、BOT特許協議屬于國內法契約 BOT特許協議的法律性質有分歧:有人認為BOT特許協議應屬國內法契約,有人認為BOT特許協議是國際性協議,也有人認為特許協議屬于準國際協議,還有人認為特許協議是跨國契約等。爭論的焦點在于:特許協議是國內法...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意為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我國一般稱其為特許權,是指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簽約方...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 中國一般稱之為特許權,是指政府部門就某個基礎設施項目與私人企業(項目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授予簽約方的私人...
當前,在政府、社會資本和第三方機構等多方努力下,我國PPP模式的推廣運用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但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困惑和挑戰,阻礙著PPP模式的發展。其中,討論廣泛且異常重要的是PPP資產權屬問題。PPP項目形成的巨額資產歸誰所有?是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