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可以作為醫療糾紛案件的被告
在醫療糾紛案件中,是被告與醫院發生的法律關系,醫院可以作為醫療糾紛案件的被告
醫療糾紛的性質
醫療糾紛是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可以包含醫院醫務人員與患者及家屬或單位之間發生的所有矛盾糾葛。從概念定義上講,糾紛與醫療事故、差錯有關系,但是又不等同于醫療事故和差錯。單純的醫療糾紛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在醫療過程中,可能確實存在有醫療問題,醫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有過失,包括服務態度、責任心、技術問題或者已經構成了事故差錯;
二是可能沒有醫療問題,既不是差錯,也不是事故,純屬于患者家屬期望值過高而未達到所期望的目標;
三是出現了某些治療目的以外的并發癥或意外;
四是有其他醫療之外的問題,如人際關系等;
五是雙方存在認識上的誤差和分歧;
六是經濟因素,患者想借機轉嫁醫院或者希望通過糾紛而減免醫療費用;
七是其他權益問題,如侵犯肖像權、名譽權、處分權等。
目前,主要見于上述幾種情況,某些醫療事故在過去往往按有關規定即可進行處理,如批評教育當事者,通過雙方相互溝通就可以解決。但現在不同了,盡管已經有了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理應按《條例》處理,但是目前一旦發生事故,即使經過醫療事故委員會鑒定,弄清了事件的性質和前因后果,甚至經法院裁決,仍然不能解決,仍然會糾纏不休,或四處申訴,或借助媒體擴大事端。這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以往醫療事故處理的范圍,并非純醫療問題。
因此,雖然醫療糾紛并非都是醫療事故,但是醫療事故或差錯可以成為糾紛的原因。據文獻報道,在美國醫療糾紛案件中,最多的是服務態度問題。我國最多見的有收費問題,對治療效果不滿意的問題,對服務態度不滿意的問題,其他方面的問題。另一組報道認為,醫療糾紛事件中大部分屬于醫療事故,還有些屬于較嚴重的差錯,其余屬于服務態度和收費問題,或對醫療過程及結果不理解,認識不一致。有時服務態度是起因或誘因,但是,提出糾紛者不以服務態度為依據,而是以其他理由提出。總之,醫療糾紛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現象,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醫療糾紛涉及兩方面的當事人,其主體是醫務人員及患者,但是發生醫療糾紛,是以醫療機構為被告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案情]原告的父親因病于2008年1月21日下午2時50分入被告醫院,經相關輔助檢查,入院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末梢神經炎。經抗炎、對癥支持治療,效果不佳,且胸悶,呼吸困難加重。23日下午5時30分轉入ICU病房治療,當晚10時50...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是典型的因特殊侵權行為引發的糾紛,雙方當事人一方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另一方是接受醫療服務的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雙方系基于對醫療行為認知的不同而引發糾紛。由于醫療行業專業性較強,大多數律師和法官并不具備這類知識的儲備,因...
提問: 你好,請問醫療合同糾紛的審理問題? 重慶律師解答: 生病就醫是最常見的事情。醫患糾紛在法律上講也就是屬于服務合同的一種。隨著公眾的法律意識的增加,此類糾紛也隨之增長。以東城區為例,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東城法院共計受理各類醫療服務合...
今天從美容整形糾紛的性質、相關責任以及宣傳中的侵權問題等方面為你講述相關裁判規則1.醫療機構進行的美容整形損害糾紛應屬于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曹康平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家信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案例要旨...
案件概述原告羅某某,因左髖部疼痛4年加重8月,于2009年10月25日入被告醫院住院治療。體檢:脊柱向右側彎畸形,左上肢肌力Ⅱ級,右下肢呈屈曲、內收、外旋畸形,左髖活動受限,4字征(+),行X片示:左股骨頭壞死。既往有小兒麻痹癥史,診斷為:...
提問: 你好,請問醫療糾紛進入訴訟后注意的問題? 云南律師解答: 醫療合同糾紛的審理問題 生病就醫是最常見的事情。醫患糾紛在法律上講也就是屬于服務合同的一種。隨著公眾的法律意識的增加,此類糾紛也隨之增長。以東城區為例,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
醫療官司的特點是醫患情緒對立很大,8年來海淀法院審理的醫療案件有58%雙方拒絕調解,法院調解生效的只占到14%。有一起案件,患方的一個人在法庭上沖過去把對方醫院的院長打傷。 一名大四的女學生肚子疼,自己一個人到醫院看病,進去就沒有出來。...
一、肇事方與存在醫療過錯的醫院構成共同侵權,受害人可以要求雙方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二、受害人僅起訴肇事方時,肇事方可以申請追加存在過錯的醫療機構作為共同被告 司法實踐中,受害人考慮醫療損害賠償訴訟周期長、鑒定程序復雜,或因為沒有想到醫院存...
原告張*衛。 被告徐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2003年12月26日凌晨,原告張*衛(已孕26周加5天)發生胎膜早破,于3點20分被救護車送至被告醫院急診。4點10分左右,被告醫師對張*衛進行查體,診斷為晚期難免流產、胎膜早破,被告醫師將病情向...
人民法院是司法機關,無權為當事人創設行為規范,因此,認定醫患雙方在尸檢問題上的義務,離不開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解讀,在沒有直接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從法條的表述來分析立法者的原意。而尸檢對于醫療糾紛案件的審理有著重要作用,如果醫療機構違反尸檢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