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制私募基金收稅
一、增值稅
增值稅的納稅人可以劃分成兩類,一類是一般納稅人,一類是小規模納稅人。二者區分的標準為:工業企業,銷售額超過50萬;商業企業,銷售額要超過80萬。營改增的試點企業目前標準是500萬。
上述標準說的是如果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上述的標準就一定是一般納稅人了。如果達到這個標準,而沒有及時申請一般納稅人,稅收上會有處罰的。
如果基金公司它的銷售額沒有達到上述標準,也是可以自主申請的,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一般納稅人的申請,一般只要會計核算健全,有固定的生產經營的場所,即可給予一般納稅人的資格的。
1、一般納稅人
增值稅應納稅額等于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根據銷售額計算,按照一定的稅率,一般來說私募的基金有一些涉稅服務,或者買賣金融商品,是按6%的增值稅稅率來確定銷項稅額的。然后,再減去進項稅額,進項稅額就是公司里日常一些經營活動當中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面確定的稅額,稅率可能是6%的,可能是3%的,也可能是17%的。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等于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乘以征收率,它沒有進項稅額抵扣的問題,這種計算方式和原來營業稅的方法比較像。
3、公司型和合伙型的增值稅
對于增值稅來講,公司型的和合伙型的主體從增值稅的納稅主體來說,都是應當繳納增值稅的單位,二者在增值稅上是不存在差異的。
二、所得稅
1、公司型的基金所得稅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來繳納企業所得稅,和一般的公司繳稅的方式一樣,不再贅述。
2、合伙制基金所得稅
根據財稅【2008】159號文的規定,合伙企業是以每一個合伙人作為一個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是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
前款所稱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如果分配了一部分,那對于尚未分配的,當年留存的部分也要申報相關所得稅。
具體計算方法大家可以看參看財稅【2000】91號和財稅【2008】65號文件。
三、基金管理人的稅務處理
基金管理人可能是公司制的,也有可能是合伙制的,也有可能是個人。管理人主要的業務收入可能包括投資分紅、管理費,管理費按照一般慣例按照募集金額的2%來收取,還有一部分是超額分成收入,通常按照超額的20%進行提取。此外,可能還有一些咨詢收入。
1、所得稅
管理人如果是公司,則按前述方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是合伙企業,那就是按照“先分后稅”原則,把所得按照合伙企業每年做一個匯算清繳,把類似的利潤實際分配,或者沒有實際分配的劃到合伙人一方,合伙人直接交稅。
注意:個人作為管理人取得分紅如何交稅
全國各個地方的規定不統一,國家稅務總局未明確規定,基本上有兩種繳稅方式,
一種是按照20%,股息紅利,或者投資收益這樣來交所得稅。
二是按照生產經營所得,就是按照個體工商戶的5%到35%的稅率來繳納個人所得稅。
2、增值稅
作為一個基金的管理人,主要收入為募集總金額2%的管理費。對于公司和合伙,需要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照6%,小規模納稅人按照3%。個人作為管理人,統一按照小規模納稅人3%來繳納增值稅。
咨詢收入按照6%,或者是小規模3%的比例來繳納增值稅。
另外一塊比較重要的收入:收益分成,按照增值部分的20%提取。
針對這一塊增值稅怎么處理?也存在爭議。主要在于對這個收益的定性上,是屬于投資收益,還是屬于因提供勞務所取得的服務的收入。
對這一個性質認定的不同,會導致不一樣的稅費,若為投資收益,則不需不繳納增值稅,只繳納所得稅。若為類似于服務、勞務的收益,除了繳納所得稅之外,還要繳納增值稅。
這里,建議各個公司,可以把收益的形式寫成從會計處理到合同簽訂上都不要體現服務性的概念,而是體現為投資收益的概念來處理。
四、基金投資者的一些稅務處理
基金投資者包括一些機構和個人。這里面涉及到的收入包括轉讓的收入和持有期間的收益,涉及的稅種包括所得稅和增值稅。
對于公募基金來說,根據財稅【2008】1號和營改增【2016】36號文基本上可以確定,其相關投資的一些收入免征增值稅和所得稅。但一般稅務局可能從自己審慎的角度來考慮,私募基金并不享受這些稅收政策的優惠。
1、投資公司型的基金
取得為股息紅利所得,按照股息紅利所得來繳納個人所得稅。當然,這個指的是分紅。如果把公司的股權轉讓了,即按照股權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稅,它是由支付方進行代扣代繳的,如果沒有扣繳義務人則要自行申報,稅率也是20%。
2、資于合伙企業基金
若為法人合伙人,收入按照25%來繳納企業所得稅。
若為個人合伙人,取得的分紅按前述方法繳納。
3、投資契約型基金
沒有所得稅的納稅義務。
若為個人投資者,從私募基金中獲得的投資收益,沒有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很多理財產品的合同中會有這樣的一條規定,就是個人所得稅是由個人申報,基金不負責扣繳,實務當中也是這樣操作的。
五、稅收優惠
1、稅收返還
是一個地方政府、地方財政給予的補助。目前新疆、西藏地方補助的力度比較大。和大部分地區不同,西藏的財政本身是不向中央轉移財政收入的。
西藏地區稅收政策的自主權比較大,稅收優惠的力度可能較大。對于企業,可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稅率,即按15%,同時一些地方還按一定的比例進行返還,一部分園區所得稅的綜合稅率最后算下來可能會只有9%。
對于合伙企業,在西藏注冊也是采取先分后稅的政策,對于地方財力,即個人所得稅,或增值稅總額的50%是給予返還的。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PrivateFund)是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體募集的資金。與之對應的公募基金(PublicFund)是向社會大-眾公開募集的資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共同基金,即證券投資基金。
從研究范式來劃分,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這三種分析方法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和邏輯結構,其主要研究對象,都只側重于市場運作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者范疇,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對于全面認識和深入探索市場運行規律,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們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范式特征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其中,基本分析屬于一般經濟學范式,技術分析屬于數理或牛-頓范式,演化分析屬于生物學或達*文范式。
廣義的私募基金除指證券投資基金外,還包括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金融市場中常說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往往是指相對于受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其方式基本有兩種,一是基于簽訂委托投資合同的契約型集合投資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資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資基金。
以上就是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私募基金是直接向特定的群體發放的資金。這種資金運用比較廣泛,能夠讓大-眾更為接收。也是一種公開宣傳的資金可以進行購買。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在進行法律咨詢。
一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二 股權退出收益 合伙人為機構投資者的,應就這部分收入按照自身所得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1 北京市 北京市《關于促進股權投資基金業發展的意見》(京金融辦[2009]5號)規定,合伙制股權基金和合伙制管...
《私募有限合伙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以物權分析為視角》以物權分析為視角,以有限合伙基金的籌集資本、管理資本、投資、資本退出、資本運營的法律調整為主線,以理論分析和闡述為內容,以具體的法律制度建議和配套制度措施的建議為要點,以意義和價值的闡發為結...
1、避免雙重征稅 風險投資基金一般采取封閉契約型,其主體通常不是法人實體,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只有公司型的機構需要交納公司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而風險投資基金的主要優點是基金本身不需交納公司所得稅,即有限合伙人與無限合伙人只需承擔個人所得稅...
一、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基金的形式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基金是指由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組成的以非公開方式募集的合伙制股權基金。一般由發起人擔任普通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負責基金管理。而投資者擔任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資...
1.私募基金監管法律法規有哪些 最近報者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報完名才發現,私募部分竟然連教材都沒有,網站上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法律法規匯編》已推出,還以為可以下載,結果打電話問客服,說考試大納下面的【特別刊列:私募股權投資基...
1.私募基金監管法律法規有哪些 最近報者基金從業資格考試,報完名才發現,私募部分竟然連教材都沒有,網站上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法律法規匯編》已推出,還以為可以下載,結果打電話問客服,說考試大納下面的【特別刊列:私募股權投資基...
買房子要交哪些稅 一、買房交稅要交哪些稅 契稅:普通住宅1.5%,商住或公寓為4%;維修基金:購房者應按購房款的2%交納;印花稅:總房款的萬分之五;其它一些費用,不是很多。 二、買二手房要交哪些稅 1、契稅:普通住宅1.5%,商住或公寓為4...
管理人和投資人作為風險投資基金的博弈主體,如果撇開外在的法律限制和稅收等因素,管理人從減少約束角度考慮,大都傾向于以有限合伙型設立,而投資者從更好防范道德風險角度考慮,則多傾向于以公司型設立。特別是對那些具有一定投資經驗的實業企業和商業性投...
目前,中國風險投資的法律依據是2006年3月十部委頒布的《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和2007年7月生效《合伙企業法》,以上法律依據決定了風險投資基金的管理模式。2008年7月在天津舉行的私募股權基金大會上,天津市政府表態在天津濱海新區建立...
一、啥是有限合伙對私募股權 《合伙企業法》規定有限合伙是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普通合伙人與承擔有限責任的有限合伙人共同組成的合伙。這種組織形式由具有良好投資意識的專業管理機構或個人作為普通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行使合伙事務執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