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撤銷贈與合同書
任意撤銷權,是指贈與人依據自己的意志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即《合同法》第186條第1款所規定的,“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這種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單方享有的權利。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是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一般為標的物交付之前,如果贈與的財產需要辦理登記手續,則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之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贈與人不負給付義務。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并不是無限制的,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于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2.贈與人可撤銷的贈與必須不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由于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是指基于道義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贈與,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不僅與道義不符,而且會給受贈人造成情感上的極大傷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論當事人依何種形式訂立贈與合同,贈與人均不得撤銷該贈與。
3.贈與人撤銷贈與,只限于沒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此類合同中,贈與人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說是經過法律上的慎重考慮,不存在一時沖動考慮欠周的問題,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既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蔑視公證的嚴肅性。所以,若贈與合同已經過公證,則不得撤銷。
另外,贈與人撤銷贈與,須將其撤銷贈與的意思通知受贈人,如果贈與人不向受贈人為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果。
贈與合同是財產所有人贈與財產時,與受贈人簽訂的合同。簽訂贈與合同后,贈與人有任意撤銷權的,但辦理了贈與公證或者公益性的贈與除外,那么怎樣才能保證贈與合同的效力? 一、如何保證贈與合同的效力 簽訂贈與合同...
【評析】法官釋法:主張撤銷權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此案的主審楊*濤法官說,審理主張撤銷權的案件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他說,《合同法》設立該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債務人因惡意行為導致責任財產減少,以確保債權的實現,保護債權人利益,維持信用交易體系。...
對上述案件的處理,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離婚協議中的贈與行為生效,但可撤銷,可對房屋重新作出分割。因為本案離婚協議中雖對房屋進行了一種形式上的贈與,但該贈與約定存在瑕疵,實質上潘*山和黃*英仍享有所有權的部分權能,贈與財產的權...
股權贈與不同于股權有價轉讓,前者受贈人無需支付對價便能獲得公司股權,但后者受讓人必須支付相應的對價。股權該怎么贈與? 贈與之后是否可以撤銷?適用于股權有償轉讓的優先購買權是否對贈與有效?換言之,股權贈與的...
王男與趙女原系男女朋友關系。雙方于2002年認識,后于2007年開始同居生活。2009年11月15日,應趙女要求,王男書寫了一份青春損失費協議,并由雙方簽字。該協議內容為:男友王男賠償本人傷害費、精神損失費、青春損失費共計45萬,在還清45...
張三與李四因感情不合協議離婚,雙方約定將房產贈予愛子張七。離婚后,張三發現兒子張七長得不像自己,便帶張七做了親子鑒定,結果顯示張七果然非親生。 張三請求法院撤銷離婚協議中將房產贈予張七的約定。李四說孩子是...
經公證的贈與合同能撤銷嗎 【問題】 一位姓王的老先生打電話咨詢:他與妻子張某婚后有一處房屋,為補貼生活將該房的陽臺及一間房屋出租。由于年事已高,2006年9月底,經公證處公證,王先生、張某與孫女王某簽訂了贈與合同,約定將該房屋以附贍養義務...
甲方:_____(贈與方) 乙方:_____(受贈方) 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就贈與事項達成協議如下: 1.甲方將_____贈與乙方(贈與物的名稱、數量、質量) 2.甲方將于_____(時間)在__...
其實,夫妻的婚前、婚后財產,尤其是房產的事情,說起來還真是有些復雜,畢竟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辦法,今天律聊網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夫妻贈與房產的事情。 三種方法可以阻止任意撤銷 說到任意撤銷,也許有的人會覺得,即使要離婚,好歹做了多年夫妻,...
案情介紹:以結婚為條件贈與他人錢財 方某與汪某在家庭離異后經婚姻介紹所介紹認識,相處一陣后,方某于2005年4月將裝有5000元現金及寫有你好,請收下我捐資助學款5000元的紙條交給被告汪某,汪某未接受。數日后,方某再次將5000元錢及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