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以下情形應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這七項規定中需注意的是第2項和第6項,在第2項中,特別將工作時間前后為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傷害的也列入工傷;第6項則將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列入工傷,另外,對于員工出差期間因工作原因遭受損害(包括機動車事故),根據有關司法判例,則認為從員工出差時起至員工返回單位(或家里)的時間內均視為工作時間。
2、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1)項、第(2)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3)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3、員工違反操作規程或在交通事故中負全責,導致工傷或工亡,是否按工傷處理?
除去犯罪或違反治安管理、醉酒、自殺自殘之外,在工作場所工作時間內受到傷害,均可認定為工傷。即使員工違反操作規程或員工在交通事故中負全責,只要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均應認定為工傷,享受工傷待遇。
4、工作過程中受驚嚇罹患精神病算不算工傷?
不應該認定為工傷,根據專家會診討論,尤其是為辨別基因和環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而進行的寄養研究揭示,在精神分裂癥的發病風險中,是父母所提供的基因,而不是環境因素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普通人受到這樣的驚嚇是不會罹患精神類疾病的。但應該注意,如果精神疾患是由外力重擊等由腦部受損或病變引起且符合工傷認定的其他要素,則應該認定為工傷。
5、在單位食堂吃飯受傷算不算工傷?
根據《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不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傷害”,也不屬于“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故不能認定工傷,但可以享受醫療待遇。
6、實習生發生意外算不算工傷?
如果實習生與所實習的單位成立勞動關系的則屬于公司,否則不屬于工傷。
7、退休人員反聘能不能認定工傷?
不能認定為工傷。
8、已獲交通損害全額賠償還能不能認定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該認定為工傷。根據原勞動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28條的規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交通事故賠償已給付了醫療費、喪葬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誤工工資的,企業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應待遇(交通事故賠償的誤工工資相當于工傷津貼);已給付死亡補償費或者殘疾生活補助費的,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者一次性傷殘補償金不再發給(但死亡補償費或者殘疾生活補助費低于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者一次性傷殘補償金的,由企業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補足差額部分)。根據上述規定,員工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工傷待遇與交通事故賠償是不能重復享受的。
雖然工傷保險關系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關系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勞動者完全可以既依《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又依《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獲得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從性質上看,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與民事損害賠償性質上存在根本的差別。但是,由于工傷保險賠付是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與勞動安全事故或者勞動保護瑕疵等原因有關,因此,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評價為民事侵權。這就產生了工傷保險賠付與民事損害賠償的相互關系問題。對此問題世界各國有四種處理模式:第一,工傷保險取代民事損害賠償;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民事損害賠償,但勞動者個人需交納高額保險費。第三,受害人可以選擇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或者民事損害賠償;第四,民事損害賠償與保險待遇實行差額互補。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45條規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的,由第三人支付工傷醫療費用。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后,社保經辦機構有權按照規定向第三人追償。由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的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其他工傷保險待遇的費用,工傷人員或者其近親屬在獲得第三人賠償后,應當予以相應償還”。
由此可見,上海的政策是按照上述第四種模式即:民事損害賠償與保險待遇實行差額互補。
9、陪吃陪喝受傷算不算工傷?
原則上不予認定,這種情況一般應先追究飯店是否有相應的民事責任(比如飯店的出行道路上有無障礙物或特別容易滑倒的情形),然后再考慮企業內部制定的合法的崗位職責中是否針對營銷人員有“陪吃陪喝”的崗位要求,如果的確有,且符合《工傷保險條例》“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則可以認定為工傷。所以此類案件的關鍵在于“陪吃陪喝”是否作為工作內容進入企業的合法的規章制度。如果企業通過合法程序(如召開職代會或工會討論通過)確立了“陪吃陪喝”的合法合理性,根據條例應該認定為工傷。
11、上班途中違反交通規則算不算工傷?
一般情況下應該認定為工傷,除非出現醉酒導致傷亡或者自殘自殺等其他排除情形。
12、上班時間上廁所算不算工傷?
答:上廁所”是勞動者人身不可分離的必要合理的生理需要,是其人身權的重要內容,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發生傷亡,并非與正常工作無關。因此應當認定為工傷。
13、“串崗”后發生事故算不算工傷?
雖然不是在本崗位工作時受傷,但協助其他崗位仍然屬于工作原因,符合工傷認定的三個基本要素,即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和因工作原因致傷,同時也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規定的排除工傷認定的情形,因此應當認定為工傷。若還有問題,可咨詢律聊網。
黎叔,男,1956年8月10日出生,2018年12月19日入職北京某保潔公司,入職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2020年2月6日20時左右,黎叔在下班打卡時突然倒地不起,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到場后確認死亡,后經司法鑒定為猝死。2020年2月...
我國五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那么,這五險具體哪些人才適用? 基本養老保險 1、適用對象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
文章來源:知產庫故事梗概:大姨媽商標(第9、38、42類),被以指代月經直接描述服務內容特點缺乏商標顯著性為由提出無效宣告;三案案情基本相同均被最高院改判,其中涉及第38類商標的(2019)最高法行再240號案被認定為2019年度50大典型...
一、什么是工傷工傷是指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勞動者在從事工作活動或者與工作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意外傷害和或者不良因素造成的職業病傷害。二、工傷的種類1.按受傷程度分類一般分為輕傷和重傷。也可分為⑴輕傷;⑵中度傷;⑶無生命危險的重傷...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
基本案例11月23日,小趙參加公司組織的員工團隊拓展培訓,當天的極限挑戰中因登高受到驚嚇,突發驚恐不安,胡言亂語、暈倒等癥狀,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門診診斷為驚恐障礙、換氣過度、胃腸炎。經治療,小趙于同年11月29日出院,被診斷為驚恐障礙及癔...
馳名商標,是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根據企業的申請,官方認定的一種商標類型,在中國國內為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對馳名商標的保護不僅僅局限于相同或者類似商品或服務,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的商品申請注冊或者使用時,都將不予注冊并禁止使...
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中國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過去僅分散見于《商標法》、《專利法》以及...
一、哪些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
裁判要旨社會保險法確立的工傷保險待遇先行支付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在工傷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法律同時賦予了工傷保險基金代位追償的權利。對于權利人在執行程序中放棄的權利,如仍得以享有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待遇,不利于工傷保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