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傷賠償有無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與用人單位就工傷賠償的爭議仲裁時效為一年。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條、第二十七條規定,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附:《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工傷,在通過保險賠償后受害方是否還能享有工傷保險的待遇?享有待遇的計算方法是不是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所進行的?下面,瑞律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交通事故中的工傷保險賠償一、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賠償概述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保險賠償,是...
一、出現勞動工傷賠償糾紛問題該怎么做 1、進行工傷治療; 2、委托律師全程代理; 3、申請工傷認定; 4、申請工傷鑒定(勞動能力和自理能力鑒定); 5、確定賠償項目及賠償數額; 6、進行工傷保險理賠; 7、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 二、如何...
車禍死亡工傷賠償 車禍死亡工傷賠償有關的法律一直缺失,具體的還需要參考各地的相關條例,不同的司法解釋也許會有一些差異。舉個例子,如果某地車禍有關工傷賠償,對方不進行工傷認定,則自己親屬可以起訴。對方如果不認可,則自己親屬可以對對方...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都屬于工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
來源:山東商報方大強(化名)因在煤礦井下工作時受傷,入院治療。住院十多天后,方大強發現身體不適,檢查結果卻是因輸血感染丙肝。近日,濟南市鋼城區法院顏莊法庭審結一起跨度長達12年之久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方大強系某集團下屬煤礦職工...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傷害的應認定工傷。 所以若肇事者全責的話,應認定為工傷。 2、對于交通事故賠償和工傷賠償是否可同時享受,各地規定不一。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是交通事故先賠,工傷補足差額;而河北是交通事故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都屬于工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
工傷后遺癥致死如何處理 工傷后遺留的后遺癥也算工傷,法律中已作了明確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相關知識: 工傷賠償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傷害的應認定工傷。 所以若肇事者全責的話,應認定為工傷。 2、對于交通事故賠償和工傷賠償是否可同時享受,各地規定不一。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是交通事故先賠,工傷補足差額;而河北是交通事故與...
工傷賠償糾紛是企業用工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用工矛盾,《工傷保險條例》雖然規定了多種工傷的情形,但是對于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引起工傷的認定仍爭議最多。同時,對于因第三人侵權引起的工傷案件的賠償較之去年也發生了變化,故有必要將此問題進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