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貫徹和宣傳《會計法》。
《會計法》是我國會計工作必須遵守的根本大法,也是正常進行會計工作,維護國家利益的根本保證,其他一切有關會計方面的法規制度都會以此為準繩。然而,實際情況表明,《會計法》的貫徹、執行不很得力,在實際工作中屢屢發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嚴重事件,致使《會計法》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會計法制尚不完善,《會計法》無實施細則,許多責任不明,權限不清;二是宣傳貫徹不力,使有關人員法治觀念淡薄。
長期以來,各地財政機構內部的會計事務管理部門在某種程度上負責會計法規的宣傳和管理,但由于受人員編制、機構級別的限制,很難充分發揮作用。會計局這樣—個相對獨立的機構成立后,可能有能力組織足夠的力量來宣傳和貫徹會計法規。
第一、認真搞好《會計法》執法檢查,調動支持財會人員依法理財的積極性。并向方關部門及時反映會計法規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會計法規不斷完善。對違法亂紀行為應向有關部門反映,使得違反法紀的行為及時得到處理和糾正。
第二、配備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負責宣傳和貫徹《會計法》,通過會計職稱評定,并結合企業會計工作的達標升級活動,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對帳務處理嚴重不符法規要求的企業,一律不予達標評定;對于在工作中無視法律、制度規定的會計人員,一律不予評定職稱,已經評定的要取消。
第三、組織會計法規培訓班,開展各種法律知識競賽,并結合會計證的發放來貫徹會計法規,增加人們對會計法規的了解和認識。
2、貫徹會計準則。
我國曾長期實行管理權限高度集中的產品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主要采用公有制形式,它們的經濟行為直接受政府機關控制。相應地,國家憑借按行業與所有制形式制定的統一會計制度,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管理全國的會計工作。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向深度與廣度拓展,原有的統一會計制度愈益顯得難以適應客現環境的要求。人們普遍思考著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以充分發揮會計在微觀與宏觀經濟管理中的作用。一個廣受支持的改革思路,是制定廣泛適用的會計準則,以會計準則來規范會計工作。
經過幾年的探討,我國會計準則的研究與制定已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適用于各種企業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基本會計準則》(草案)已于1991年11月問世。這份準則主要包括會計工作的基本目的、假設、一般原則、及確認、計量、報告會計要素的基本準則等。處理具體經濟業務的會計準則將在今后逐漸出臺。根據計劃,所制定的將是一整套成文的會計準則,并將在一定時間內與以往數十年中政府頒布、現仍有效的統一會計制度同時并存。然后,逐步以準則替代制度,完成改革的全過程。
為確保會計準則的正確執行,各地會計局應做好如下諸項工作:
第一,宣傳會計準則。對廣大的基層會計人員來說,會計準則是一個新生事物,為何要研究與制定,性質和內容是什么,和現在會計制度的關系如何,如何制定,諸如此類,基層會計工作者并不了解。各地會計局應通過舉辦講座,組織知識競賽等形式,做好宣傳工作。和《會計法》一樣,如果基層會計工作者對以上問題不甚了解的話,就根本談不上正確執行。
第二,解釋會計準則。計劃制定的會計準則將廣泛適用,因而,不可能定得很詳細。為此,會計局應認真做好會計準則的解釋工作,以確保會計準則的貫徹執行。當會計準則比較抽象,或選擇余地較大時,更應如此。
第三,制定會計制度。根據我國研究制定會計準則的總體規劃,今后國家最高會計事務管理部門將把精力集中于會計準則的研究與制定方面,會計制度的制定權將逐步下放。因此,各地會計局以后將承擔起根據會計準則和本地的需要,制定適用于本地區的會計制度。為保證會計準則的權威性,和會計規范的統一性,各地制定的會計制度應嚴格以會計準則為依據。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偏離準則的要求。在一定條件下,這種偏離還應征得上級政府會計事務管理部門,以至財政部會計司的核準。
第四,檢查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除會計準則和各地制定的會計制度外,企事業單位還可能以這些準則與制度為基礎,并根據本單位的特點與管理要求,制定在本單位使用的會計制度。會計局應經常檢查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等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會計局所制定的會計制度。若企事業單位要求,會計局還可提供這方面的咨詢服務。
第五,積累對會計準則的意見。我國尚處制定會計準則的初級階段,因而,所制定的準則難免有缺點,甚至錯誤。再說改革開放在不斷向深度與廣度拓展,企業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在不斷變化,原來正確的準則也可能不再適合新形勢的要求。鑒于此,各地會計局應注意積累對會計準則的意見,以便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適當時候,組織修訂。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1.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的管理制度 送你一份僅供參考:識別和獲取使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管理制度1、目的確定公司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它應遵守的要求,并建立其獲取的渠道,保證生產運行的各個環節均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1.法律法規制度,操作規范與職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 1.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主要包括制度管理責任、人員管理責任、現場管理責任、事故報告責任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責任。 2.生產經營單位要依據法律法規、...
1.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法律法規,什么時候出臺的 最主要的是會計法,出臺于1999年 其他的有 一、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 1、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2、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
1.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 一、聯系(一)兩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單位利益和國家利益服務。(二)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會計行為不可能都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規范的行為,可以通過會計職業道德來實現。(三)...
1.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保...
1.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以處理會計事務的各種經濟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會計事務是國家對各種社會組織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分析、檢查的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法規一般包括會計準則、成本核算準則、財務報告制度、會計制度等...
1.怎么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政策法規的培訓力度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政策法規的培訓力度。各地區 要進一步加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宣貫培訓工作力度,要把重大危險源、輸送管道、安全生產標準化、隱患排查治理、化 工過程安全管理,特...
1.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重要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1、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
1.建筑報告里面關于法律法規執行情況怎么寫 既然是關于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首先要談在貫徹建筑法律法規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然后再談進一步貫徹實施建筑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你可以看一下以下幾篇文章:關于遷安市民用建筑節能法規執行情況調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