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復議的第三人呢行政復議的第三人是指:與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經復議機關同意參加復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第三人要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第一,同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這種利害關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某村民向鎮(zhèn)政府申請建房用地,虛報多報戶口,瞞報少報已有宅基地,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來認真核查,發(fā)給其建房許可證,該村民開始建房,后經縣土地管理局查明,對該村民給予行政處罰要求其退還非法占地,并處以罰款,該村民不服提起行政復議,這里鎮(zhèn)政府就是以第三人的名義參加復議,因為鎮(zhèn)政府與這一具體行政行為有直接利害關系。再如:某甲經工商局批準在一繁華地段擺攤售貨,而某乙以某甲擺攤為由,對工商局不批準其在該地段擺攤,向上一級工商局提起行政復議,這里某甲與這個不批準擺攤的具體行政行為之間,有間接的利害關系,因此,某甲也是以第三人的身份參與這個行政復議。
第二,第三人參與到復議中間來,一定是在復議申請已經受理,復議活動尚未終結的時候,如果行政復議還未開始,或者已經結束,都不會再有第三人的問題。
第三,符合前兩個條件,要想?yún)⒓有姓妥h,成為第三人,還要經過復議機關的批準,這是為了一方面要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保護復議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不必要的干擾行政復議活動的情況發(fā)生。
法律規(guī)定允許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有幾個目的。一是由于第三人與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第三人的參加,可以有助于對該具體行政行為多角度的審查,有利于復議決定的準確性;二是相關問題在一個復議活動中得以解決,有利于節(jié)省人力、物力;三是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行政行為的公正、合理。無論是復議申請人、還是第三人經過行政復議審查后,合法權益會受到保護,違法行為得以糾正,從而保障行政管理有效的實施。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
第一條為加強對律師擔任企業(yè)法律顧問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結合律師工作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律師擔任企業(yè)法律顧問的任務是:為企業(yè)依法治廠,按照《企業(yè)法》和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生產、經營、管理或其他...
由于法律是行政處罰的最終來源,因而法律對行政處罰的設定權不存在輔助性和過渡性問題,所謂行政處罰設定權的輔助性和過渡性是針對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而言的。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行政處罰設定權的輔助性表現(xiàn)在: (1)法規(guī)、規(guī)章的設定權均...
貸款卡年檢的要求是什么貸款卡年審仍實行滾動年審的方式,凡在城市地區(qū)領取貸款卡的企事業(yè)單位,應當在貸款卡發(fā)卡機關為其核發(fā)的《準予貸款卡行政許可事項決定書》或《準予貸款卡行政許可變更通知書》、《準予貸款卡行政許可延續(xù)有效期決定書》核定的一年有效...
一、什么情況下可以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公司應當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的規(guī)定,在解散事由出現(xiàn)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開始自行清算。有下列情形之一,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組進行清算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1)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組進行...
行政訴訟的訴訟請求如何提出 行政訴訟的訴訟請求如何提出?有哪些常見的問題需要與當事人講清楚?有哪些訴訟的要件要件被一些法律從業(yè)人員誤讀了?不論是一審、二審或者再審程序中,為避免將來對當事人的抹黑,在對行政訴訟中最高院的裁判文書中有...
誰是行政訴訟案的當事人行政訴訟當事人是指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因不服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訴訟,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主體。行政訴訟當事人包括行政訴訟的原告、被告、第三人。補充規(guī)定:行政訴訟第三人:行政訴訟中的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
成為受托人的要求是什么受托人應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受托人的條件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相關知識點第二十五條 ?受托人應當遵守信托文件的規(guī)定,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處理信托事務。 受托人管理信托財產,必須恪盡職守...
審計質量管理應達到以下三個方面要求: 1.全面管理 任何一項審計工作的質量,都是由審計系統(tǒng)的整個行為決定的。因此,有效的質量管理,理應是對審計系統(tǒng)的全面管理,否則很難從根本上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 2.連續(xù)管理 任何一項審計工作的質量,都與...
但由于群眾對法律的認識多帶有利己性和片面性,當復議結果不能滿足其訴求時,容易產生與政府的對立情緒,矛盾可能更加激化。因此筆者認為,在探索建立化解行政爭議的有效機制中,應該加強行政復議調解的功能,以柔性執(zhí)法的方式,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在解決行政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