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由于群眾對法律的認識多帶有利己性和片面性,當復議結果不能滿足其訴求時,容易產生與政府的對立情緒,矛盾可能更加激化。因此筆者認為,在探索建立化解行政爭議的有效機制中,應該加強行政復議調解的功能,以柔性執法的方式,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在解決行政爭議、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力爭把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初發階段、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一、行政復議調解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復議調解是指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復議當事人在行政復議機關辦案人員的主持和協調下,依法就有關行政爭議進行協商,從而達成合意、解決行政爭議所進行的活動。
二、行政復議調解具有以下特征:
(一)行政復議調解發生在行政復議案件審查過程中。
由于行政復議調解是復議機關審理權的拓展而不應當是行政機關行政管理權的延伸,因此,只有在審查過程中復議當事人的協商行為完全處于復議機關的主持和監管之下,才能確保復議機關對行政爭議裁判權的正確行使,防止發生雙方惡意串通或行政機關單方施壓等違法行為。
(二)行政復議調解的主體除了復議機關外只能是復議當事人。
行政復議可能因這樣或那樣的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有多方參與人,然而作為協商調解的主體只能是申請人、被申請人與第三人,其他相關人員與申請人、被申請人或第三人之間的關系不能稱為復議調解的關系形式。當然,如果調解牽涉到他人利益,復議機關應基于信賴保護原則防止復議當事人恣意侵害他方合法權益。
(三)行政復議調解應針對行政爭議標的進行。
當事人雙方爭議的標的是,調解必須也只能針對這一行為進行,如果被申請人以許諾事后利益的方式暗示申請人達成合意,那么就不是就具體行政行為本身達成的調解,這非但沒有從根本上化解行政爭議,而且有可能引起新的糾紛。
(四)行政復議調解目的是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在這一點上行政調解與民事調解并無本質區別,都必須有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出于自愿達成協議。同時這一協議是否合法有效,還需由復議機關依法進行嚴格審查。
三、加強行政復議調解的重要意義
加強行政復議調解,是對復議實踐的立法回應。
行政復議是與行政訴訟并立的兩大行政法律救濟機制之一,但行政復議制度實施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行政復議案件的維持率過高,大部分案件在復議后又提訟,復議的公信力受到質疑。行政復議不僅未能為行政訴訟解決行政糾紛分擔消憂,反而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
造成復議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真正承擔復議任務的是復議機關內部的法制機構,復議機關特別是政府無暇顧及復議案件而并不直接行使監督和制約權,法制機構雖然代表復議機關具體承辦復議案件,但實際上未對被監督部門形成層級優勢,層級監督效力較弱。而復議調解結案方式的出現,既可避開法律的剛性規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行政糾紛。因此,加強行政復議調解,在法律上肯定了調解與決定并駕齊驅的作為了行政復議結案方式。
1.醫務人員為什么要學習衛生法律法規 因為隨著法制社會的推進,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維權觀念不斷增強;同時,經濟水平的發展使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在醫療服務中還存在這大量的缺陷和過失行為。各種原因使得醫療糾紛數量明顯增多...
一、行政裁決的特征是什么內容?1、主體的行政性。裁決主體是法律法規授權的行政機關,不同于作出民事仲裁的民間仲裁機構和受理民事訴訟案件的法院;2、對象的特定性。裁決的受理范圍是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權屬爭議、知識...
行政行為,行政主體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行政行為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所為的行為。 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 3.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本文律聊網小編介紹的是行政責任的概念及特征、行政責任的構成要件、行政責任的追究和免除、行政責任的種類和方式。 一、行政責任的概念及特征 (一)行政責任的概念 行政責任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于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
1.醫院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原發布者:柏華林法律法規培訓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一)適用主體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二)授權性規定1、在注冊的...
1.醫院法律法規培訓內容.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GONGQ歲月醫院法律法規培訓手冊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一適用主體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
應商稅務機關同意是何種性質的行政行為?從國家稅務總局網站上搜索到,現行有效的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有4種,現行有效的非許可行政審批項目有25項,而應商稅務機關同意均不屬于國家稅務總局對外公布的行政許可和非許可行政審批項目。 請問:我司認為應商稅...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
?一、侵權行為的概念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的財產或者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
1.學習衛生法律法規這門課程對你有什么啟發 衛生法律法規是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加強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百課程,人類醫學模式的轉變,使醫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日益緊密,隨著社會法制化進程的加快,醫藥衛生領域日益需要強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