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另外,本法未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裁定駁回起訴,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這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不服的,不能上訴,只能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
工傷賠償的基本流程一共有十三個階段,確認勞動關系有三個階段,工傷認定有四個階段,勞動能力鑒定有兩個階段,工傷補償有三個階段,申請執行有一個階段。一、單位不同意申請工傷認定又沒有書面勞動合同的,需要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對確認勞動關系的裁決書不服的,可以向基層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一審判決不服,還可以上訴到中級法院,二審的判決書才是生效判決書。二、確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之后,才可以申請恢復工傷認定程序。一方對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通知書不服或者對認定工傷決定書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
【裁判要點】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征收土地決定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終局裁決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針對上述征收土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依法作出實體處理的復議決定亦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終局裁決行為。除此之外,如復議機關對征收土地決定未進行實體審查,僅以復議申請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為由,從程序上駁回行政復議申請、復議機關各種形式的不作為等均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終局裁決行為,依法屬于人民法院......

1.上訴狀要幾份 上訴狀需要一份,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時使用的文書;且必須是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上訴狀為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民事、行政或刑事判決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
閱讀提示 如果不服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是否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明確,此類情況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裁決(復議),復議機關的處理決定是人民法院審理相關案件的必要條件,因此,如果復議機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第一步,工傷認定程序1.發生工傷后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必須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2.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
行政復議也是一種行政行為,雖然它具有法律救濟的性質,是一種準司法的行政裁決行為,但仍然是在行政機關系統內運作,從監督機制的角度來看,對行政復議行為應當有司法救濟途徑。為了保證行政復議法所確立的宗旨得以實現,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
【裁判要旨】對市、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服的救濟途徑,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裁決(復議)。在此類復議前置案件中,由于復議機關的處理決定是人民法院審理相關案件的必要條件,因此,如果復議機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當事人只能就該不予受理決...
上訴狀需要一份,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時使用的文書;且必須是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 上訴狀為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民事、行政或刑事判決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
法院判決錯誤,你可以申請撤銷錯誤的判決,到上級法院申訴,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
1、在時間方面,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如果對法院裁定不服的,應當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一般應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2、在程序方面,因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的行政訴訟裁定而上訴的,二審法院應當...
上訴 當事人不服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當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決的上訴期間為15日,裁定為10日;不服刑事判決的上訴期間為10日,裁定為5日。 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
法院判決錯誤,你可以申請撤銷錯誤的判決,到上級法院申訴,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