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備受關注的選舉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審議。權威法學專家就此次選舉法修改解讀了相關的亮點。
取消城鄉選舉差別實現“同票同權”
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無疑是此次選舉法修改最引人關注的內容。
根據現行法律,我國農村與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為4比1。審議中的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則修改相關規定,明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
“這一修改意味著農村人口在選舉上及政治權利的實現上向平等原則邁出了一大步,促成憲法規定的平等原則的充分實現。”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說。
同時韓大元指出,在保障人人平等的基礎上,此次修改還體現了地區平等和民族平等,即各行政區域無論人口多少都應有相同的基本名額數,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以保障各地方、各民族的利益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得到體現。“三者是相互密切聯系的統一體,要綜合地分析,不能相互割裂開來。”
“這次選舉法修改很及時,符合當今城鄉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要求。”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莫紀宏表示,修改后人大代表名額分配更加科學。韓大元指出,這一修改有利于調整人大代表的構成,反映多種利益需求,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為人大制度作用的發揮提供主體條件。
增強候選人“透明度”保障選民知情權
個人簡歷、政治面貌、學歷……代表候選人基本情況僅限于這些簡單介紹,選民對候選人缺乏深入了解,投票積極性受到影響。
針對一些地方和基層選民反映的這些問題,此次的草案明確規定:“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的情況,回答選民的問題。”而現行法律只是規定“選舉委員會可以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回答選民的問題。”
莫紀宏表示,從“可以”到“應當”,這意味著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不再是可有可無,這有利于選民深入了解候選人,鑒別候選人參政議政能力,以便選民更好地選舉。
確保“一線”代表數量解決“官民比例”失衡
農民工等流動人員如何參與選舉?像深圳這樣沒有農民的城市會不會吃虧?檢察官和法官應否減少名額……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是本次兩會的重要議程,昨天,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就該草案的內容進行廣泛的大討論。在廣東代表團全體會議上,代表說,選舉...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1982年12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 根據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
行政許可法的制定過程是怎樣的 行政許可法是繼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之后的又一部對行政機關的工作產生重要影響的法律。行政許可法的制定,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基礎研究與試擬征求意見稿,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承擔...
1.全國人大和人大常委各頒布哪些法律 根據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其中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
1.法律的修正與修訂有什么區別 法律的修正與修訂的區別主要是表決的內容不同。1、審議的內容不同法律的修正通常提出修正案草案,審議機關的審議是針對修正案草案進行的,未作修改的部分不審議。如2005年9月30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國務...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起了人們關于選舉法修改與我國人權建設的關系的熱議。 30年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正在漸進式地有序發展,其中,尤以人權建設的進步為顯著標志。尊重與保障人權入憲,是我國公民憲法權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
1.如何向社會公開征求立法意見 在通常情況下,對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都要采取多種形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如: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將法律草案發送有關機關、組織和專家以征求意見,以及到有...
新消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工商部門介紹,新消法不僅將懲罰性賠償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在作關于選舉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時指出,關于流動人口參加現工作地選舉問題,牽涉面廣,比較復雜,我國戶籍制度的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現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條件還不具備。因此,這次選舉法修改對此可暫不作規定。 王兆國表示,...
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近日舉行分組會,審議法官法修訂草案、檢察官法修訂草案。根據草案,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全國人大代表蔡素玉建議增加規定,法官離任二年內,也不能擔任企業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