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要旨】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雖就地上物的拆除達成合意,但未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支付期限等合同必要之點協商一致的,雙方的合同主要義務不能確定,所簽訂的協議書不能認定為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當事人就補償安置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基本案情】 經某市政府批準,征用涉案土地用于建設風景區。某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甲方)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乙方)簽訂《土地一級開發委托協議》,約定某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委托該公司具體實施涉案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的土地......
關于這一問題,律師認為有一點是明確的,即征地拆遷屬政府實施的行政行為。此在理論上沒有爭議,在法律上,我們只舉一點予以例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時,屬于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四)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管理;亦即法律將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管理定性為行政管理工作。因而我們說征地拆遷屬于政府的行政行為。 司法實踐也多持此種看法。 在邸誠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民......
房屋被拆遷后,雙方需要簽訂一份拆遷協議,協議簽訂后,不論是征收方還是被征收人都需要按照協議里約定的事項完成各自的義務。但從實踐中來看,有個別拆遷方在被征收人依照協議中約定的事項完成搬遷、交出土地、房屋,上交房產證等證件后,拆遷方卻遲遲不履行補償職責,不僅如此,還未按照協議約定提供周轉用房等,那么面對拆遷方遲遲不履行補償職責的情況時,被征收人要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
一、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拆遷補償協議會約定補償支付的期限,按協議約定支付補償款,如果一方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
裁判要旨 【案情】 【裁判】【評析】 1.批復所確定的裁判規則應當繼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復全文如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浙高法[2004]175號《關于雙方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當事人就補償安置爭議向法院起訴,法院能否以民事案件受...
一、房屋拆遷時,承租人簽訂補償協議有效嗎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承租人并不是房屋的所有人,所以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被拆遷人,所以單獨與承租人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無效,出租房屋的拆遷補償協議應該由拆遷部門、房屋所有人、承租人共同簽定。《國有土地上房屋...
一、房屋拆遷合同訂立的依據是什么房屋拆遷合同的訂立,應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批準的內容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依據,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范圍,否則無效。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房屋拆遷合同訂立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
一、城市房屋拆遷如何簽訂安置補償協議(一)拆遷補償的方式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兩種:既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產權調換可以實行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結算差價或不結算差價的就地安置或異地產權調換。(二)簽訂...
實踐過程中,常有被征收人咨詢律師說,自己與征收方簽訂了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約定一年之內將相關補償款支付到位,但是一年過去了,征收方一直沒有履行協議中的內容,一家人一直住在親戚家,雖然找了征收方好幾次,要求他們繼承履行,但他們都以各種借口試圖違...
一、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依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協議拆遷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好補償的問題后,就可以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
一、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拆遷補償協議會約定補償支付的期限,但是在實踐中一定要注意,簽署協議之后第一時間就應拿到拆遷補償,千萬不可沒有拿到補償之前就搬離房屋,當然,如果征收方不按協議約定支付補償款,可...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被拆遷人不支付補償費的,不得拆遷房屋,支付補償費后方可進行拆遷工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
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一般來說,《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一經簽訂,房屋拆遷當事人均應全面履行,不允許反悔。但是,由于房屋拆遷涉及的法律關系比較復雜,在下面4種情況下,《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可以反悔:1、與房屋拆遷有關行政許可撤銷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