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原告,不能是自然人,只能是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一、國家機關原告資格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將具有原告資格的國家機關限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而環境保護法對此則未予規定。 1.關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國家機關才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環境保護法也未賦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原告資格,因此,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缺少法律依據。 2.關于檢察機關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檢察機關既具有國家公訴的職權,又是法律監督機關。目前,國家已經授權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并已經開始實踐。 3.關于支......
展開全部 上 訴,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案件,一般應當有上訴狀正本及副本。 上訴狀......

一、公益訴訟的范圍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公益訴訟】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解釋》第284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
環境公益訴訟即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性訴訟,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即將遭受侵害時,法律允許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會團體為維護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利益歸屬于社會,...
一、國家機關原告資格的認定 民事訴訟法將具有原告資格的國家機關限定為法律規定的機關,而環境保護法對此則未予規定。 1.關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否具備原告資格問題。 民事訴訟法已明確規定只有在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國家機關才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而環...
一、公益訴訟的定義 在我國廣泛使用的公益訴訟術語并非一個法律意義上的概念,目前我國普遍認為公益訴訟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和相關的組織和個人,根據法律的授權,對違反法律法規,侵犯國家利益、社會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追究...
大多數觀點認為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一般民眾、社會團體和檢察機關。 值得探討的是具備什么條件的個人和團體才是正當當事人,或者才是當事人適格。從公益訴訟的目的和性質看,似乎不應該施加過嚴格的限制,但是出于對濫訟的擔 心,要求對當事人以...
一、什么是環境公益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為了保護社會公共的環境權利和其他相關權利而進行的訴訟活動,也是針對保護個體環境權利及相關權利的環境私益訴訟而言的。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
【摘要】由于我們的立法者妥協性地寫入代表人訴訟制度和支持起訴制度,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錯失了寫入環境公益訴訟條款的良機。1989年《環境保護法》的控告權條款(第六條)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實施環境公益訴訟制度保留了一個較大的空間。為了明文...
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原告,不能是自然人,只能是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
檢查機關無權提起公益訴訟,公益訴訟屬于民事糾紛領域,檢察機關是國家公訴機關,它的職權由法律明確規定,法律沒規定的它就無權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