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客貨運費的全部或部分,由外來力量對其進行救助的行為,而不論這種行為發生在任何水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的規定,海難救助的規定如下所示:
1、救助方與被救助方就海難救助達成協議,救助合同成立。
遇險船舶的船長有權代表船舶所有人訂立救助合同。遇險船舶的船長或者船舶所有人有權代表船上財產所有人訂立救助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一方當事人起訴或者雙方當事人協議仲裁的,受理爭議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判決或者裁決變更救助合同:
(1)合同在不正當的或者危險情況的影響下訂立,合同條款顯失公平的;
(2)根據合同支付的救助款項明顯過高或者過低于實際提供的救助服務的。
2、在救助作業過程中,救助方對被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1)以應有的謹慎進行救助;
(2)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
(3)在合理需要的情況下,尋求其他救助方援助;
(4)當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參與救助作業時,接受此種要求,但是要求不合理,原救助方的救助報酬金額不受影響。
3、在救助作業過程中,被救助方對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1)與救助方通力合作;
(2)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
(3)當獲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財產已經被送至安全地點時,及時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
4.救助方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權獲得救助報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百八十二條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無權獲得救助款項。
5.確定救助報酬,應當體現對救助作業的鼓勵。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是指船舶和其他財產獲救后的估計價值或者實際出賣的收入,扣除有關稅款和海關、檢疫、檢驗費用以及進行卸載、保管、估價、出賣而產生的費用后的價值)。
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刑事被害人救助 刑事被害人救助,是指國家對一定范圍內因受犯罪侵害而遭受損害的,且又無法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獲得損害賠償的被害人及其家屬,通過一定程序給予一定的物質彌補的方式。通過這一方式,緩解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親屬的精神痛苦和生活困難,體現政...
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從廣義上講,救助人在任何水域對遇險的船舶、貨物、人命等的救助都構成海難救助,但是,由于對人的救助是國際法規定的義務,在不嚴重危及船舶和船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任何船舶都有救助人命的義務,救助人命不產生救助報酬請求權,只...
海難救助打撈簡介 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從廣義上講,救助人在任何水域對遇險的船舶、貨物、人命等的救助都構成海難救助,但是,由于對人的救助是國際法規定的義務,在不嚴重危及船舶和船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任何船舶都有救助人命的義務,救助人命不產生...
一、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怎么申請 其中對于醫療搶救費用墊付的申請,應先由公安部門向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提出申請,并提交相應的材料,提出申請的期限在3個工作日內。再由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就是否屬于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墊付的范圍,以及對于其中內容...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2003年6月18日國務院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1號公布 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 為了對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以下簡稱流浪乞討人員...
(2003年6月18日國務院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3年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1號公布 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對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以下簡稱流浪乞討人員)實行救助,保障其基本...
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財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目前,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全國已基本建立起統一完備的司法救助制度。 司法救助,又稱...
【案情】 【評析】 有觀點認為,尤某拒絕簽字,即表明其不認可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的墊資行為,故承諾書對尤某不生效力。其與韓某的家人私下和解,進一步說明尤某是在自力負擔賠償責任而與救助基金無關,因此救助基金管理機構無權向尤某追償。筆者不贊同這種...
一、執行救助的由來 嚴格意義上講,執行救助并不是一個規范的法律術語,也不屬于司法救助的范疇。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免、緩繳訴訟費,其目的是讓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而不是向他們發放救助款,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