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患者知情權包括了哪些內容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診療活動中患者的知情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病情了解權,二是治療措施知悉權,三是醫學費用知曉權。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一條?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五條?【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醫生對患者應履行的告知義務
(1)如實向患者或其親屬告知病情和診療計劃、方案,以及擬采取的診療方法的理由,存在的風險(包括診療措施的并發癥,藥物的毒、副作用等),疾病的預后等,但應該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2)向患者告知醫院管理制度中與其權益相關的制度;
(3)詳細向患者告知診療過程中應當履行的配合方式、方法;
(4)詳細向患者告知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和后遺癥,以及擬采取的預防、避免和補救措施;
(5)實施新的實驗性臨床治療方法時,應如實告知該種方法的理論依據、成熟程度、風險概率,以及批準實驗的機關和有關法律手續;
(6)詳細向患者告知藥物的服用方法和保存方法;
(7)如實告知患者不能提供約定的醫療服務的原因;
(8)在患者的病情出現重大變化,或者需要調查診斷、治療方案時,或患者出現輕生等心理變化時,應當如實告知患者及其親屬;
(9)詳細向患者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及院外治療方法,以及復診的時間、需攜帶的資料。
1.勞動者履行告知義務的條件有哪些 按照明年1月將實施的《勞動合同法》規定,此案例中單位的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原因就在于《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的告知義務的規定是無條件的,無論勞動者是否提出知悉要求,用人單位都應當主動將工作內容、工作條件、...
醫療過失的認定通常采用哪些標準一是把握醫療過失的內涵。民法對過失的構成采客觀標準,以注意義務作為過失的內涵所在。醫療行為的注意義務,來源于法律規定、行業規范與慣例的要求、醫患雙方的約定等。二是把握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通說認為,醫療過失的判斷...
小孩子犯了錯,就得挨訓,甚至要挨揍!大人犯了錯,要承擔后果,付出代價的!醫院不按規定辦事,難道能不賠錢?問!得!好!要徹底弄明白,得先知道對于這個問題,法官都會援引哪些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
一、醫療糾紛訴訟案由有哪些 2008年4月1日生效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中對關于醫患糾紛的案由共包括兩個:即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1、、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即然是合同糾紛,追究的是違約責任。當然不包括精神損害問題。違約責任是...
1.護理立法的意義有哪些 護理立法的意義:(1)使護理管理法制化,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護理法的實施,使護理管理法制化,從而保證了護理工作的穩定性及連續性,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及護理質量的提高。(2)促進護理教...
一、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對其在診療活動中所了解到的患者的隱私負有保密義務。當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
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事件的不斷激增,如何正確合理的解決醫療糾紛就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處理的一些具體規定。 第一、體現了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地位平等的特征 新制訂的侵權責任法當中,用專章11條規定了醫療損...
所謂手術同意書,是指手術前醫生向患者告知擬施手術的相關情況,并由患者簽署同意手術的醫學文書。與手術同意書相類似的醫學文書還包括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實驗性臨床醫療同意書等,后者是指在實施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及實驗性臨床醫療前,醫生向患者告知相關...
一、患者有權復印哪些病歷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的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自己的門診、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醫療糾紛發生后處理的法律依據原為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1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實施后,將以這部法律作為處理醫療糾紛的依據。下面就該法有關規定進行講解。《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與《侵權責任法》的比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