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過失的認定通常采用哪些標準
一是把握醫療過失的內涵。民法對過失的構成采客觀標準,以注意義務作為過失的內涵所在。醫療行為的注意義務,來源于法律規定、行業規范與慣例的要求、醫患雙方的約定等。
二是把握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
通說認為,醫療過失的判斷標準分為具體標準和抽象標準。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診療護理規范、常規規定的醫師注意義務是判斷醫療過失的具體標準。醫療過失抽象標準即醫療水準,指經驗水準或技術水準,是醫療界普遍實施的技術。在判斷是否存在醫療過失及過失大小時,首先要以具體標準為依據,同時結合現行醫療水平、醫療機構的等級、醫務人員是否盡到與其同等專業和級別的醫務人員在同種情形下的注意義務、醫療行為是否存在時間和事項上的緊急因素等因素,綜合判斷。一般說來,經濟、文化越發達的地區、等級越高的醫療機構、專業劃分越細的專科醫院,應承擔越高的注意義務。
三是把握知情權保護的限度。盡管執業醫師法等都規定了患者的知情權,但對于告知內容、告知時機、告知方式、告知程度等仍較難以掌握。實踐中,既有醫方不履行或不充分告知義務,剝奪患者知情權或影響患者知情權正確行使的情形,也有履行告知義務不適當造成患者不利后果的情形。司法就是要在這兩端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通過上文對醫療過失的認定,我們都知道發生了醫療過失導致患者和病人的不便,這確實是讓人很覺得麻煩的,但是如果我們采取了不理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話也是不可以的,應該先明白醫療過失認定的標準之后再做決定,以免造成了雙方的更多麻煩了,如果真的是院方問題就用以上賠償規定去要求索賠。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嚴重醫療過錯判定的輔助原則有哪些(一)醫學判斷法則所謂醫學判斷法則,是指只要醫療專業者遵循專業標準的要求作決定,不能僅因事后判認其所作的決定錯誤而對其課以責任。醫方在對患者施行診療時,若其已盡到符合其專業要求的注意、學識及技術標準,對于因其...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侵權責任法》第57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該規定,認定醫療技術過失的注意義務,應當以當時的醫療...
如何認定醫療糾紛中醫方的過錯,哪些情形不屬醫療事故如何認定醫療糾紛中醫方的過錯對過錯的判斷,在學理上有新舊過失理論之區分。所謂舊過失理論,乃是將過失與故意相提并論,認為過失與故意同屬應加責罰的行為人的主觀惡意。故意為積極的惡意,過失為消極的...
一、醫療機構設置基本的標準 醫療機構設置基本標準為: 1、有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 2、符合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 3、有適合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有與其開展的業務相適應的經費、設施、設備和專業衛...
醫務人員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義務要承擔責任嗎《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121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廢止。《...
醫療過錯致患者損害賠償范圍有哪些 如果醫療行為由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過錯鑒定,結論存在醫療過錯的,則適用《民法通則》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之規定賠償,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
手術傷口感染細菌是醫療過錯么 判斷術后感染是否屬于醫療過錯需要根據具體案例來判斷。如果出現感染的原因是因為患者粗心大意或者不遵守醫囑,這類情況就不屬于醫療過錯。但是,如果術后感染的原因是因為醫生的操作失誤,那么,這類情況就屬于醫療過錯了。 ...
醫療過錯的界定標準是什么醫療事故在侵權行為法中屬于一般侵權行為。根據侵權法理論,一般侵權行為責任的成立往往需要具備四個構成要件。即:(一)行為的違法性;(二)主觀上存在過錯;(三)有損害結果發生;(四)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對于...
設定醫療水平原則,是要求參加鑒定的專家應從國情出發,充分考慮各地區、各級醫院的客觀情況和現時的技術水準。該原則一般又分以下三個細則,即醫院等級與專科技術相結合原則、醫療當時水平原則和醫療地域性原則。其涉及的問題是對醫院或醫務人員履行轉醫義務...
近幾年來,我國因醫療損害而發生的民事糾紛愈來愈多。醫患關系分析、醫療行為的范圍、醫療損害民事責任的性質及其構成、證明責任的分配、醫療鑒定體制的改變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成了司法實踐和法學研究的焦點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