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發現,當前基層中介審計在復核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無復核意識。由于時間緊迫和保證審計質量間的矛盾,多數基層中介審計在審計實施中省略了復核這一環節,更別提實行三級復核制度的意識,這樣就存在較高審計風險。
(二)復核流于形式。有一部分中介審計實施復核,也只是在審計復核意見表中簽個名,署個日期,而不出具任何復核意見。
還有一部分中介審計即使出具了復核意見,也是意見籠統,模棱兩可。如:對審計取證的復核中,發現審計組所進行的實物盤點審計中沒有對實物盤點表進行搜集取證,便出具了“實物盤點取證不充分”的復核意見,而未具體指出“不充分”為何指。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復核意見表中明確:“請補證××號(審計證據編號,下同)實物盤點表”,這樣可以使需重新補證的審計人員拿到復核意見后,知道需要做什么,以便補救工作中的失誤。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強化審計復核意識,健全復核機構。中介審計機構要設置專人或專門機構進行審計復核,因為復核是對審計工作質量的再監督,為此要確保復核人員的業務精、素質過硬。
(二)把好審計項目復核關,務必做好四級復核。
首先,強化一級復核,提高審計現場質量。由主審(項目經理)對審計實施方案確定的事項是否實施和審計證據反映重要事項的真實性、完整性提出復核意見。
其次,強化二級復核,提高審計報告質量。由審計組所在部門負責人(部門經理)對審計證據是否充分、審計報告格式是否規范等等,提出復核意見。
再次,強化三級復核,提高審計程序質量。由主任會計師對審計事項整個過程各個環節是否符合審計程序、實施的各個審計程序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審計準則的具體要求等進行復核把關,并出具審計復核意見表。最后,強化四級復核,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由簽字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項目全過程復核,并對審計報告簽字蓋章。
在以上四個環節的復核中,要確保提出的復核意見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切中審計質量中的薄弱環節。
下面舉例說明。
一、審計證據——收入復核。在對經營出口業務上市公司收入審計中,為審核其真實性,審計組已對每筆出口業務的報關單、核銷單、電子出口信息表等手續逐一核實,且審計樣本抽樣比例為50%.復核發現該比例尚未達到對上市公司收入審查比例的70%,就應在審計復核意見表中提出:“請將主營業務收入××號的抽樣審計比例提高至規定比例70%”。
二、審計證據——存貨復核。在復核中發現審計人員未對存貨的借方金額與應付賬款的貸方金額、存貨的貸方金額與主營業務成本的借方金額相鉤稽,應在復核意見表中指明:“請鉤稽存貨××與應付賬款××號、主營業務成本××號之間的平衡關系”。
三、審計證據——應收賬款復核。當對應收賬款函證的數量未達到規避審計風險的數量時,應在復核意見表中出具:“請提高應收賬款××號函證數量至規定數量××萬元”。
四、審計證據——分析性復核。在對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審計時,發現當年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還多(假定上一年及之前的幾年收入水平基本持平),而未對收入增長的原因作出分析,應在審計復核意見表中提出:“請復核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真實性,并分析增長原因”。
總之,審計復核要通過特定程序特定環節規范操作,可以有效地減少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主觀隨意減免審計程序的現象發生,真正實現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補救和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一)審計質量不高的原因 具體表現為: 1、審前準備工作不充分。一是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了解太少,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尤其是對其經營狀況、內控制度等未作審前調查。二是忽略制定審計方案的前期工作,未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性復核,對重要性...
一、審計證據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證據不夠充分 《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第6號令)中規定審計證據必須具備客觀性、相關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針對審計證據的數量而言的,要求審計人員形成的...
一、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法律環境不斷變化。 法律在賦予審計職業專門的鑒證權力的同時,其也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因發生違約、失察等行為而提供了虛假的審計信息,并因此損害了國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
審計證據有的取證方法: (1)檢查。 檢查或審查,是審計人員經常采用的取得審計證據的方式,檢查的主要內容是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書面文件資料;對資產實物的檢查,則屬監盤的內容。檢查主要包括審調和復核。 審計人員在審閱會...
一、提高審人員的綜合素質。審計記錄完善與否,是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充分體現。對審計資料的記錄應當簡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不產生疑義。因此,審計人員必須運用好語法、修辭、邏輯等基礎知識,掌握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基本技能,用精煉的文字,準確完備的...
一、會計報表審計目的及意義 會計報表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實施必要的審計,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在經濟時代中,高科技的進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給全球經濟的...
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和債權人等改善經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做出投資決策、防范經營風險的主要依據。提供可靠公允的會計信息是現代會計的基本目標,而目前國內外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已經成為社會譴責的焦點,會計信息失真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
一、企業并購審計概述 (一)并購審計的界定并購即兼并與收購(兩者慣于聯用為一個專業術語——MergerandAcquisition,可縮寫為M&A),并購的涵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并購指目的是在于獲取或意欲獲取目標企業經營控制權的行為;...
工程竣工審計的流程是如何的一、資料收集、審前調查1、接收:對被審計單位送達的資料應填寫審計資料交接清2、登記:對被審計單位送達的審計資料進行登記(項目名稱、送達時間、聯系人及電話、送審金額、初審情況等);3、調查:由審計組長將項目情況進行審...
審計質量管理應達到以下三個方面要求: 1.全面管理 任何一項審計工作的質量,都是由審計系統的整個行為決定的。因此,有效的質量管理,理應是對審計系統的全面管理,否則很難從根本上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 2.連續管理 任何一項審計工作的質量,都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