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傷事故頻繁發生。對于工傷受害者來說,能夠獲得合理的賠償金是對其人身安全權的維護和保障。然而,在實際的工傷賠償過程中,一些受害者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領取到賠償金,針對這種情況,問題來了:工傷賠償是否可以主張逾期利息?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工傷賠償金自工傷保險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則視為未發生工傷。在這種情況下,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主張逾期利息。
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后,如果用人單位在1年內未予答復或者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在起訴用人單位的同時,主張用人單位自起訴之日起至提起訴訟之日止期間內支付的利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自起訴之日起至收到判決書之日止的期間的利息,按照年利率6%計算。
另外,《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的工傷待遇,經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申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并自逾期不支付之日起,按國家規定支付遲延期間的工資報酬。
綜上所述,工傷賠償在逾期未付的情況下,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主張逾期利息。在實際操作中,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盡快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以維護自身權益。同時,用人單位也應積極配合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的要求,按時足額支付工傷待遇,以免承擔逾期利息責任。
一次性賠償的區別關于賠償款由誰支付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關于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后續治療費由誰承擔的區別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區別 關于傷殘等級的區別 關于是否城鎮戶籍的區別 關于是否存在過錯的區別關于訴訟時效的區別 工傷和其他人身損害賠...
下班途中出車禍算工傷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霍先生在上班途中受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為不負責任,故應當認定為工傷。 關 于職工因第三...
交通事故與工傷賠償的區別:1、法律關系主體不同。 工傷事故賠償產生于具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獲得賠償的權利人是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動者,賠償義務人是與勞動者具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 因此,工傷事故賠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具...
交通事故與工傷賠償的區別:1、法律關系主體不同。 工傷事故賠償產生于具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獲得賠償的權利人是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動者,賠償義務人是與勞動者具有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 因此,工傷事故賠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具...
當職工發生交通事故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認定為工傷,職工依法可以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和工傷賠償,那么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賠償有什么區別?交通事故與工傷能否主張雙賠?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賠償區別一次性賠償的區別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除了后續治療費之外,...
在上下班途中,因發生非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導致工傷的,在賠償的責任上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與工傷保險賠償責任相競合。 此時,受害人處于一方面,由于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使受害人與行為人之間形成了侵權民事法律關系;另一方面,勞動者根據《工傷保險...
獲工傷賠償又要求侵權賠償有法律依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精神工傷保險是一種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 工傷保險的保險目的是保障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便妥善處理事故和回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
如果協議符合法律法規并且是雙方自愿平等,那么就不能反悔。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之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該條款應屬...
交通事故工傷賠償 交通事故一般是指機動車輛駕駛人員或者與駕駛車輛有關的人員因違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規使用車輛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而發生的事故。而交通事故賠償是建立在交通事故的基礎上產生的賠償制度。它一般應當具備以下要素,即:在道路上已...
錯過工傷認定可以主張人身賠償嗎(一)發生工傷后能主張哪些賠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發生工傷后,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根據傷亡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1、員工發生工亡的情況。員工因工死亡后,賠償項目包括: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