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隨著杭州林某某事件的持續發酵,網傳其并未與亡妻家人分配巨額死亡賠償金,那么關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以及如何分配,我們來梳理一下相關法律規定。 死亡賠償金,是侵權人對他人的生命造成侵害之后,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一種。目前對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有較多的爭議,主要是集中在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財產損害賠償性質,是否屬于死者遺產的范圍,能否由死者的債權人主張等方面。 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不能繼承,也不屬于精神損害補償性質,而是財產損害賠償性質,但不應作為遺產處理,而......
在《民法典》施行前,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1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根據該規定,代位繼承只發生在處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地位的被繼承人的子女。《民法典》在立法時,考慮到我國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等社會問題給繼承法律帶來適用的壓力,可能會導致出現越來越多的被繼承人的遺產無人繼承而被收歸國有或集體所有的情況,同時也為了......
來源:淄博中院;轉自:小軍家事編者說:分家析產協議中約定獲得財產的子女對父母履行贍養義務,財產所有人死亡后,其父母由誰贍養?淄博中院進行調解時,綜合考慮認為財產所有人死后其子女在繼承遺產的同時應依法對祖父母履行贍養義務。裁判要旨家庭成員通過分家析產所獲得財產為其個人合法財產,財產所有人死亡后即為其遺產,其他家庭成員不得重新進行分配。分家析產協議同時約定獲得財產的子女對父母履行贍養義務的,財產所有人死亡后其子女在繼承遺產的同時應依法對祖父母 履行贍養義務。調解協議內容超出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法可......

生老病死是每個自然人的人生規律,自然人死亡必然會面臨財產繼承問題。 由于財產繼承問題涉及到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親人之間的感情,處理不好,可能就會導致親人之間反目成仇,同時,繼承的順位及份額的分配也直接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通過勞動積累的私有財產愈來愈多。但人固有一死,財產將在社會中留存下來。那么,將筆私有財產必然涉及到繼承以及繼承權的問題。那么繼承權有時效期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來說,訴訟時效期是三年。《繼承法》第八條規定, 繼承權糾...
2021年9月10日,張三母親李小七被車撞,駕駛人駕車逃逸,李小七因搶救無效死亡。 公安偵查認定,王五有重大嫌疑,其于同年9月6日服毒自殺死亡,有繼承人王六和王七和霖一,張三起訴王五繼承人于法院,王六、王...
繼承權糾紛的訴訟時效,繼承權糾紛訴訟要提供哪些證據一、繼承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根據《中華...
一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獨生子女不是唯一的法定繼承人)法言俗語獨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繼承父母遺產?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開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數量大幅增長,根據中國人口科學研究顯示,2020年全國獨生子女的數量在2億左右,這意味著有...
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
我國《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分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實施,或由其法定代理人對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予以同意、追認。 未成年...
您好,我國現行法律對于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問題并未作出明確規定。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作者認為應依合同性質區別對待: 一是財產性質的合同(比如買賣合同),一方當事人死亡的,合同效力并不當然終止,死亡的一方當事人有繼承人的...
分家、與析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分家是將一個較大的家庭根據分家協議而分成幾個較小的家庭。 所謂析產又稱財產分析,是指財產共有人通過協議的方式,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共同財產予以分割,而分屬各共有人所有。 在分家析產時,應注意這樣幾點:...
【案情】 楊某與李某甲在借款協議中約定,楊某借款100萬元給李某甲用于公司經營,期限為10日,利息按日萬分之三計算。楊某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向李某甲支付了100萬元。不久后,李某甲意外身亡。楊某訴至法院,要求李某甲唯一繼承人李某乙償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