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兼并,光看字面意思大概就是說一個大型企業收購了一個相對比較小的企業。那么真實的企業兼并的概念是什么?企業兼并又有哪些主要形式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一一做介紹。
一、企業兼并的概念:
企業兼并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根據契約關系進行權合并,以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企業兼并不同于行政性的企業合并,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通過以現金方式購買被兼并企業或以承擔被兼并企業的全部債權債務等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業全部產權,剝奪被兼并企業的法人資格。企業兼并的核心問題是要確定產權價格,這是轉移被兼并企業產權的法律依據。
二、企業兼并的主要形式:
購買兼并
即兼并方通過對被兼并方所有債權債務的清理和清產核資,協商作價,支付產權轉讓費,取得被兼并方的產權;
接收兼并
這種兼并方式是以兼并方承擔被兼并方的所有債權、債務、人員安排以及退休人員的工資等為代價,全面接收被兼并企業,取得對被兼并方資產的產權;
控股兼并
即兩個或兩上以上的企業在共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某一企業以其在股份比例上的優勢,吸收其他企業的股份份額形成事實上的控制關系,從而達到兼并的目的;
行政合并
行政合并,即通過國家行政干預將經營不善、虧損嚴重的企業,劃歸為本系統內或行政地域管轄內最有經營優勢的企業,不過這種兼并形式不具備嚴格法律意義上的企業兼并。
企業兼并
是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進展,對促進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企業兼并還可以分為其他三種形式——橫向、縱向和綜合兼并。
橫向兼并
同一環節上的相關企業的兼并。其主要的經濟目的是消除或減少競爭,并因此增加兼并企業的市場份額。
縱向兼并
同一生產過程中的相關環節的企業兼并。其主要的經濟目的是為了保證供應和銷路,同時也能保證對產品質量的控制。
綜合兼并
指跨行業、跨產品、的綜合性的企業兼并,又稱為一體化兼并,目的是經營多樣化。
以上是瑞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企業兼并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法律問題,可以免費咨詢瑞律網站的律師。
基本概念 股份制引成 股份制亦稱股份經濟。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屬于不同人所有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使用,合伙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把分散...
公司法和合同法屬于商法嗎合同法和公司法都屬于商法。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險法、合伙企業法、海商法、票據法等。商法的概念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與民法并列并互為補充的部...
1.單位犯罪的法律規范 單位犯罪早在17世紀英國的《刑法》中就有規定,我國1987年1月22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在我國刑事立法史上首開了規定單位犯罪的先河。1997年《刑法》首次在我國的刑法典中...
一、股份制公司如何入股 先說說對公司來說的兩種方式: 1、增資擴股,在原來的注冊資本上追加投資增加股份和增加股東。 2、轉讓股份,把原來股東的部份或全部股份轉讓到你的名下。即只作內部占股調整,可增加或不增加股東人數。...
從現代企業要求的產權清晰和產權流動入手,研究我國民營企業的制度創新意義重大。筆者以為,首先要在澄清民企概念和在民法中強調民企產權保護兩個方面實現突破。 正確理解民營企業的概念要走出兩個誤區。 一個誤區是認為民營就是私有,這種說法對我國民營企...
債務重組,又稱債務重整,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時,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在法律的監督下,債權人對債務人作出的讓步。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與其他主體在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諸項目之間的調整,從而達到資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為。一、收購兼并在我國收...
三資企業法在歷年司法考試中所占的分值并不多,但卻是歷年的必考內容。從出題情況來看,分值主要集中在《中外合資企業法》和《外資企業法》兩塊,所以考生在復習時應有所側重。 第一節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 概念和...
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活動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行為,由此而帶來的壟斷控制僅僅靠某一個國家的法律進行規制肯定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加強國際間的反壟斷合作將是完善國際性并購管制制度的最終方向,因此我國在制定自己的反壟斷法的同時,還應該不斷與其他國家開展多...
企業并購與企業重組不是一個概念,首先,企業重組是對企業的資金、資產、勞動力、技術、管理等要素進行重新配置,構建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使企業在變化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過程。企業重組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其他債務、資產...
企業、公司這些名詞。究竟它們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現做一比較: 企業 判斷一個組織不是企業,主要分析其是否具備一兩個特征;第一,必須能夠給社會提供服務或產品;第二,要以營利為目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不能稱之為企業。比如教會,它不是以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