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社會最近發生的網絡案件如網友見面、虛擬財產被竊等現象。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注意關于網絡安全,網絡道德問題,導入這節課“做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的主題。
師:首先肯定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各種積極的、重要的影響。結合上節課學習的計算機病毒和計算機犯罪問題,引出在網絡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
生:通過教材中任務,找出信息活動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并且填寫任務單中相應內容。
師:列舉網絡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網上傳播不良信息;利用網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虛假信息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垃圾信息泛濫成災;等等。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解決問題興趣。
生:如何解決以上問題?(頭腦風暴)如:依靠法律法規、依靠技術維護及做好網絡道德規范宣傳活動等等。
師:指導學生通過學習網站閱讀網絡道德規范及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生:閱讀教材了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內容,并且對自己的日常上網行為進行反省。
(1)設問:去過網吧的同學有多少?一般去一次是多長時間?在網吧里一般都做什么?平均一周去幾次?
活動:民意調查,從而闡明“拒絕泡網吧,珍惜生命”。
(2)設問:在網絡上,聊過天嗎?泡論壇嗎?玩過最近流行的網絡游戲嗎?在這些方面上,你投資了多少,收獲了多少?
活動:民意調查,從而闡明“擦亮慧眼,分清虛實世界”。
(3)利用搜索引擎及部分相關資料,舉實例,如網頁木馬、惡意代碼、網絡虛擬財產案、重要機構機密資料被竊等。
活動:讓學生自己總結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號召學生“刻苦鉆研網絡技術,維護網絡安全”,爭做網絡小衛士。
(4)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注意保護個人的相關資料,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生日、親屬關系、銀行賬號等相關內容。
活動:假如泄露了個人相關資料,會引起什么樣的惡性后果?(讓學生自己總結)從而闡明“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守護個人資料”。
師:組織學生討論:“本校內的BBS中留有以虛假身份或匿名方式發布的大量帖子,部分內容粗俗,不健康不積極,還有的謾罵同學或是教師的。”教師與學生游覽并且引導學生從現在做起。
生:利用校內網站()中的BBS或登陸FTP進行網上討論,發表個人看法。
師:指導學生登陸因特網法律法規網站,了解法律法規常識。
/~bytalent/lawnet/net_safe/03.htm
師:指導學生閱讀課后案例:“破譯密碼竊取巨額儲蓄資金 黑客被判無期徒刑”等等案例。
生:回答案例中主人公觸犯了哪些法律法規。
師:在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下,信息課程日漸成為以后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所以倡導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制定一個“網絡課程學習守則”,并對學生制定的守則進行評價。
生:根據《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從“課程學習”、“交流討論”“聯系反饋”等方面討論總結出學生自己的學習守則,并且努力自覺的遵守守則,并在班上交流。
師:指導學生為本班擬定一份“網絡課程學習守則”。
生:各小組長負責完善各小組交流之后的學習守則,共同完成本班內的“網絡課程學習守則”。
師:指導學生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單”的全部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的安全保護,維護公共秩序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負責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的安全保護管理工作。
第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不得侵犯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活動:
(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絡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的;
(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的。
第七條 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聯網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信息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危害。
2、掌握網上道德規范標準及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3、了解信息安全法律法規。
二、過程與方法 1、在信息活動過程中,優浩律師事務所提示學會判斷自己信息行為的合法性和正確性。 2、通過一些案例的分析,能對侵犯自己信息安全的行為做出有效抵制和防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加強自身的道德規范修養。 2、培養自我防范意識和積極維護信息安全的意識。
3、樹立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利用網絡進行終身學習的意識。
網絡生活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1、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1)、正確使用網絡工具要遵守網絡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尊重民族感情,遵守國際網絡道德公約。
(2)、健康進行網絡交往網絡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
網絡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絡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在BBS或論壇上侮辱、誹謗他人。應通過網絡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絡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
(3)、自覺避免沉迷網絡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人上網成癮,沉迷于網絡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或家庭破裂的現象。
(4)、養成網絡自律精神網絡的虛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大大削弱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范所具有的外在壓力的效用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絡道德規范的基本保障。
“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信息時代十分需要,在網絡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絡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2、網站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1)、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內容有害或不健康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
(2)、不提供不文明聲訊、短信等服務;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游戲。(3)、嚴格管理社區、論壇、博客、評論、聊天室等互動欄目,及時清理與文明辦網、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相違背的不健康信息,大興樹新風、促和諧的網絡文明風尚。
(4)、自覺健全、細化網站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強化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社會責任感,形成行業自律意識。(5)、開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建立全天候舉報制度,對網民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加強溝通,不斷提高網絡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自覺接受行業管理與社會監督。
擴展資料:網絡道德規范是網絡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針對網絡中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網絡和信息安全,國家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違法行為及其處罰辦法。
但是,由于網絡社會的全球性、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和異化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賴法律來約束網絡行為,因為即便有了非常詳盡和嚴密的法律,面對眾多的邊緣行為和網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長莫及,防不勝防。由于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自然形成的,并依靠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慣力量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而且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所調整的范圍廣泛,所以網絡行為更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由道德這個更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影響力的行為規范來調整。
因此,網絡道德規范就成為了網絡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維護網絡安全和保障網絡的健康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經2000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第31次常務會議通過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該《辦法》共二十七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準,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號)發布,于1997年12月30日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1994年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47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5.《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擴展資料:
國家為保障網絡安全以及維護國家的主權,相繼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規范網絡空間的秩序,并讓網絡價值最大化:
1.《公安機關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檢查工作規范(試行)》
2.中辦、國辦轉發《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3]27號)
3.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4]32號)
4.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網辦發文[2014]1號)
5.中央網信辦《關于印發<2014年國家網絡安全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網辦發文[2014]5號)
6.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2013年重點領域信息安檢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協函[2013]259號)
7.《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部令第11號)
8.《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工業和信息部令第24號)
參考資料: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安全政策法
醫療事故防范知道是怎樣的1、加強領導,規范管理,為防范醫療事故提供組織保證在實踐中,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接觸到有關醫療事故防范知道是怎樣的這類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們對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東西都不是很清楚。對于這一問題,律聊網小編整理如下知識...
1.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食品檢驗;食品進出口;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
1.我國對不安全食品有何法規 我國現有的與食品相關的法律有這樣一些: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6、中...
1.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現狀,你認為哪些領域那些問題需要加強法律法規規范 說說單純我個人感覺的吧。一是動物保護法。目前國內把動物作為財產法益進行保護,但是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地步,一定是會從動物的社會倫理角度出發,規制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二是個人...
1.我國現行關于輻射安全和放射防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
1.我國關于信用體系建設,有哪些法律法規出臺了 當前,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已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已被明確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牽頭單位;誠信已被列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信用教育和培訓逐步展開,企業和公...
1.教育法律法規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
1.員工道德規范十條 員工道德規范:(一)、認同公司企業文化,踐行公司核心經營管理理念。熱愛本職,忠于職守,熟練掌握職業技能,自覺履行職業責任,注重工作效率。保護公司的合法利益。 (二)、禁止參與可能導致與公司有利益沖突的活動。主要包括以下...
1.淘寶上不允許發布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所禁止的商品,這類規則在《淘寶 第五章 違規第二節 嚴重違規行為里面如下:發布違禁信息,是指會員發布以下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發布的商品或信息的行為:(一) 發布以下商品或信息的,每次扣四十八分:1、槍支、彈藥...
1.護理立法的意義有哪些 護理立法的意義:(1)使護理管理法制化,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護理法的實施,使護理管理法制化,從而保證了護理工作的穩定性及連續性,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及護理質量的提高。(2)促進護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