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我們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事關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成敗得失。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是每個公民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法治社會要求每個公民都能知法、守法,大學生更應是法治社會的典范和楷模,但當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著實令人勘憂,如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的“潑熊事件”和馬嘉爵的“殺人事件”都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令人扼腕痛惜,痛定思痛,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養,把法律意識內化為大學生的行為標準,使他們成為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棟梁,已是高等教育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了。周濟部長在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指出:“未來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
要處理好“‘成人’與‘成才’的關系,就必須把既‘成人’又‘成才’作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標準;注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協調發展;注重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頂天、立地、有本事’的人。”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分析(一)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
高校的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時期,思想都處于不穩定狀態,雖然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但并沒有真正地把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律意識,沒有真正挖掘法的精神、法的價值,缺少公平、正義的理念,對法的信仰程度很低,有人曾對某高校學生對“法律的公正性”確信程度做過調查,表示有信心的占41%,而54%的大學生表示信心不足,有5%的學生表示完全沒有信心。從上述調查數據的結果看,法律并沒有在大學生心目中占據崇高的地位,而法治社會要求法律至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如果法律不被信仰就形同虛設,而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則處于一種岌岌可危的境地,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已經迫在眉睫。
(二)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低。當代大學生法律知識的獲得主要依靠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該課在高校屬于公共課,由于專業性不強,學生重視不夠,而且,法律基礎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的比例又很小,學時也很少,如此短促的時間內,要向學生傳授法的基本概念、原理,憲法及民法、刑法、訴訟法等有關部門法的知識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低,自然也就導致了他們法律意識薄弱。 (三)大學生的違法犯罪現象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
中國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也必然使大學生思想受到一定沖擊,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大學生生活環境的復雜性,也必然會造成大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復雜性,加之大學生本身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正處于確立時期,極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因此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目前,大學生犯罪問題已呈現上升趨勢,據中國犯罪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所作的一項調查表明:1965年,大學生犯罪占整個社會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間,占整個刑事犯罪的2.5%,近幾年,占整個社會的17%,而且暴力犯罪尤其明顯,如浙江大學學生周一超因落聘而刺殺招聘人,除了暴力犯罪以外,校園盜竊案也頻頻發生。
可見,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很低,法制觀念淡薄現象很嚴重。 /wenzhang.asp?ThreadID=1171參考網址。
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12% B、報紙上16.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系解決. 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清官難斷家務事 74、清官易斷家務事 25、電視上48? A?51、學校的課本上35,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你認為、出聲制止,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并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71% C.08% B、最好取消這門課.02% C? A.70% B、20次、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假一罰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七天包退.21% (2)?10次 6、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這種遺囑是否有效,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11% B、報紙上16. 15、其他 13、默默的離開?39? 56.40% C? A.91% 3,你會如何去做.79% D、對于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 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如果你選擇了A、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151、如果你選擇了B,不敢出聲、王某有三個兒子.12% B? A、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 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20次以上 5.14% E、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父母離婚.25% B,維護自己的權益 49、家庭的影響4? A: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某某商場公示.51% E、一般35、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65% 2.65% C.26% D,你的觀點是.38% 10,是否有權向父親要生活費、用武力解決 6.89% 17: 5?5次 21?62,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你首先想到的是.95% C.39% C.293% 9、希望 92.54% C.34% D.78% 14。
3、通過關系解決?67.879% 7.40% 8? A?27、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也存在著家庭暴力、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19歲的兒子考上大學、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01%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A.02% D、0次 16.17% E.11% B、基本沒用6.015% 11.95% (1)? A?16、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41% D、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17% 4.8% D、10次、不希望 7、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瞪他一眼、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和某高校商量,然后換個地方或下車 20.443% 6.473% 13.6% B,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 學,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4% 12.75% E,一女士買了一部 回家后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非常有用45、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5次以下 50.57% C,類似于《今日說法》61,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 你認為他們違反了哪一些法律、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31% D:某某手機實行三包.38% 16,于是拿手機去檢驗.26% B、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法律法規健全 52.05% B、根本沒有在意過9? A。
本次調查是受學院兩課教師委托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歷時三周才圓滿完成,本次調查采用多階隨機抽樣,抽取的樣本單位專業結構齊全,融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外語等專業學生,因此避免了調查對象過于集中的弊端。
發出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問卷如附錄所示:1、2、3、4、10、16、17為非固定答案的題目,5、6、7、9、11、12、13、14、15為考察題(考察同學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九道考察題的總分設為100分,其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1。 1分。
以下是非固定答案題的統計結果: 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
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
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 12% B、報紙上16。
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
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
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
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
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系解決。
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
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
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
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
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
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 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15。
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 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 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49。
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 95% C、瞪他一眼,然后換個地方或下車 20。
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3。
38% 1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
89% 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 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于《今日說法》61。
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
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 5、對于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27。 443% 6、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1。
879% 7、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67。293% 9、某某商場公示:某某手機實行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一女士買了一部 回家后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于是拿手機去檢驗,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 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
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 56。015% 11、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 學,和某高校商量,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并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
你認為他們違反了哪一些法律?16。54% 12、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39。
473% 13、父母離婚,19歲的兒子考上大學,是否有權向父親要生活費?62。78% 14、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50% 15、我國選舉采取什么樣的投票形式?90%多 可見他們還是很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的,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同學還是知道的,對于5、6、7題,由于問卷設計的不夠合理,可能誤導了同學們的思想,讓數據不夠真實, 此次調查的結果說明,同學們的法律意識比較弱,知識也比較缺乏,從數據上看,同學們都沒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是必然的,并不是法律問題,也有可能受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讓他們認為權利比法律有用,在次問題中雖然有50%的同學回答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次數據有很大的誤差,因為答案本身的誤導性非常強,很多同學自然而然就選擇了此答案,它并沒有代表性。
決大多數 同學認為學校的有關規定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有這種反映也是意料中的事,據分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①為了自己的權益②法律意識③答案本身的誤導,從我們學校來看,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并不是很強,但是關乎到自己利益和前途,關乎到自己今后的發展,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認為那是不合理也合法的,人都是自私的動物,誰不會為自己謀利益,誰不希望今后的路能夠更加順利,這也是人之常情。 此次問卷調查采取的是抽樣調查法,是分專業的調查,但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性別的界限,性別的不同致使他們的愛好也不同,所關心的也不一樣,男孩子可能要。
交通安全問卷調查表目的:了解交通參與者(駕駛人、行人、乘車人)關注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交通安全需求預測提供參考資料性別—— 2男 2女 年齡——20以下 20~30 30~45 45~60 60以上學歷—— 小學及以下 2初中 3高學或中專 4大專及以上:職業—— 專業技術人員 2負責人 3辦事人員 4工人 5農民 6待業人員 7其他你認為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1、步行 2自行車 3摩托車 4公共汽車 5出租車 6單位車 7.私人車 8火車 9地鐵 10.其他你作為乘客,最擔心駕駛員 1.酒后駕車 2疲勞駕駛 3超速行駛 4通路交通違法 5疏忽大意 6判斷措施不當 7違反交通信號 8無照駕駛 9超載 10其他你認為行人或乘車人員 最危險 1.交通達法穿越車行迫 2交通違法穿越交叉口 3翻越道路隔離欄桿4.交通違法跳車 5其他你認為當前道路 最影響安全,并根據影響程度從大到小排序 1不分車道、車流 2標志標線不合理、不齊全 3非法占用道路 4周圍的樹木 5.路太滑6.路面質量太差 7.道路照明不良 8、車流量過大 9、道路交通布局不合理你認為當前車輛的安全性能—— 1較差 2一般 3還行 4非常可靠你對交通安全法的認識—— 1完全不知道 2知道一些3.很清楚 4.與我無關 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調查表 調查目的;了解機動車駕駛人的基本情況,掌握其年齡分布,駕駛技能狀況、道路交通違法狀況等駕駛人培訓方式 —— 1駕校培訓 2部隊轉業 3朋友或別人教 4自學或其他方式駕齡 —— 1-3年 4-6年 7-10年 10-15年 16年以上道路交通違法情況 1.有 2、無事故記錄—— 1.有 2、無道路交通違法類g——1.酒后駕車 2超速行駛 3逆向行駛 4.交通違法超車 5交通違法會車6.交通違法轉彎調頭7.交通違法超裁 8交通違法倒車9交通違法滑行 10.交通違法占道或變道 11違反信號 12.燈光不當 13無照駕駛 14其他道路交通違法的后果—— 1引起交通阻塞2.造成財產損失 3造成人員輕傷4造成人員重傷5造成人員死亡6其他調查目的:通過直接對機動車駕駛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駕駛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對駕駛行為的影響,從而在各面制作出相應的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當前駕駛車輛類型: 1小汽車 2中型客車 3.大型客車 4.小貨車(1t以內) 5中貨車(3~5t) 6.大貨車(5t 以上) 7摩托車執照等級: A照 B照 3 、C照 4其他扣分記錄:1、從未 2 、扣過2次 3 、扣過3次 4.扣過3次以上事故記錄:1、從未 2 、扣過2次 3 、扣過3次 4.扣過3次以上如果發生過事故,事故程度:1.輕傷 2.重傷 3.死亡 4.輕微財損 5.巨大財產損失6.其他在駕駛過程中,發現行人交通違法橫穿道路時,你會一一 1停下來等其通過 2不停車,緩慢行駛或繞過 3繼續行駛等車靠近時.突然制動,以示對其警告 4停下來對其進行訓斥 5其他前方有車占道時,而且行駛速度較慢時一一 1.繼續跟著走 2從右邊超過去 3從左邊強行超過 4跟在后面,并鳴笛示意要超車 5.其他在交叉路口,剛好紅燈亮,此時有緊急事情要辦,你會——1快速沖過去2如果另一方向的車沒有開過來,快速通過 3.停下來等綠燈 4如果有其他車輛闖的話,可以跟著闖過去 5.其他在夜間行車時,如果對方開著遠燈,且干擾了你的視線,你會——1不理會他 2同樣打開遠光燈 3閃爍遠燈或近燈,以示提醒 4其他你的安全配帶率 1、沒有 2 95%~100% 75%~95% 55%~75% 35%~55% 35%以下如果飲酒后,你會——1堅決不上路 2飲的少.繼續駕駛 3.不論多少,都可以駕駛 4找同行人員駕駛,或求助別的駕駛員 5如無交警檢查,則駕駛 6.其他如果長時間駕車過程中,感到很疲勞時,你會—— 1 停下來休息 2在能堅持的情況下繼續開 3如果可能的話.找其他人開 4其他超載—— 1 從不 2有時會 3從來不超 4看情況調查目的:了解駕駛員對汽車結構、駕駛技術以及事故預防技術的熟悉情況,同時了解駕駛員對相關知識的需求和關注程度。
你熟悉所開汽車的——1 動力性 2 通過性 3 制動性 4 操縱穩定性,汽車能夠穩定轉向等(可以多選項)你在出車時—— 1經常有做發動機出車前檢查,熟悉出車前檢查的項目 2有時有做收車前檢查,了解收車前檢查的項目,3沒有有做出車前檢查你在出車時—— 1經常做發動機中途檢查,熟悉檢查的項目和發動機故障的簡易診斷排除 2有時有做中途檢查,了解中途檢查的項目和發動機故障的簡易診斷排除 3基本沒有做中途檢查,不了解發動機檢查的項目和故障的簡易診斷排除你在出車時—— 1經常有做發動機收車后檢查,熟悉收車后檢查的項目和發動機保養技術 2 有時有做收車后檢查,了解收車后檢查的項目和發動機保養技術3沒有有收車后檢查你對所駕駛車輛的轉向系統——1 非常了解,熟悉汽車方向盤轉向穩定性、抗傾翻特性等,了解轉向系統的檢查方法,能夠熟練對存在的故障進行簡易診斷和調整2 了解,知道汽車方向盤轉向穩定性、抗傾翻特性等,了解轉向系統的檢查方法,能夠對存在的故障進行簡易診斷和調整 3 一般認識,不熟悉轉向系統的檢查方法和故障的簡易診斷和調整你對所駕駛車輛的制動系統——1 非常了解,熟悉發動機及制動器的制動性能,熟悉不同制動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熟練對系統的故障做簡易檢查、診斷和調整 2了解,熟悉發動機及制動器的制動性能,知。
關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本次調查是受學院兩課教師委托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歷時三周才圓滿完成,本次調查采用多階隨機抽樣,抽取的樣本單位專業結構齊全,融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外語等專業學生,因此避免了調查對象過于集中的弊端。
發出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問卷如附錄所示:1、2、3、4、10、16、17為非固定答案的題目,5、6、7、9、11、12、13、14、15為考察題(考察同學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九道考察題的總分設為100分,其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1.1分。以下是非固定答案題的統計結果: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A、電視上48.12%B、報紙上16.54%C、學校的課本上35.34%D、家庭的影響4.51%E、其他 13.91%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16.17%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C、通過關系解決. 15.79%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1)、如果你選擇了A,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2)、如果你選擇了B,那么你認為是什么原因?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15.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49.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95% C、瞪他一眼,然后換個地方或下車 20.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
3.38%1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A、希望 92.11% B、不希望7.89%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于《今日說法》61.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5、對于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27.443%6、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1.879%7、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67.293%9、某某商場公示:某某手機實行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一女士買了一部回家后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于是拿手機去檢驗,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 56.015%11、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學,和某高校商量,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并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
你認為他們違反了哪一些法律?16.54%12、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39.473%13、父母離婚,19歲的兒子考上大學,是否有權向父親要生活費?62.78%14、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50%15、我國選舉采取什么樣的投票形式?90%多可見他們還是很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的,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同學還是知道的,對于5、6、7題,由于問卷設計的不夠合理,可能誤導了同學們的思想,讓數據不夠真實,此次調查的結果說明,同學們的法律意識比較弱,知識也比較缺乏,從數據上看,同學們都沒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是必然的,并不是法律問題,也有可能受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讓他們認為權利比法律有用,在次問題中雖然有50%的同學回答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次數據有很大的誤差,因為答案本身的誤導性非常強,很多同學自然而然就選擇了此答案,它并沒有代表性。決大多數 同學認為學校的有關規定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有這種反映也是意料中的事,據分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①為了自己的權益②法律意識③答案本身的誤導,從我們學校來看,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并不是很強,但是關乎到自己利益和前途,關乎到自己今后的發展,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認為那是不合理也合法的,人都是自私的動物,誰不會為自己謀利益,誰不希望今后的路能夠更加順利,這也是人之常情。
此次問卷調查采取的是抽樣調查法,是分專業的調查,但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性別的界限,性別的不同致使他們的愛好也不同,所關心的也不一樣,男孩子可能要廣闊一些,看法要強烈一些,女孩子要緩和得多,因此,定量的數據就不。
一、培訓要求:
1. 必須對單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
2. 員工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20小時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二、培訓內容:
1. “安全生產法”規定的相關員工教育和培訓內容。如:從業人員規定、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規定、特種作業人員規定等內容進行培訓。 對本單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2. “安全生產法”、“勞動法”等其他法律法規中規定的從業人員對個體防護用品的要求、配備規定、佩戴要求等相關內容進行培訓。
3. 班前班后會記錄、設備運行、維護、檢修記錄、安全檢查記錄、監測記錄、檢驗記錄、會議記錄、隱患上報規定、事故上報規定等內容進行培訓。
4. 《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司爐工上崗操作證》、《電工進網許可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等證件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培訓。
5. 特種設備監測檢驗規定進行培訓。
6. 員工法律法規意識的調查表反映出的法律法規問題。
7. 國家新出臺的安全政策、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
8. 針對員工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欠缺的法律法規。
三、培訓準備
1. 根據培訓主要內容收集整理資料編寫講議。
2. 制定“培訓計劃安排表”。(要求: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內容、培訓教師、組織單位、培訓參加人數。)
3. 制定培訓管理制度。
4. 根據培訓內容制作《法律法規試卷》。
四、考核
1. 培訓結束后要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書面考試。
2. 對試卷要進行判卷、打分,60分以上為合格,低于60分的重新組織培訓考試。
五、培訓管理,所有培訓的簽到表、分數登記表、培訓計劃安排表、培訓講義等資料和記錄進行整理裝訂存檔,妥善保存。
員工獲取相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有效途徑:
1. 公司為各單位定有“中國安全生產報”、“長治日報”、“山西日報”等報刊,通過閱讀獲取。
2. 公司每旬下發內部報刊“食品安全”報到分公司,由分公司下發到各車間、班組,便于員工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3. 通過分公司的宣傳欄、板報及各種會議來獲取。
4. 員工參加單位內部或外部舉行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培訓班來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5. 通過網絡查詢下載、看電視等媒體可以獲取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
1.信息安全法律法規的前言怎么寫 文件匯編2113前言只要說明依據,目的以及執行單位就可以了 ,內容一般分為組織機構、崗位職責、設備操作規程。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式寫:1、引言部分:自**年以來,**(單位或5261者4102行業、部門、政府)...
1.食品知識安全培訓情況說明怎么寫 XXX鄉《食品安全法》宣傳培訓 工作總結 根據《XX市食品安全法宣傳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XXX鄉實際,認真開展學習宣傳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培訓工作,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召開食品安全培訓會,通過...
1.遵守國家法紀,執行我院規章制度的情況和表現怎么寫 (一) 熟知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大學生應熟知和掌握《高等教育法》、《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有關...
1.法律知識競賽心得體會三百字 例文,可適當修改。[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后感]爭當守法好公民在看完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后,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明白,如果要當一個好公民,就要學法、守法、用法、普法,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觀后感。這次的節目...
1.小學生遵紀守法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度重視對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法制教育工作,不斷增強青少年的道德法制觀念,全方位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有效地保障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關于法制安全的論文,1000字以上 健全法制體系 完善食品市場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現狀 食品安全是指確保食品消費對人類健康沒有直接或潛在不良影響的特定概念。隨著近年來制造假冒偽劣食品的事件不斷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社會環境競爭日趨激烈,在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中,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衡量人才質量的重要參數之一。近年來,關于高校大學生群體由于人際溝通問題引發的心理問題也愈發嚴重,復旦研究生黃洋疑遭室友飲水機投毒身亡案...
1.社區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法律援助工作總結 今年,我站法律援助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上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指導下,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強化法律援助網絡體系建設,加大宣傳的力度,以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
1.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及網上道德規范 社會最近發生的網絡案件如網友見面、虛擬財產被竊等現象。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注意關于網絡安全,網絡道德問題,導入這節課做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的主題。師:首先肯定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各種積極的、重要的影響。結合上...
1.開學安全教育內容 1、遵守交通法規,基本常識有:行人靠右行,到市區不闖紅燈,不跨越護欄,橫穿馬路時要做到一停二靠三通過。2、十二周歲以下的學生不準騎自行車,放學后不在馬路上玩耍逗留。3、嚴禁乘坐超員車輛、非法營運車輛和農用車輛。乘車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