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人民法院報
裁判要旨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車輛買賣已交付但未過戶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原車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所有人只要盡到審核義務,也不應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
2014年6月7日10時47分,在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與定鼎門街交叉口處,被告陳某載王某駕駛登記車主為段某的豫GXNXXX小轎車沿開元大道由東向西行駛至定鼎門街交叉口處時,遇楊某駕駛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行駛至該處,小轎車前部左側與電動自行車右側相接觸,造成楊某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洛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事故處理大隊處理,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陳某和楊某負事故的同等責任。
段某于2013年4月30日與賈某簽訂車輛轉讓協議書,約定將豫GXNXXX小轎車轉讓給賈某并交付,但未辦理車輛過戶手續。岳某與賈某系借用關系。岳某與王某系夫妻關系,死者楊某系本案原告毛某之妻。
裁判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關于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被告陳某負該起事故的同等責任,因受害人系駕駛非機動車輛,故承擔60%的民事賠償責任為宜,另40%由楊某自行承擔。
(一)關于被告陳某責任承擔:被告陳某駕駛豫GXNXXX小轎車系受岳某的指派拉王某購買家具,陳某與岳某之間為雇傭關系,陳某在本案中無需承擔責任,車輛的借用人岳某對原告的各項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關于段某、王某、賈某、交運集團的責任承擔。段某將豫GXNXXX小轎車轉讓給賈某,本案中無證據證明其對本案交通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故依法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賈某將豫GXNXXX小轎車出借給岳某并盡到了相應的審核義務,本案中賈某對此次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存在過錯,故依法不應承擔賠償責任。陳某系受岳某指派駕駛車輛,且原告無證據證明王某在本案中存在過錯,故王某在本案中無需承擔賠償責任。被告交運集團與岳某之間對豫CD6122號客車的承包關系,與本案無關,依法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關于中銀保險的責任承擔。因豫GXNXXX小轎車在中銀保險處投保交強險及商業險,故中銀保險應當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楊某的死亡損失在交強險和商業險的賠償限額內先行承擔支付責任,余額或依法不能由其賠付的項目數額,再由原、被告依責任分擔為妥。
宣判后,岳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法律關系較為復雜,主要涉及以下三個問題:
1.車輛買賣未過戶但已交付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原車主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物權法理論,車輛所有權轉移或變更其他事項時需辦理變更登記,對于車輛買賣未經登記情況下如果轉移了占有,應當認定為所有權轉移。首先,車輛買賣未過戶不影響合同效力。車輛買賣合同效力,主要是依據一般合同效力的條件來認定,車輛的過戶登記并不是買賣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而是物權變動的要求。其次,車輛登記過戶屬于行政管理行為,并非物權法意義上的所有權轉移。車輛本質上屬于動產范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應視轉移占有為交付時,所有權發生轉移。最后,根據合同法規定,標的物交付時風險責任轉移。車輛已實際交付,原車主對交通事故的發生無法防范控制,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與致人損害的后果也沒有任何因果關系,要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并無依據。
本案中段某將肇事車輛轉讓給賈某,雙方簽訂有車輛轉讓協議,雖未過戶,但所有權已隨實際交付而轉移,因而,作為原登記所有人的段某不應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所有人只要盡到審核義務,就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故車輛所有人有無過錯是承擔責任的前提。
本案中,賈某作為車主知曉借用人岳某有合法的駕駛資格和駕駛技能,將其車輛借用于岳某,且所借車輛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履行了其應盡的審核義務。另因事故發生時并非岳某駕駛車輛,賈某對本次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存在過錯,因此,賈某不承擔賠償責任。
3.雇員從事雇主授權的其他勞務行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所謂“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陳某作為實際駕駛人,受雇于岳某日常駕駛豫CD6122號客車,發生事故時其是受岳某指派駕駛豫GXNXXX小轎車拉王某到市區購買家具返回途中,陳某的行為可認定為從事雇主授權的其他勞務行為。在此次交通事故中,無證據證明陳某對事故的發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因此責任應該由雇主岳某承擔。
綜上,法院依法判決,原告的損失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強險和商業險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被告岳某承擔,駁回原告對被告陳某等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號:(2014)洛龍民初字第1447號,(2015)洛民終字第1138號
案例編寫人: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人民法院 孫振美 陳 雷
導讀:交付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時,因節省費用、以物抵債等多種原因可能出現買受人或受贈人未辦理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情形,結果導致實踐中,機動車名義所有人與實際所有人不一致的情況大量存在。此時一旦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應由何人承擔責...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國家擴大農民消費政策的逐步出臺,農民改建或新建住房的風氣日濃。①但當前農村建筑市場秩序不甚規范,多數農村建筑隊沒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大多由個體工匠自行招募組織起來,既沒有工商企業登記,也沒有建筑施工資質,以致建筑質...
近幾年來,我國因醫療損害而發生的民事糾紛愈來愈多。醫患關系分析、醫療行為的范圍、醫療損害民事責任的性質及其構成、證明責任的分配、醫療鑒定體制的改變等一系列相關問題成了司法實踐和法學研究的焦點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可以讓肇事者的子女賠償么 可以讓肇事者的子女賠償么?如果賠償可以過戶,雖然需要面臨訴訟,也可以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如果子女不履行,可以起訴其名下的房產繼承人或者子女的父母。可以爭取。銀行查到征信了么,不管有沒有,有記錄還是能還上的。...
在工傷事故中,受害人具有勞動者和自然人的雙重身份,使得工傷事故責任往往會產生工傷損害賠償和侵權損害賠償兩種請求權競合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既享有對用人單位的工傷損害賠償請求權,同時也有對侵權人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請求權有諸多方...
一、醫患雙方在診療過程中形成的法律關系性質及其責任構成的要件 患者到醫療機構求醫,以解決健康上的煩惱和痛苦,屬于要約方;醫療機構運用醫學原理和技術方法,按照醫療常規向患者提供具體醫療處置方式和服務,幫助患者實現目的,屬于承諾方。通過醫患雙方...
1.第九條關于掛靠的描述,法律依據是什么 掛靠經營法律后果1.民事法律后果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良好的信用,市場經濟難以運行。而掛靠行為在民法一般之法理上屬典型欺詐行為。掛靠者在不符合法律精神的情況下借用他人名義進行經營,或雖可獨立經...
環境侵權中所謂的損害,是指行為人因實施了污染或破壞環境的行為,并通過環境的作用而致他人人身、財產和其它權益損害的后果。環境侵權致人損害和一般侵權致人損害相比,除它們都是對合法民事權益造成的損害結果,具有客觀性、確定性和法律上的可補救性外,還...
污染環境侵權責任如何劃分 環境侵權中所謂的損害,是指行為人因實施了污染或破壞環境的行為,并通過環境的作用而致他人人身、財產和其它權益損害的后果。環境侵權致人損害和一般侵權致人損害相比,除它們都是對合法民事權益造成的損害結果,具有客觀性、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