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新快報,不良資產頭條有修改
作為經營風險的金融業,催收作為整個鏈條的最后、最關鍵的一環,正在經歷著大變革。
去年來,在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過程中,一系列催收亂象得到整治,多家龍頭公司相繼被查封。監管的收緊也倒逼催收行業從此前簡單粗暴的線下催收模式向線上智能催收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中小公司、素質低下的從業人員也加速流失。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要想催收行業健康、陽光化發展,應先推動行業立法,制定行業標準及其準入門檻。
不良規模迅猛增長
催收行業煥發“第二春”
催收行業從暗處走向臺前,受到更多關注,源于近幾年來不良資產規模的迅猛增長。
僅2018年四季度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就已超2萬億。與此同時,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規模也處于爆發期。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消費金融、信托公司、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民間金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不良資產更是源源不斷。
四大AMC之一的中國信達2018年年報也可以作證。其2018年年報顯示,中國信達的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收入占比、資產占比和利潤貢獻持續上升,分別為41.9%、43%和58.5%。
“目前市面上至少有4500家催收公司,很多催收公司都是以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咨詢公司、資產處置公司等名稱進行催收業務。”深圳某資管公司負責人老王對新快報記者說。新快報記者在企查查中以“催收”為關鍵詞查閱發現,目前全國至少有8000多家涉及催收業務的公司。
目前這些涉及催收業務的公司,產業鏈涵蓋傳統催收、不良處置撮合、法律咨詢等不同節點。根據新快報記者此前了解多家催收公司的業務情況,大多數催收公司都只接M6(6個月)以內的逾期,有些公司只接M2(2個月)以內的逾期,有些只接本省逾期資產。其收益主要是傭金,傭金按照回收額結算,大概為10%到20%之間,根據不良資產情況,有些難催的資產回收額則為20%到30%之間,甚至更高。
打黑除惡下監管收緊
倒逼催收行業轉型
“在2016年、2017年那會兒,現金貸、網貸太火爆了,我們一個月能接到大概幾千萬元的單子,比以前多多了。”杭州某資產管理公司負責催收業務的人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但是,現在還是安全最重要。”
他的話折射出催收行業的變化——經歷互聯網金融、現金貸的野蠻生長期,催收行業業務也迅速膨脹發展,但隨著監管收緊,催收行業也迎來了強監管。
今年4月初,北京現金貸公司用錢寶的催收公司被查封。不久后,深圳排名靠前的催收公司淳鋒資產被公安機關查封,其與部分銀行、買單俠、融360等機構都有過催收合作。據知情人士透露,是因為用偽造律師函及其他惡意催收手段被舉報后被查封。今年4月底,勤為科技的合肥分部200余名員工被警方帶走調查,該公司是催收行業的頭部公司,在國內有26個分公司,一萬余名員工。
事實上,在公安部門排查之前,監管多次釋放催收行業的強監管信號。早在2017年底現金貸監管政策中就曾指出,暴力催收等違規機構要移交公安處理。去年8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要求,銀保監會印發通知,對銀行業、保險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級監管機構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突出重點、精準打擊,加強高風險領域治理。
“打黑除惡整治后,催收行業規范了許多,我們現在都注重過程,不那么注重結果了。”老王表示,監管的收緊也讓催收行業從傳統的線下模式向線上的智能催收模式轉型。“中小公司的業務基本停滯了,要想轉型,有實力的大公司才能投入研發,如線上機器人(15.510, -0.21, -1.34%)電催、智能催收系統等等。”
行業尚無統一標準
如何“陽光化”有待摸索
事實上,作為金融行業的最后一環,催收外包是長期存在的現象,這是由于中國金融行業過度依賴貸前和貸中風控,對于貸后風控以及催收的重視力度還遠遠不夠。但一直以來,催收行業無門檻,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手段粗放、效率低下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度催收乃至暴力催收并不鮮見,因此不少人談催收“色變”,形成了催收就是“暴力催收”等錯誤的認知。
催收對于金融機構和公司意味著不良資產回收的最后一道關卡,對于風控無疑是剛需。但合法合規的那道紅線,目前仍尚不清晰。
“暴力催收每個人感知不一樣,太過主觀,比如我大聲說‘你一個50多歲的人,還能賴賬不還?’這算不算暴力催收?”老王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催收行業的定位就是在合規的夾縫中生存。如何平衡債務人和債權人的關系,如何從細節上約束催收行為,如何合法有效地收回不良資產,這些都是仍需思考的問題。
“但國內尚無統一標準,但如美國、日本、英國都有相應的聯邦公平交易局、法務省和金融廳等主管機構,制定行業的標準,讓行業陽光化。”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王貴國提出了《關于加強債務催收行業自律的建議》。他認為,破解債務催收行業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推動行業立法。組建催收行業協會,發起成員內部自律是一個有效途徑。王貴國還建議,民政、工商等部門適度放開催收行業協會設立的審批限制,支持有資質的行業自律機構依法登記。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催收機構,要嚴格準入門檻,機構持牌經營,統一經營范圍,注冊資本實繳,明確董監高任職條件,要求信息安全等。對于催收員,要像律師一樣持證上崗,通過從業資格考試,獲取相應執業證書方可從事催收業務,且從業資格必須依附催收機構而存在。
但廣州不良資產管理協會理事、廣州德賽資產管理集團副董事長劉紅麗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催收行業都是非標業務,想要有統一的標準十分困難,“就連不良資產定價也難有統一的界定標準。”她還表示,應該加強司法途徑處理力度,如佛山市法院對于“老賴”企業的所有董事列為失信人,“這對借款人、借款企業還是有一定威懾力。”
1. 貸款年利率 ? ?44.100% ?? 每月還款 ? ?575.04 ?? 本金 利息總計 ? ?6900 ?? 2. 貸款年利率 ? ?61.520% ?? 每月還款 ? ?624.98 ?? 本金 利息總計 ? ?750...
不良資產的最終變現,主要依賴最終的C端資產購買者。這是整個價值鏈最值得琢磨的環節,也是最值得付出的環節,因為是行業最終的出口。資產處置消化能力將成為從業機構的必備生存技能。 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
一、個人不良資產處置行業迎來發展機遇(一)個人不良資產處置行業VS.傳統AMC行業●1、個人不良資產處置與企業不良資產處置的區別(1)資產屬性不同。企業類貸款戶數少、金額大,一般具有抵押物。個人類貸款戶數多、金額小,有抵押類貸款,也有信用類...
主要內容證券類私募管理人規模兩極分化較為嚴重。根據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自主發行基金規模達10億元以上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數量為288家,占比僅為3.40%,而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管理人數量為6846,占比80.81%。顯然,擁有較強自主發...
1.存量資產的如何盤活存量資產 原發布者:羅穎盤活存量資產方案財稅專家詳解《關于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通知》內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更好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的發展規定是怎樣的1、私募基金規模的發展:蓬勃發展的中國私募基金行業,終于在2016年年底迎來了歷史性的重要一刻。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2月底,私募基金的認繳規模已經突破十萬億大關,達到10.24萬億元。基金業協會公布的...
在我了解這個行業準備打拼時我發現了有這個網絡版的姿本運作,也就是異地的升級版!21世紀人際網絡和電腦聯網將是社會發展潮流, 聯鎖削售必將發展到人際網絡和電腦網絡相結合 !網絡操作更容易成功,例如,上平臺快,秒結算,當天提現,進人渠道廣等,這...
通知中提出了票據業務的七大風險提示,分別是:(一)票據同業業務專營治理落實不到位。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票據同業專營上收不徹底,不同程度存在未實行專營部門集中審批、分支機構辦理同業票據業務、會計處理不集中、未對同業票據交易對手實行名單制管理、違...
針對不良資產,前幾年買到就是賺到,現在應如何處置不良資產?專家稱,投資人應該以投行思維處置不良資產。同時,面對快速發展的不良資產行業,配套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據介紹,不良資產行業規范的制訂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初定明年10月份出爐。中山大學法...
停息掛賬行業前景如何分析:銷售額暴增息成15000億,用戶規模連年翻番相關數據:新版《企業會計準則》發布:原稅務總局下屬的利弊全口徑初始計 量賬戶、雙基賬戶轉變為五大口徑賬戶,增值稅抵扣分3步走:3步走一:取消中間環節,取消中間環節稅收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