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因為資金不足,自我積累有限,風險投資缺乏,以致融資往往十分困難,即使融資成功,企業往往承擔了很大的法律風險。但是通過系統地把控,這些法律風險是可以降低和控制的。
中小企業融資是指: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的定制化融資解決方案,由現有企業籌集資金并完成項目的投資建設,無論項目建成之前或之后,都不出現新的獨立法人。債權人對債務有完全的追索權,即使項目失敗也必須由公司還貸。
1
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一)企業保證擔保
根據《商業銀行法》的規定,除經商業銀行審查、評估,確認借款人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可以不提供擔保的情況之外,借款人在借款時應當提供擔保。
在實踐中,信用貸款的優惠一般不可能落到中小企業身上。中小企業在剛起步時,往往急需資金又無足夠的資產可供抵押,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其他有擔保能力的保證人(一般是保證企業)的擔保成為唯一的可選路徑。同時,銀行是否認可此種擔保也成為企業能否獲得資金的關鍵。此處蘊涵著兩個法律風險:
1、互保法律風險
在商業擔保機構缺位的條件下,中小企業獲得其他企業提供擔保的條件基本上是同等地為對方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一旦擔保企業出現信用危機,就將不可避免地把借款企業卷入其中。中小企業在通過這種保證擔保獲得融資的同時,在承擔了自身的經營風險之外,還需要額外承擔擔保企業的經營和信用風險。
2、受迫保證法律風險
銀行面對中小企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中小企業在申請貸款時,有時會被要求給銀行的某個經營狀況不良好的客戶企業提供擔保。而申請貸款企業為順利獲得貸款而不得不提供此類擔保。雖然受脅迫是合同可撤銷的事由之一,但是企業收集證據證明十分困難,此種風險較之互保法律風險危害更大。
(二)企業抵押擔保
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有了可供抵押的擔保資產,就可以自主選擇放棄保證的擔保方式,以避免陷入互保的法律風險。但對中小企業來說,抵押擔保本身也蘊涵著相當的法律風險。
1、抵押所得貸款大幅低于實際價值
商業銀行提供貸款時,為確保債權的實現,總是盡可能地將更多的財產納入抵押財產的范圍,并對抵押物評估值進行打折。這樣企業獲得的貸款數額往往大幅低于抵押財產的實際價值。
2、不動產抵押物的利用問題
中小企業的一個重大特點是處于發展、積累的狀態,企業在其某個房地產(主要是廠房、辦公樓)或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定抵押權后,又可能在該抵押物上新增建筑物。
3、銀行債權的優先實現
在實踐中,銀行會利用其優勢地位,要求企業以出具承諾函的方式,承認銀行在全部價款中優先實現其債權。銀行單方面要求將其在企業抵押物之外的財產中的平等受償權變更為優先受償權,顯然使企業存有受損害之可能性。
(三)企業質押擔保
中小企業采取質押擔保融資的主要類別是存單質押和出口退稅質押貸款,前者主要是中小企業在劣勢的融資地位下,以犧牲少量利息為代價,為銀行提供存款為目的貸款融資。
出口退稅質押貸款的法律風險則在于出口退稅能否如期退還,如果出口退稅遲延超過貸款期限,企業無周轉資金,銀行又不予貸款延期,企業易陷入債務糾紛。
企業票據貼現亦可視為廣義上的融資。中小企業在貿易中收到票據時,收到偽造票據、票據權利有瑕疵的票據的法律風險就已存在。
此外,一部分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為獲取資金,利用關聯企業虛構買賣合同,獲取銀行承兌匯票后再貼現。這種融資方式冒著被查處甚至是刑事犯罪的法律風險!
典當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我國關于典當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各地規定不一。這使得中小企業典當融資不僅存在操作性法律風險,還存在法律本身的風險。
2
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法律風險的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金融的法律法規
中國應該與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一樣,將中小企業視為統一整體,在國家已經出臺《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基礎上,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要根據該法和本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
要依法規范中小企業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的職責、資金來源、運作方式等,通過立法允許中小企業成立互助合作的金融機構,使中小企業管理走上法制化軌道,不斷完善支持中小企業金融的法律法規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法律保障。
(二)中小企業降低融資風險的對策
1、提高法律意識
要著力提高法律意識,充分認識到融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在進行大額的融資活動前,應當咨詢熟悉法律或者財稅的人員,獲取專業意見。
2、要求反擔保
應當避免為取得貸款,在銀行的壓力下作出有可能損害企業根本利益的行為,如為第三方提供擔保。在不得不為第三方提供保證的情況下,應要求第三方提供反擔保,以盡量避免可能造成的損失。
3、尤其需要防范刑事風險
不能貪圖小利而使企業暴露在重大的刑事法律風險之下。譬如為獲取更低的貼現利率導致被詐騙、虛構買賣合同騙取承兌匯票等。
4、制定完備的風險防控方案
(1)建立健全的企業規章制度;
(2)對融資所需材料進行合規性審查,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在企業內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制衡;
(3)制定好危機處理預案;
(4)刑事法律風險發生后,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聘請專業法律人士提供專業支持。
綜上,中小企業融資法律風險可以通過企業的努力被控制和降低,加之,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日益完善,必能降低其危害,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網絡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相關建議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我國股票市場已形成了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特色道路,規模不斷擴大,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投資者積極性不斷提高,制度性建設日趨完善。但股票市場在諸多方面的不完善性仍較為明顯。 2007...
不良債權處置是上市企業一種高效、經濟的資產處置模式,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的穩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意義。隨著上市企業不良債權處置而誘發的經濟糾紛 持續增多,此類問題因其社會影響廣泛而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通過梳理中國華融 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中國進入大眾創業、萬人創新時代,大家都忙著創業創新,殊不知創業也是一場法律戰爭,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干貨,以防初創企業在日常運營中落入法律的大坑。(一)如何選址?除了常規需要考慮的因素之外,提醒關注擬注冊地提供的稅收返費等優惠政策,全國...
1.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有哪些 按照國際慣例多委托當地知名律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風險盡職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重點是對企業現有法律風險進行識別、歸類、評分和分級排序。首先,要對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的法律調查,研究以往案例,發現和識...
自我國全面推廣ppp模式以來,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完善,取得了預期成果,相關部委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ppp項目的投資者依托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建立多元化、規范化、市場化的退出渠道。總體看,PPP項目落地率仍較低,其主要原因是PPP項目...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
三、大公司法律風險防范失策的典型案例 1、中國人壽在美國被投資者集體訴訟案 2003年12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同時在紐約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達到34億美元,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
1、實際上是合伙企業,投資人卻誤以為設立和經營的是公司。導致合伙人之間對權利認知錯位,合伙人不知道自己要對企業對外承擔無限責任,也就是會追索到自己的個人財產。 2、自以為設立和經營的是有限公司,實際上是個人獨資企業。夫妻公司父子公司以及新公...
民以食為天。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第一大產業,食品行業歷來是資本角逐的兵家必爭之地。食品行業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單一的擴大再生產已無法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向外尋求資本的介入是突破資金瓶頸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食品產...
一、股權融資偏好的弊端 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融資,而忽視債務融資,這種不正常的融資模式帶來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 實踐中,許多上市公司的募股資金的投向并不符合公司的長遠利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