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法律層面確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旨在促進深化全面依法治教,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此前,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八部門修訂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結合公司管理實際和發展,對《職業教育法》中將對公司產生影響的內容解讀、提示如下:
一、產教融合
《職業教育法》支持企業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場地和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提出設立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的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在職業學校中有效發揮的要求,職業學校自主管理可開展的活動,以及招生、收費等具體管理要求。針對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的情況,《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舉辦者應簽訂約定各方權利義務的聯合辦學協議。
企業可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現校企合作,通過共同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組建職業教育集團、開展訂單培養等多種形式實現。企業可在招聘、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技術服務、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職業學校開展合作。鼓勵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教材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納入教材。開展合作的,應簽訂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將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將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
二、學徒制培養
《職業教育法》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鼓勵和支持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企業特別是產教融合型企業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學徒培訓,或者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采取此類措施的企業可享受補貼,有助于降低企業參與成本,增強企業參與積極性。注重學徒制培養質量的同時,《職業教育法》強調學生權益保障,以工學結合方式進行學徒培養的,企業應與職業學校簽訂學徒培養協議,明晰主體責任,規范約束企業、學校與學生行為。
三、實習實訓
《職業教育法》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安排實習崗位,接納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學生實習。實習單位應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各項權利,如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參加相關保險、接受職業技能指導等權利。
《管理規定》對接受學生實習的單位作了進一步要求。一是上崗實習的學生、實習單位、職業學校應當簽訂《管理規定》配發的《實習協議》(示范文本),該協議內容不得刪減,若有其他需要可在協議中以附件形式增加條款。二是實習單位應合理安排實習學生的工作,除“相關專業和實習崗位有特殊要求+事先備案”外,實習單位應遵守國家關于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保障學生權利。三是實習單位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準和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等因素,給予實習學生適當的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工資標準的80%或最低檔工資標準,支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不得以物品或代金券等代替貨幣支付或經第三方轉發。四是實習單位應加強對實習學生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管理,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未經教育培訓或未通過考核的學生不得參加實習。五是實習單位應與職業學校就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的投保達成協議,由實習單位進行支付的,投保經費可從成本(費用)中列支。
四、外部招聘與內部培訓
《職業教育法》強調職業學校學生在就業、職業發展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國企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
企業應根據國務院標準,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提取的經費可用于舉辦職業教育機構、進行職業教育等。企業應有計劃地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應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違反上述規定的,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整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取其應承擔的職工教育經費,用于職業教育。
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培訓上崗制度。對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企業必須在其上崗前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術培訓;對特定職業(工種)的勞動者,企業必須對其進行培訓,在勞動者依法取得職業資格或者特種作業資格后方可上崗工作。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到職業學校或職業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期間,應依法支付工資并保障相關待遇。
五、工作建議
1.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依法合規簽訂協議。企業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聯合辦學或其他方式合作的,應與合作對象簽訂協議,協議應當明確規定合作的目標任務、內容形式、權利義務等必要事項,并根據合作的內容,合理確定協議履行期限。企業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方式進行學徒培養的,應簽訂學徒培養協議。
2.合理安排學生實習,降低有關風險。一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應嚴格審核,不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未滿16周歲學生,不得通過中介機構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二是與職業學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實習協議》。三是合理安排實習工作,不安排從事Ⅲ級強度及以上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工作,如需安排實習學生從事高空、井下、易燃易爆等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實習,應當事先與職業學校溝通,將實習安排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四是原則上不安排實習學生加班和上夜班,根據銷售企業實際確需安排的,確保在簽訂《實習協議》前,職業學校已將相應實習安排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五是以貨幣形式按時、足額、直接支付實習報酬。六是與職業學校溝通,確定實習責任保險投保方,若由企業投保的,建議包括學生實習期間遭受意外事故及由于被保險人疏忽或過失導致的學生人身傷亡,被保險人依法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以及相關法律費用等。
3.公平公正開展招聘,依法提取職業教育經費,落實職業教育培訓和上崗培訓。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發布招聘公告、組織招聘面試等環節中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學生平等競爭的條件,技術技能崗位招聘應注重專業的技術技能水平。企業應按照國務院標準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確保技術工種和特定職業的勞動者完成相應培訓,獲得資質后再上崗工作。企業可將內部培訓納入職業教育范疇,組織因改革分流、競聘失敗等原因暫無適宜崗位的職工進行職業教育,利用政策搭建企業內部培訓體系。
時至今日,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日趨深入,當時提出的相關法律規范和目標有的已經落實,還有些新的問題涌現出來。因此,面對新的情況,應對《職業教育法》進行修訂和完善,其重點應在以下10個方面。
1.崗前培訓收費觸犯什么法律 根據2008年新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任何公司或個人在招聘員工時不得向員工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包括培訓費\服裝費\保險費\壓金)一經發先工商部門將處以1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出發,情節嚴重者吊銷營業執照。而且根...
1.您對教育系統法治建設有哪些意見或建議 一、進一步認識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治教是21世紀我國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 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逐步完善,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以法 制為基礎的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社...
1.法律法規對安全培訓都有哪些要求 一、培訓要求:1. 必須對單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
1.《教師法律法規的知識培訓之學校保護》心得體會 喜歡你、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指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要為人師表。要愛崗敬業。在媽媽的眼里,愛是一種尊重:要實現有效教學,教師所能利用和開發的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就是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素養。 我曾...
1.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心得,500字,謝謝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并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讓我受益很多。新規范一共分為6條:1、愛國守法;2、愛崗敬業;3、關愛學生;4、教書育人;5、為人師表;6...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主要內容如下: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工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以及對標準化工作的咨詢、服務和評審;其他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可參照執行。 有關行業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應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已經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標準...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主要內容如下: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工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以及對標準化工作的咨詢、服務和評審;其他企業和生產經營單位可參照執行。 有關行業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應滿足本標準的要求;已經制定行業安全生產標準...
(1)貫穿《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 一、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
1.教師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二、愛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