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2003年,周某持卡到銀行取款,營業員稱到自動取款機取。周某不會操作,呼喊營業員幫助時,其銀行卡被犯罪嫌疑人趁機調包。在周某發現卡被調包后,申請掛失,銀行稱需到發卡行辦理。等周某趕到發卡行時,卡內存款已被他人盜取5.3萬余元。
法院認為:商業銀行有義務保證儲戶取款自由。儲戶享有的取款自由權利包括取款時間、數額上的自由,在有柜臺和自動取款機等方式的情況下,還應包括可選擇取款方式的自由。在業務繁忙情況下,從縮短儲戶等待時間考慮,營業員可建議儲戶到自動取款機取款,但建議前有義務了解儲戶取款數額,特別是周某已聲明不會使用取款機情況下,還有義務向其講解或演示使用方法;如因業務繁忙顧不上履行上述義務,營業員不能堅持讓儲戶到其不熟悉的取款機上取款。營業員既不履行講解或演示義務,又堅持讓儲戶到取款機上取款,非屬正當行使建議權,而是限制儲戶取款自由,不履行保證支付義務。在周某能提供身份證和密碼情況下,銀行未按規定及時給其辦理電話掛失,是造成周某卡內存款被盜取的主要原因。銀行提供的取款機,周圍無防護措施,無法保證使用人在使用中密碼不被偷窺,銀行卡不被調包。銀行卡密碼失密及存款被盜取,系犯罪分子所為,但銀行未依儲蓄合同履行保證支付、保障儲戶取款自由及保密義務,構成違約,應承擔主要責任。周某不慎遺失銀行卡及密碼,亦有一定過失,可減輕銀行賠償責任,判決銀行賠償周某4萬元。
法院認為:商業銀行有條件、有機會、有能力防范犯罪分子利用自助銀行和自動取款機犯罪。銀行應根據自助銀行和取款機在被各種犯罪活動攻擊后暴露出來的弱點,隨時對其進行改進。在新的改進方法尚未出臺前,銀行還可通過巡查、明示使用自助銀行的注意事項、向儲戶通知犯罪手段,甚至是暫停使用等方法,來履行防范犯罪的義務,以確保金融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轉,確保儲戶存款安全,維護儲戶合法權益。顧某對自助銀行設施不具有專業知識,使用自助銀行時,雖注意到門禁處多一新裝置,但在該行無操作規范、使用說明和風險提示情況下,其無法識別此新裝置究竟是銀行對門禁系統的改進設施,還是犯罪分子的犯罪工具,以致銀行卡信息和密碼被竊取,對此顧某無過錯,不應承擔責任。銀行未能及時履行通知犯罪手段和保障交易場所安全的義務,是犯罪分子使用盜碼器得逞的主要原因,銀行應承擔責任,判決銀行給付顧某存款本息。
實務要點:商業銀行對利用自助銀行和自動取款機實施的各種犯罪有防范義務。犯罪分子以在自助銀行門禁系統上安裝盜碼器方法,竊取儲戶銀行卡信息和密碼造成儲戶損失的,如儲戶無過錯,商業銀行應按相關法律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案例索引:上海二中院2004年12月20日判決“顧某訴某銀行儲蓄合同案”,見《顧駿訴上海交行儲蓄合同糾紛案》,載《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2005:426)。
案例來源:最高院公報案例2017年12期本文來源于最高院公報案例,無論是一審還是二審,判決說理精彩充分,讓人不得不服,為審理該案的法官點贊!但是作為本案的原告,在銀行卡被盜刷后第一時間為維權所作的準備,也是本案勝訴的關鍵!因此,在文章的最后...
法務之家綜合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并于文中植入法務之家二維碼,侵權必究2016年9月10日,當收到儲蓄卡上78000余元被莫名轉走的銀行短信時,昆明市民孫先生立刻持卡到附近的ATM機修改了密碼并存入100元,后經證實轉賬交易發生在異地...
裁判要旨基本案情裁判結果 裁判理由 裁判意義 金融機構對儲戶的存款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加強銀行風險防范及保護儲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在辦理大額存款支取業務時,金融機構除驗證取款密碼外,還必須按照要求嚴格審核存款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
核 心 提 示明明身在境外郵輪上,卻被告知其隨身攜帶的銀行借記卡在境內發生了高達30.2萬元的消費……持卡人雖然及時報案,并得知刷卡商戶涉嫌犯罪,但巨額損失仍然實打實的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于是,持卡人狀告銀行,要求其賠償自己全額損失。案發經過...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而電商平臺作為信用卡支付的主要場景之一,也日益成為人們消費的首選。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關于儲戶信用卡被盜刷的問題。那么,儲戶信用卡被盜刷的電商法律法規有哪些呢? 一、信用卡盜刷...
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哪些原則《商業銀行法》第29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1、存款自愿是指儲蓄必須出于存款者的自愿,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其他人參加儲蓄...
序號:1 一、背景介紹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理財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將資金存入銀行以獲取穩定的收益。然而,由于銀行系統的復雜性和不透明性,一些儲戶的存款在遭受損失后,往往難以維護自己的權益。本文以一起典型的案例,展示了儲戶存...
【案情】 2017年8月10日22時04分,在S市L區的周某收到A銀行發送的消費短信,顯示其持有的借記卡在當時消費支出667859元,后查明當時周某收到的消費信息地址為在Z市某商場。周某當即致電銀行客服電話,提出異議并掛失了該借記卡。...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理財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將資金存入銀行以獲取更高的利息和安全性。然而,在一些情況下,他們的存款卻不幸不翼而飛,甚至欠下了一筆巨額債務。 某先生是一位儲戶,他曾經在銀行存入了一筆百萬元的存款。可是,幾個月...
來源:法務之家指導案例169號徐欣訴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西支行銀行卡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2021年11月9日發布)關鍵詞 民事/銀行卡糾紛/網絡盜刷/責任認定??裁判要點持卡人提供證據證明他人盜用持卡人名義進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