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故意損毀文物法律有什么規(guī)定).jpg)
本條款是有關(guān)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行為的處罰規(guī) 定。
所謂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是指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的文物。根據(jù)《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及其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 珍貴文物包括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的紀念物、藝術(shù)品、工藝美術(shù)品、革命文獻資料、手稿、古舊圖書資料以及代表 性實物等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是否屬于珍貴文物由有關(guān)部門依法鑒定確認。
所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 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是指由國務(wù)院、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jù)文物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點保護 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所謂損毀,是指改變文物的性質(zhì)、面貌和形狀 的行為。
所謂情節(jié)嚴重,一般是指:多次損毀、屢教不改的;損毀國寶級文物的;損毀大量珍貴文物或致使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 位的文物毀損嚴重的;損毀文物動機極其惡劣的等。
你好, 關(guān)于損毀文物、名勝古跡的行為,刑法共規(guī)定了三種犯罪,即故意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文物罪和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
對損毀名勝古跡的行為,刑法只規(guī)定了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過失損毀名勝古跡的,不構(gòu)成犯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是指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名勝古跡,是指可供人游覽的著名的風景區(qū)以及雖未被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也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建筑、雕塑、石刻等歷史陳跡。對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因此故意毀壞古跡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希望可以幫助你
本條款是有關(guān)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明知是國家保護的名勝古 跡而予以損毀,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
所謂名勝古跡,包 括風景名勝及文物古跡。風景名勝,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較集中,環(huán)境幽雅、具有一定規(guī)模 和范圍,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區(qū)。
文物 古跡,是指與名人事跡、歷史大事有關(guān)而值得后人登臨憑吊的勝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護單位。所謂損毀,是指損壞和毀滅。
具 體方式多種多樣,如搗毀、砸碎、拆除、污損、挖掘、刻畫、焚燒、炸毀等。一般表現(xiàn)為積極的作為方式,如損毀景物、建筑 物;破壞園林植物;在名勝古跡區(qū)蓋違章建筑,拒絕拆除等,但也不排除可以由消極的不作為方式構(gòu)成。
所謂情節(jié)嚴重,主要是 指多次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的;因其行為造成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嚴重損壞的;造成名勝古跡大面積損毀的;造成惡劣影響 的;出于卑鄙動機損毀的;抗拒他人制止的,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第二十五條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有下列第一項至第三項行為之一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項至第七項行為之一的,處五十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一)在地下、內(nèi)水、領(lǐng)海及其他場所中發(fā)現(xiàn)文物隱匿不報,不上交國家的
(二)刻字業(yè)承制公章違反管理規(guī)定,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故意污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損毀公共場所雕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四)故意損毀或者擅自移動路牌、交通標志的;
(五)故意損毀路燈、郵筒、公用電話或者其他公用設(shè)施,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六)違反規(guī)定,破壞草坪、花卉、樹木的;
(七)違反規(guī)定,在城鎮(zhèn)使用音響器材,音量過大,影響周圍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不聽制止的。
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是指國家機關(guān)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后果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yīng)予立案:
1、導致國家一、二、三級文物損毀或者流失的;
2、導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損毀的;
3、其他后果嚴重的情形。
1.請問毀壞和侮辱烈士墓杯 因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布并實施的《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保護辦法》 第十三條規(guī)定 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范圍內(nèi)的土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在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范圍內(nèi)...
概念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刑法第328條第2款),是指盜掘國家保護的...
概念 過失損毀文物罪(刑法第324條第3款),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過失損毀國家保...
概念 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刑法第325條),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將...
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進行爆破、挖掘等活動的,應(yīng)當遵守什么規(guī)定,違者如何處罰怎么規(guī)定文物保護單位,是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確定的,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窯寺院石刻等不可移動的文物。如頤和園、...
概念 倒賣文物罪(刑法第326條),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情節(jié)...
一、盜掘古墓葬罪構(gòu)成要件(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我國具有豐富的文物,其中相當部分是舉世公認的珍寶。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不但造成文物的嚴重流失,而且使許多文物因失去保護而喪失其歷史、藝術(shù)、科學...
概念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刑法第324條第2款),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明知是國家...
概念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刑法第327條),是指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違反...
1.什么是公共財物 什么是刑法中規(guī)定的公共財產(chǎn),公民 關(guān)于公共財產(chǎn),我國刑法第91條作了規(guī)定。公共財產(chǎn)包括以下形式的各種財產(chǎn):1.國有財產(chǎn)。即國家所有的財產(chǎn),包括國家機關(guān)、國有公司、企業(yè)、國有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中的財產(chǎn),以及國有公司、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