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夫妻共同債務問題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就當前司法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問題作出較為明確規定。
一、我國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相關法律規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解釋》第一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作為《解釋》的開篇規定,強調夫妻共同債務形成時的“共債共簽”原則,具有引導民事商事主體主動規范交易行為,加強風險防范的深刻用意。
《解釋》第二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釋》第三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這條規定與《解釋》第一條相呼應,從合同相對性原則出發,強調在夫妻一方名義舉債的情況下,當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范圍時,尤其是大額債務,債權人主張該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應當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否則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以此引導債權人在債務形成之前盡到充分的謹慎注意義務,避免事后引發紛爭。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出臺,是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24條的補充和完善,扭轉了婚姻存續期間債務一律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司法局面,保護了非舉債配偶方的合法權益,增加了債權人的舉證責任。
二、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
現在,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就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基本邏輯是:
夫妻有共同舉債的意思表示的,按共同意思表示認定;無明確共同意思表示的但符合家事代理范圍的推定夫妻有共同意思表示;無法推定夫妻有共同意思表示的借款的用途即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來確定是否屬于夫妻債務。
司法解釋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如何界定?最高法民一庭負責人表示,國家統計局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消費種類主要分為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等八大類。家庭日常生活的范圍,可以參考上述八大類家庭消費,根據夫妻共同生活的狀態(如雙方的職業、身份、資產、收入、興趣、家庭人數等)和當地一般社會生活習慣予以認定。對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就需要債權人舉證證明,即如果債權人能夠證明夫妻一方所負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否則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引用網絡流行的段子來表述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1、老公老婆共同簽名=共同還債;2、老婆事后承認追認=共同還債;3、老公個人借錢為家里買日常生活用品(買菜買衣服看病等)=共同還債;4、老公名義借錢做生意--出借人需要舉證用于家庭--出借人如果舉證失敗=老婆不要還錢。
三、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分配
首先,債權人對基礎的債權債務關系需要盡到舉證責任,例如舉證《借條》、《借款協議》,并且夫妻雙方均作為債務人簽字,或者雖然在簽訂《借條》、《借款協議》時僅有夫妻一方簽字,但事后夫妻另一方通過其他形式追認,例如出具《還款承諾書》等。
其次,債權人僅能證明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負債的,但根據“家事代理制度”,對于日常家事范圍內的債務,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債權人一般無需舉證,對于債務是否屬于日常家事范圍,應結合夫妻共同生活的狀態(如雙方的職業、身份、資產、收入、興趣、家庭人數等)和當地一般社會生活習慣予以認定;非舉債配偶方如果反駁主張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則需要舉證證明舉債人所負債務并非用于家庭日常生活。
再次,對于超出日常家事范疇的債務,原則上不作為共同債務,債權人主張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需要舉證證明,例如證明債務用于購置家庭住房等。如果債權人不能證明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則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新司法解釋與過去的司法政策相比,對司法實踐影響最大的變化是將借款用途的舉證責任分配給了債權人,但其實在司法實踐中,債權人舉證債務人的借款用途往往也是比較困難的,新司法解釋之所以把該項舉證責任分配給債權人,有利于引導債權人對于大額債權債務實行共債共簽,體現從源頭控制糾紛、更加注重交易安全的價值取向,符合當下的社會現實和公眾期待,也有利于強化公眾的市場風險意識。
四、律師建議
1、對于債權人而言:
當準備出借款項的時候,不僅要考察債務人個人的償還能力,還應該考察債務人的婚姻情況和家庭經濟狀況,明確債務是個人債務還是夫妻共同債務。為減少風險,增加債權的安全性,讓舉債人夫婦共債共簽是最穩妥的方案。
2、對于夫妻舉債一方而言:
為明確債務由個人承擔還是夫妻共同承擔,在借款時就應當對舉債用途和借款流轉明細做出詳細安排。若債務已經形成,為避免該債務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盡快搜集證據證明借款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要求另一方配偶謹慎對待該債務,避免另一方配偶被債權人通過某些如電話錄音、短信的形式固定追認債務的意思表示;為避免該債務被認定為個人債務,則可以用書面協議、電話、微信、短信或郵件等方式將所負債務取得另一方配偶的追認。
3、對于非舉債配偶方來說
對于配偶的借款行為應當予以謹慎,一旦與配偶共同簽署借款協議或追認配偶的債務,將面臨承擔共同還款的法律責任,除非有證據證明被欺詐、脅迫、顯失公平等法定情形,否則無法避免承擔共同還款的責任。債務形成后也要小心謹慎,避免被債權人固定事后追認承諾還債的證據。
來源:大成法潤團隊(ID:gh_75a87be02cf3)
作者丨吳啟帆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 李樂慶 北京大成(南昌)律師事務所
今天繼續推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最高法院權威裁判規則20條供法律人參考學習1.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將借款本金及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不得將超出法律規定保護限額的高額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湯龍、劉新龍、馬忠太、王洪剛訴新疆鄂...
夫妻債務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夫妻債務并非都是單方舉債,也有共同舉債的情況。應如何確定夫妻之間的債務舉證責任和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對待:1、認為是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對于夫妻共同舉債的,原則上應認定共同債務。如果有相反主張者,由提出...
最高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除明確夫妻合意(雙方共同簽字或者一方事后追認)所負債務、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外,第3條還對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
夫妻沒登記債務怎么分配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男女雙方未登記結婚的情況下,在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產生債務的,一般是按共同債務處理的,由雙方共同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11.解除...
謝某與劉某于2004年6月3日登記結婚。2008年4月10日,謝某向朋友賈某借款48萬元,并約定于2008年12月1日歸還。后謝某未按約歸還,賈某遂將謝某和劉某一并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謝某與劉某共同歸還借款48萬元。經查,2008年11月1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妥善審理涉夫妻債務糾紛案件的通知浙高法〔2018〕89號本省各級人民法院、寧波海事法院: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于2018年1月18日施行以來,審判實踐中...
對于夫妻中以一方名義對外舉債應當如何認定其性質的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以債務形成時所處的時間階段作為切入點,分成結婚前所欠債務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欠債務兩種情形進行規定。 對一方婚前已經形成的債務,原則上認定為夫妻中一方...
夫妻一方做生意虧損離婚怎么分配債務依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一方做生意虧損的,如果生意是屬于共同生產經營的,是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離婚后由雙方共同償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
離婚時,屬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夫妻雙方應當共同償還,屬于夫妻一方個人債務的,應由負債一方償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
一、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可分為生活性債務和經營性債務。生活性債務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或一方因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引起的債務,如扶養子女、贍養老人、醫療疾病、建造房屋、購置家用物品等引起的債務。經營性債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