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一刀是貴州達順公司員工,在公司工作期間,因向經理楊逍申請更換崗位被拒后憤而辭職。后因工作及生活諸多不順,便產生將楊逍殺死的念頭。
張玲在公司任車間運行電腦機臺組長,與吳一刀無怨無仇。
2018年8月18日上午9時許,張玲在上班期間口頭向備料科科長請假回公司宿舍換衣服,想不到吳一刀已事先躲在宿舍內準備刺殺楊逍,張玲在開門時吳一刀誤認為張玲是楊逍,被吳一刀用刀誤殺致死。
2019年1月14日,張玲家屬向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
人社局于2019年4月25日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認為張玲受到的傷害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應當認定或視同為工傷的情形,不予認定為工傷。
張玲家屬不服,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019年6月21日,市政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決定維持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行政行為。
張玲家屬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依法撤銷《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和《行政復議決定書》,判決認定張玲因工死亡屬工傷。
一審判決:張玲遇害并非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是被他人誤殺,沒法認定為工傷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張玲被他人誤殺致死的情形是否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第十五條規(guī)定的應當認定或視同為工傷的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第(三)項規(guī)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即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應當認定為工傷時,應當滿足和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必須在工作時間內,二是必須工作場所內,三是必須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即該意外傷害與因履行工作職責之間必須具有必然的、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就不能認定該意外傷害與因履行工作職責有關,就不能認定職工受到的意外傷害為工傷。
本案中,張玲遇害時雖然是處在其工作時間和位于工作場所內,但其是在回公司宿舍準備換衣服的過程中被吳一刀誤殺死亡的。吳一刀與張玲之間并無工作或生活矛盾,其刺殺張玲并不是因為張玲正在履行工作職責或與張玲之間存在工作矛盾,而是為了報復他人而將張玲誤殺。因此,張玲遇害時并不是在履行工作職責,即其并非是因履行工作職責而受到殺害。
張玲回公司宿舍準備換衣服時被害的情形并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情形。同時,該情形也與《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規(guī)定的視同工傷的情形不相符。
綜上,一審判決:駁回了張玲家屬的訴訟請求。
提起上訴:張玲是履行工作職責而受到不法侵害,應當認定為工傷
張玲家屬不服,提起上訴,理由如下:
原判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依法應當撤銷。2018年8月18日7點50分許,張玲正常上班,并按慣例統(tǒng)計前一日機器運行數據交到公司人事處后,回其宿舍更換衣服為廠外出招工,是履行工作職責而受到不法侵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和第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原判認定張玲上班期間口頭向備料科科長請假回宿舍換衣服證據不足,即使張玲請假回公司宿舍換衣服再上班,是上下班途中,也應認定為工傷。
市政府答辯稱,張玲的死亡是由于吳一刀認錯人,不是由于工作原因,不符合工傷認定條件。
二審判決:吳一刀將張玲殺死不是因為張玲正在履行工作職責或與張玲之間存在工作矛盾,而是為了報復他人而將張玲誤殺,因此,不能認定為工傷
二審法院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yè)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張玲是請假回公司宿舍準備換衣服的過程中被案外人吳一刀誤殺死亡,吳一刀將張玲殺死并不是因為張玲正在履行工作職責或與張玲之間存在工作矛盾,而是為了報復他人而將張玲誤殺,因此,張玲遇害并非是因履行工作職責,不符合《工作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
上訴人稱張玲回宿舍更換衣服是為廠外出招工,是履行工作職責,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和第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經查,張玲回宿舍換衣服是為了外出招工并無證據證實,張玲被案外人吳一刀誤殺死亡不是因履行工作職責,故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
上訴人稱張玲請假回公司宿舍換衣服再上班,是上下班途中,應認定不工傷亦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guī)定,不予支持。
綜上,二審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網絡
繼阿里女員工被侵犯的事情引發(fā)持續(xù)關注后,貴州國臺酒業(yè)旗下公司前員工莫女士爆料自己酒后遭到同事侵害。 8月12日,莫女士告訴紅星資本局,她于一個月前參加公司半年會時,被同事侵犯。目前,龍某已經被依法逮捕。據了解,莫女士于2月1日...
首先看他是什么身份,對于不同的人,報復的策略也不同。 他如果是個在校大學生,推薦他幾款游戲,讓他沉迷其中。有事沒事地跟他聊這個游戲,勾引他白天上課玩,晚上熬夜玩。 如果他正在追一個女孩卻缺乏信心時,跟他說:別追了,反正畢業(yè)就分手了。 他如果...
超市員工下班樓梯中摔傷算不算工傷應當認定工傷的情形:(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這里的工作時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或者單位要求職工工作的時間。工作場所是指職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場所,以及領導臨時指派其所從事工作的場所。事故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當代勞動者對于自身的權利越來越重視了,工傷這個話題也逐漸得到重視,但是在許多人印象中,工傷就是上班期間受傷或患上職業(yè)病,但真相果真如此嗎?小編今天講三個案例,看完你就明白了。 01案例一:午休期間趕去上班而受傷,算不算工...
核心提示:一名員工,向單位提交了一封辭職信后,騎二輪摩托車回家。誰知,回家途中,員工發(fā)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自此引發(fā)了員工家屬和單位之間的訴訟大戰(zhàn),那么,這種情況下,能否認定為工傷? 一名員工,向單位提交了一封辭職信后,騎二輪摩托車回家。誰...
待崗協(xié)議是否合法 待崗協(xié)議是否合法、合理、有效,除了法律的規(guī)定外,還要考慮勞動者當時的身體狀況、用人單位是否能夠履行協(xié)議、你是否享有協(xié)議的強制執(zhí)行的權利等等,并不能簡單地從勞動者是否是單位工人來看。同時,如果協(xié)議內容明確約定了勞動...
HR是一份高危職業(yè),一不小心受到人身威脅。來看兩個案例01某電子廠員工周某持刀將該廠人事主管王某(女,24歲)及應聘人員何某(女,29歲)砍傷,然后逃離,兩名傷者不治身亡。起因是工傷爭議引發(fā)的糾紛。砍人者周某患有腰間盤突出,他認為是因工受傷...
熬夜看球后強行上班引發(fā)中風,吃公司年夜飯時在飯店摔傷,酒店冷菜間廚工上班時間墜樓身亡……這些,算不算工傷? 今年是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正式實施10周年,工傷認定關乎職工和企業(yè)權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一些前所未有的情況也不斷出現。這些實踐...
史大龍系北初公司部門管理人員,范迪是其下級。史大龍下夜班途中,遭到騎摩托車戴頭盔不明人員持利器擊打頭面部等處致其受傷,后此人駕駛摩托車逃離現場。開放性顱骨骨折,頭面背部多發(fā)裂傷(頭頂部、枕部、左顳部、左側眶上、左側背部)左側額面部、左側額顳...
核心提示:一名員工,向單位提交了一封辭職信后,騎二輪摩托車回家。誰知,回家途中,員工發(fā)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自此引發(fā)了員工家屬和單位之間的訴訟大戰(zhàn),那么,這種情況下,能否認定為工傷?一名員工,向單位提交了一封辭職信后,騎二輪摩托車回家。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