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
十起案例鑒定 均指醫方過錯
婦產科學界:分娩方式非常重要
臨床法醫學界: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75%關聯
律師說
姑且不論醫學會的鑒定和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意見孰優孰劣,醫療訴訟當事人所面臨的根本問題是:醫療損害鑒定機構究竟是遵循何種規則在評價具體醫療行為以及因果關系?其對于責任大小(原因力)的判斷是否有章可循?目前仍無具體的醫療損害技術鑒定規范,不同的鑒定機構鑒定標準不統一,鑒定意見差異化大、主觀性大。
對于醫療錯誤和因果關系的不同見解,勢必造成對醫療過錯以及具體責任程度認定的差異,如案情基本相同,但結果卻迥異,難以為醫療機構改進醫療行為提供指導,特別是在目前公開透明的司法環境中,最終損害的必然是司法權威。故迫切需要有關部門形成統一的醫療損害鑒定技術實施規則,如在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系列案件中應進一步統一醫院告知不完善與臂叢神經損傷之間的原因力;分娩前檢查不充分與損害之間的關系;產婦自身分娩風險因素與臂叢神經損傷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產程處理中的過程要點等等,以便進一步推動醫療損害案件鑒定的科學化、統一化、規范化、標準化。
來源:醫師報
原告小明之母于2006年10月1日8時入住魚臺縣某醫院婦產科待娩。14時30分宮口開全,胎頭娩出后,發生肩難產。原告產出后右臂反映較差,可移動不能抬起。原告于10月4日轉入上一級醫院醫治,先后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上海復...
提問: 你好,請問醫療糾紛如何走通司法路徑? 重慶律師解答: 一方面是雙軌制未破,另一面是醫療糾紛從立案到判決需要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醫鬧’如何可能不是解決糾紛的最佳方案?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楊明|北京報道 確實不理想,這一年總量未見...
原告父母訴稱,2005年9月18日晚,原告之母唐某因懷孕臨產到被告處住院,次日晚唐某被送入產房,經胎吸失敗加產鉗產后原告出生,結果原告出生時即發生窒息。原告家人在給原告換衣服時發現其右手癱瘓,經上饒骨科專家診斷為: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被告在...
醫療糾紛打官司一、管轄法院的選擇要起訴醫院,首先就要確定到哪個法院起訴,也就是法院管轄問題。一般來說,醫療糾紛訴訟都在區、縣層級的基層法院,除非把訴訟標的刻意提高到上千萬,才可能到中級法院立案,但這樣做得不償失,因為法院非但判不了這么多,當...
案情:2002年12月18日,原告胡某某在被告某醫院出生后,即被診斷為左臂臂叢神經損傷,后又發現睪丸血腫。被告隨即建議原告的父母帶其到上級醫院檢查治療,根據被告的建議,原告先后在章丘市婦幼保健站、濟南兒童醫院住院治療38天,花費醫療費等費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護法的法規內容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第二條 國家發展母嬰保健事業,提供必要條件和物質幫助,使母親和嬰兒獲得醫療保健服務。國家對邊遠貧困地區的母嬰保健事業給予扶持。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母嬰保健工作。母嬰保健事業應當納...
應采取統一的醫療損害責任的概念,取消醫療事故責任和醫療過錯責任的差別,實行統一的賠償標準。 在此基礎上,應當將醫療損害責任分為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醫療倫理損害責任和醫療產品損害責任。 楊立新 在制定侵權責任法中,如何規定醫療損害責任,特別是...
事件經過自2012年4月12日起,原告母親一直在被告某衛生院進行孕檢,直至2012年10月24日足月產下原告。自孕檢至生產,原告母親在被告處進行了多次檢查,均顯示原告在母體中一切正常。原告出生當天、次日及出院時,被告亦對原告進行了檢查并認定...
2003年9月21日早上6時許,江西省分宜縣居民楊來英到分宜縣中醫院婦產科分娩。楊來英在分娩的過程中,由于胎兒巨大,雙肩娩出困難,在醫生采取壓頭娩出右肩后,楊來英才得以于同日7時許生下女兒黃某(體重4.1公斤),但新生兒出現右手骨折,右臂叢...
最新消息8月19日,河南南陽市一家整形機構被爆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一名女子在整形過程中死亡。事發18日上午,涉事機構名為宛和醫療整形醫院,目前已被警方查封。案件回顧死者名叫楊雪,28歲,是南陽市眼科醫院的護士,有一對不到2歲的雙胞胎兒子。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