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是應當公開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范、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公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是應當公開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范、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擴展資料: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機密級和秘密級國家秘密。具體的定密權限、授權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1、屬于國家秘密的;
2、屬于商業秘密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商業秘密被泄露的;
3、屬于個人隱私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對個人隱私權造成不當侵害的;
4、正在調查、討論、處理過程中的,但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5、與行政執法有關,公開后可能會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法活動或者會威脅個人生命安全的;
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
對于上述第2、3項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權利人或者相關當事人同意公開,或者公開的公共利益超過可能造成的損害,或者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公開的,您可以通過申請獲取。
對于上述第4、5項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公開具有明顯的公共利益,而且公開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的,您也可以通過申請獲取。
2007年4月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
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法規,是一部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敗。國家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工作。
電子政務是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按照“統籌規劃、資源共享、面向公眾、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的同時,構建網上信息公開平臺。
1、屬于國家秘密的;2、屬于商業秘密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商業秘密被泄露的;3、屬于個人隱私或者公開可能導致對個人隱私權造成不當侵害的;4、正在調查、討論、處理過程中的,但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5、與行政執法有關,公開后可能會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法活動或者會威脅個人生命安全的;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
對于上述第2、3項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權利人或者相關當事人同意公開,或者公開的公共利益超過可能造成的損害,或者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公開的,您可以通過申請獲取。對于上述第4、5項所列的政府信息,如果公開具有明顯的公共利益,而且公開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的,您也可以通過申請獲取。
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行政機關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
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
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并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書面通知第三方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 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裁判要點: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物權法》第十八條,《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十八條,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對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不動產登記資料依申請公開問題的函》作出的國辦公開辦函〔2016...
1.政府信息公開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規 2007年4月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
1.如何向社會公開征求立法意見 在通常情況下,對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都要采取多種形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如: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將法律草案發送有關機關、組織和專家以征求意見,以及到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711號現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自2019年5月15日起施行。總理 李克強 2019年4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7年4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可以,但遺囑、生存、收養關系等應當由本人辦理公證的除外。 1、公證的概念。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2、《公證法》對委托他人辦理公證...
鎮政府不作為如何舉報?可以向縣區或市等上級部門舉報。一、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案情行政機關有義務對申請人政府信息公開的申請進行答復。但答復并不等于必須公開,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作出答復。2010年12月,甲市某區政府...
一、概述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所稱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
趙某某等五人訴青州市國土資源局政府信息公開案案情原告趙某某、劉某某、趙某某、馮某某、閆某某于2016年10月6日向被告青州市國土資源局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內容為:1、申請人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的登記日期、登記編號、登記機構、宗地圖、證書...
1.任何一個普通公民都可以查詢到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嗎 按實際情況,由于無法確定你想查詢的是那一方面的信息,無法就查詢作出詳細回答。但你可以按法律規定,自行確定更快的查詢方法。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行政機關對...
一、政府被執行信息公開化的范圍是什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二章公開的范圍 第九條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