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概念被提出后,中國企業數量進入了一個井噴式增長的時代。同時,伴隨著資本的活躍,愈來愈多的企業也開始接觸原本陌生的資本,甚至最終走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
在初創企業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不少公司創始人雖然是行業的專家,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公司法律知識,容易導致公司走不必要的彎路。本文將結合初創企業特點及創業過程中的常見問題,為創業者提供借鑒。
01創始人之間如何合理分配股權?
原則:
避免“平均主義”,創始人應有主次之分。
若公司成立時有多個創始人,則應當避免將公司股權平均分配給創始人。若公司股權過于平均,一旦創始人之間發生理念分歧,將產生公司無法形成有效決策的僵局,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
因此,在設立公司之初,應當盡可能確保有一名創始人股東可以主要控盤公司,以提高初創企業的決策效率。當然,作為核心控制公司的創始人,也應當足夠尊重其他創始人的意見,避免公司陷入“一言堂”的另一個極端。
同時,“一名核心股東控盤公司,其他股東占次要股權”的股權分配方式,也是投資人最偏好的股權結構,亦有利于公司的融資開展。
02
若創始人之間股權
已經平均分配,該如何處理?
原則:
通過創始人間的內部約定,調整股東權利。
若公司在設立之初已經將股權平均分配給了創始股東,則可以通過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方式,將公司的主要經營管理權力集中到核心創始人手中,以達到核心創始人可以控盤公司的目標。
或者,起到次要作用的創始人,可以通過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將與公司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權限,授權給核心創始人行使。
03
創業初期,很多人都很重要,
該如何給予股權?
原則:
甄別真正的“合伙人”,僅將股權給予真正的“合伙人”。
在創業初期,公司往往會迫切需要以下角色的人員:
1.技術支持者;
2.資源提供者;
3.市場運營者;
4.核心業務骨干成員,等等。
在公司初創期,不少創始人會通過給予股權的方式,希望綁定此類人員。
但是,對于上述人員,建議可以通過項目合作的方式實現雙方的利益;或更進一步通過授予股權收益權(而非股權)加深綁定;在符合一定條件時,也可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綁定骨干成員。
只有當成員真正具備“合伙人”特質時,再分配股權。我們認為,具備“合伙人”特質應當同時包含以下方面:
1.全職在公司工作;
2.在公司發展進入正軌前,除領取維持正常生活的報酬外,不額外從公司獲取利益;
3.不計較個人短期利益的得失,并愿意將個人利益與公司長期利益捆綁;
4.具備與核心創始人一致的發展愿景和理念。
04
合伙人取得股權后不盡責,
該如何清退?
原則:
事前防范遠重于事后補救
建議在給予合伙人股權時,簽署相應的《股東協議》,通過書面協議明確合伙人應當所盡的職責,并約定當合伙人不盡職時的股權回購機制。一旦出現合伙人取得股權后不盡職的情況,可根據相應的協議收回股權。
或可建立“股權逐年兌現”機制,若合伙人不盡職,則可拒絕向合伙人兌現股權。
05
初創企業董事會如何設置?
原則:
早期執行董事負責制,無需建立董事會。待規模擴大或融資后,建立董事會,確保創始人擁有董事會多數席位。
由于公司早期人數較少,且應當以決策效率作為優先考慮,因此,建議直接由創始人擔任執行董事,決定公司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
待公司核心人員增加,或引入投資人后(投資人會要求董事席位),公司需要設立董事會,但建議創始人能夠始終保留董事會中的多數席位,以確保董事會的控制權。
06
創業初期該如何開展融資?
原則:
了解常規融資流程,熟知交易的進展。
當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大部分公司會積極尋求融資的機會。一方面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拓展業務,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優秀人才。
一般來說,引入外部資本的流程依次如下:
1.初步洽商,形成初步投資意向;
2.投資方開展商務盡調,初步了解公司組織、業務情況;
3.雙方均有進一步意向,簽署Term Sheet(簡稱“TS”);
4.投資方聘請律師、會計師對公司開展正式的盡職調查(通常包含法律調查、財務調查);
5.投資方內部決策是否投資,以及具體投資方案;
6.根據方案,公司開展前期調整(僅針對投資人提出整改要求的項目);
7.投資方出具正式的交易文件(通常包含增資協議、股東協議);
8.雙方就交易文件開展磋商、談判;
9.簽署交易文件,以及附屬的交割文件;
10.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完成交割。
07
如何設計投資人喜歡的股權結構?
原則:
對內“股權集中”+“股權明晰”,對外“無同業競爭”+“無關聯交易”。
合理的股權結構對于引入投資人有積極的幫助,同時也能降低在引入投資人時股權調整的繁瑣程序,并避免潛在的稅務成本。
從公司內部的股權結構來說,公司內部應當存在一兩個核心股東,股東之間的意見較容易達成一致,不會因為股權分散而導致無法形成有效的公司內部決策。同時,公司內部應當盡量減少“股權代持”這類非常規的股權安排,一方面股權代持會導致公司股東的不明確,另一方面,股權代持也是上市或掛牌時候的重大阻礙。若投資人對于公司抱有較大的上市或掛牌期待,代持會成為影響投資人決策的重要因素。
從公司外部來說,創始人應當盡量保證僅投資了一家公司,避免同一創始人投資了多家企業(尤其是不同企業所屬同一行業)。否則會產生潛在的“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風險,這也是投資人非常警惕的公司股權結構,因為“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極有可能影響投資人的投資資金安全,并且也會對公司未來上市、掛牌造成障礙。因此,創始人應當盡量從股權的源頭就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08
如何確定融資的估值、融資額?
原則:
早期企業參照同行業企業,為未來估值正常留下空間,同時平衡讓渡給投資人的股權比例,綜合確定估值;根據資金使用計劃確定合理融資額,切忌貪多。
過高或過低的估值、融資額都是不合理的。
過高的估值、融資額可能會導致:
1.未來融資時估值上升空間減小,易導致觸發投資人反稀釋權利;
2.若公司初期發生結構調整,投資人高估值可能引起高稅負;
3.引發過高的股息,給公司未來造成過高的資金壓力【投資人通常會在投資協議中約定附帶股息的“回購”、“清算”條款,當投資人要求回購或清算時,投資人除了獲得投資本金外,還會要求根據本金金額,按照一定的年利率計算利息(通常為年利率8-12%單利)。若公司超出資金使用需求額外融了大量資金,那么這些資金實際無法對公司產生價值,反而還會給公司帶來額外的利息壓力。】。
過低的估值可能會導致:
1.創始人讓渡的股權比例過多;
2.可能導致融資金額不夠;
3.可能導致公司下一輪融資窗口被迫提前,不利于后續融資談判;
因此,在確定估值時,建議綜合考慮以下要素:
1.確保所融資的資金,能夠滿足公司下一輪融資前的資金支出。一般以本次融資完成后10-12個月預估為宜。
2.若公司融資以達成某一里程碑事項(例如:開發一個原型機、或完成產品的量產等)作為目標,則應當以完成該里程碑事項及此后4-6個月的所需資金作為參考。
3.提前預見此后2-3輪的融資,根據可能的融資輪次計算創始人可能的股權稀釋情況,并盡可能確保在B輪后創始人股權仍然在50%以上。
4.若公司首輪融資的,創始人讓渡的股權比例不宜超過20%,強烈建議不要超過25%。
09
投資人盡調后,
哪些核心因素會導致否決交易?
原則:
公司應當確保不存在實質影響公司業務持續經營的重大風險。
通常情況下,在投資人對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后終止了投資,極有可能是公司存在核心的重大風險,通常來說,投資人認為的核心風險主要包括:
1.所經營業務的嚴重不合規(例如:商業模式本身違反法律,或存在巨大的法律不確定性);
2.公司的財務狀況嚴重不規范,財務賬冊等原始憑證遺失;
3.公司存在可能面臨高額賠償的訴訟案件、行政處罰等未來非業務相關的或有支出;
4.公司的核心經營資源存在重大的缺陷(例如:以知識產權為主的文化公司,大量知識產權權利不明確);
5.公司的業務存在嚴重依賴某些特定客戶;
6.公司內部股權不明晰,存在過多的代持等內部約定;
7.創始人存在多家公司,構成“同業競爭”并存在大量“關聯交易”,并且無法改善。
綜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出現上述嚴重影響投資人決策的情形。
10
投資人要求股東會、
董事會一票否決權,該如何應對?
原則:
在接受的前提下,就具體一票否決事項進行探討,確保不影響創始人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權。
在融資過程中,投資人都會要求在股東會、董事會中的一票否決權,即某些事項如果投資人不同意,則不能實施。
一票否決權作為投資人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投資人不會輕易放棄。因此,從公司的角度來說,需要和投資人磋商,將與投資人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給予一票否決權;但對于直接涉及公司經營管理的事項,則創始人應當爭取要求投資人豁免一票否決的權利,以保證創始人對于公司業務經營的自主權。
11
創業初期,該如何開展股權激勵?
原則:
公司早期不宜開展股權激勵。可以事先搭建股權激勵結構,待完成Pre-A或A輪融資后,再具體實施股權激勵。
公司在發展早期,通常人合性較強,且此時公司的股權價值較低,因此開展股權激勵的意義較小,很有可能無法實現綁定員工、激發動力的目的。
待公司開展了一定規模的融資(一般達到Pre-A或A輪規模)后,此時公司已經具備一定的估值,則可以開始考慮具體實施股權激勵。
為了避免潛在的稅務成本,建議在Pre-A或A輪融資具有明確意向后(完成融資前),視情況提前搭建股權激勵平臺。
12
創業企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原則:
同時注重“對內”和“對外”保護,覆蓋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全維度知識產權保護。
就知識產權保護而言,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權利:
1.著作權(包括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2.商標權;
3.專利權;
4.商業秘密。
企業需要根據具體的權利內容,有針對性進行相應的注冊、登記,做好“對外”的知識產權保護。
同時,企業也要結合內部情況,和員工之間做好“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主要的措施如下:
1.與核心崗位的人員簽訂競業禁止協議;
2.與涉密崗位的人員簽訂保密協議;
3.與設計、研發、文案等可能產生知識產權崗位的人員簽訂知識產權歸屬協議;
4.內部建立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機制(例如設置電腦訪問權限、網絡圍欄等安全措施)。
來源:網絡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怎么買一個公司的股份 二級市場通過買公司股票,就可以買公司股份.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 ...
融資要經過八大環節,第一關就是估值。而一個項目的貴和便宜,最終取決于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多少回報。如果未來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的概率比較高,它就應該有一個相應的資本市場的價格。不過,一邊是創業項目接二連三的融資消息,一邊是投資人感嘆如何瘋狂搶項目...
人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每個人都抑制不住內心洶涌的激情開始踏上創業的漫漫征程。初創公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賺錢啊,這還用問嗎?不賺錢怎么改變世界,沒有錢怎么走上人生巔峰。所以絕大部分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都牟著勁的把力氣用在了開拓業務上。 ...
目前中國進入大眾創業、萬人創新時代,大家都忙著創業創新,殊不知創業也是一場法律戰爭,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干貨,以防初創企業在日常運營中落入法律的大坑。(一)如何選址?除了常規需要考慮的因素之外,提醒關注擬注冊地提供的稅收返費等優惠政策,全國...
人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每個人都抑制不住內心洶涌的激情開始踏上創業的漫漫征程。 初創公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賺錢啊,這還用問嗎?不賺錢怎么改變世界,沒有錢怎么走上人生巔峰。 所以絕大部分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都牟著勁的把力氣用在了開拓業務上。...
一、估值考慮的因素二、同一個公司A輪和B輪融資的估值為何會有巨大差異?三、公司估值的4種計算方法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定性的因素,傳統的財務分析只提供估值參考和確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圍。根據市場及公司情況,被廣...
一、10個企業的股東里有9個不知道自己公司的性質跟自己的個人財產有什么關系? 1、實際上是合伙企業,投資人卻誤以為設立和經營的是公司。導致合伙人之間對權利認知錯位,合伙人不知道自己要對企業對外承擔無限責任,也就是會追索到自己的個人財產。 ...
一個成功的股權激勵方案首先考慮企業的發展周期,選擇適合企業的方法,然后才開始設計方案,而方案的設計主要在七個關鍵因素上。 1、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也就是股權的受益者,一般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全員參與,這主要在初創期,第二種是大多數員工...
1、實際上是合伙企業,投資人卻誤以為設立和經營的是公司。導致合伙人之間對權利認知錯位,合伙人不知道自己要對企業對外承擔無限責任,也就是會追索到自己的個人財產。 2、自以為設立和經營的是有限公司,實際上是個人獨資企業。夫妻公司父子公司以及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