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最近,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提示。我們在采訪中也發現,確實存在不少消費欺詐現象。此類現象為何在春節前多發?
邱寶昌:春節前交易量劇增。根據中國傳統習慣,春節是消費的高峰、交易的高峰,所以商家、經營者都看中這方面。在商家推出的促銷活動中,有些是正常的促銷,但也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商家利用這個時期欺騙消費者甚至實施詐騙。
記者:春節前后,商家的各種促銷活動很多,但是有不少消費者反映,他們在參加商家促銷活動時都有被忽悠的感覺。類似的活動大概具有哪些特點?
劉俊海:春節前后,商家往往推出很多打折、讓利等活動,這些活動對消費者的誘惑力還是很大的。其共同特點就是,折扣不是明明白白的,通常要繞一些彎,有時還會有陷阱。消費者有時候看不明白,感覺折扣很大,其實打折的前提條件比較苛刻。還有一個特點是,節日促銷活動的售后服務打了折扣。比如,不給退換、不給維修之類。
記者: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一些電商平臺推出的促銷活動中,還存在“托兒”或者“先漲價后降價”等問題,這些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
邱寶昌:如果是半年前或很長時間以前漲價之后降價,這屬于市場行為。如果商家為了制造打折很低的假象,比如原先價格100元,快到春節了,先漲到150元,然后再打8折,這種促銷不僅沒有優惠,反而比正常價格還高。這類行為利用了消費高峰,所以先漲價后降價,涉嫌價格欺詐。關于促銷,發改委有規定,促銷前7天的最低價格就是底價。發改委的相關規定中認定“先漲價后降價”是一種價格欺詐,是一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請“托兒”這種行為危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屬于虛假交易。比如在網上虛構交易量、在現實中雇人去排長隊,這些行為造成一種商品熱銷的假象。以雇人排隊為例,商家雇一幫人排隊,很多人不明真相以為這個商品很火,但實際上不是,商家只是利用這種手段促銷,虛構商品或服務好的假象。商家隱瞞事實,侵害消費者充分知情權,進而損害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出現以上情形,如果情節輕微的話就責令改正;如果有違法所得的要沒收違法所得;如果構成欺詐,消費者可以要求退還并且要求商家承擔3倍價格的賠償。在很多情況下,如果商品或服務價格只是十幾元或幾十元,消費者往往經過協商后選擇不主張自己的正當權益。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就會認為自己的違法成本低。
掃碼風險也不小
記者:現在,有不少商家為了讓消費者關注商品或店家的微信公眾號,都推出了掃碼得禮品的活動,這類活動在春節前的消費市場上更加多見。不過,有消費者發現,在掃描商家的二維碼時還會被要求填寫個人信息。
邱寶昌:在進行正常交易時,掃碼加微信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個別不法商家會將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通過掃碼掃進去,比如支付信息、賬號、密碼、交易信息等。所以,這種掃碼行為對個人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都會構成嚴重威脅,有的還會造成實際損失。
記者:商家的掃碼活動不僅存在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有的商家還會借促銷掃碼進行變相的廣告宣傳。在調查春節消費市場時,我們就發現有的商家使用“微信裂變技術”,讓消費者掃碼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向好友群發廣告。現在,還有不少人專門出售“微信裂變”類軟件,這種軟件在春節前的銷量也極為可觀。商家使用這種技術是否合乎相關規定?其中涉及哪些責任問題?
邱寶昌:這種行為既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原則,也違反了互聯網廣告暫行規定。商家在微信包括在互聯網上發布廣告也要遵守法律法規,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互聯網的相關規定,同時也違反了廣告領域的相關規定。
經營者需承擔責任。誰實施了這個行為,誰就要承擔責任。商家通過讓消費者掃碼從中獲取個人信息,繼而把這種信息作為商業用途,這實際上是一種非法獲得個人信息的行為。
網絡平臺也要承擔一定責任。這種軟件相當于一種“黑客”軟件,應當予以過濾和屏蔽。從技術上限定、刪除、屏蔽這些違法的軟件在微信平臺上運行,這是平臺的一種責任,也是對平臺用戶權益的保護。
理性消費很重要
記者:在春節期間的消費市場,不僅有花樣繁多的促銷活動,還有些商家利用促銷掃碼做廣告營銷。可以說,消費者面臨的陷阱不少,甚至可以用防不勝防來形容。面對這種情況,消費者、監管部門應做哪些工作?
劉俊海:消費者要理性,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同時,消費者要學會明明白白看廣告、認認真真挑商品,學會固定、保全購物證據。另外,可買可不買的時候,更加要保持理性。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貪小便宜吃大虧的事,說明消費者保持理性很重要。
商家要自覺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不要給消費者設置陷阱。
就監管部門而言,除了對消費欺詐行為適用懲罰性賠償責任之外,要保護好消費者退貨的權利。現在商品比較豐富,消費者自身也要克服攀比心理,合理消費。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消費者教育。
邱寶昌:消費者要做到三點:理性消費;不要相信過度優惠、打折,要做到貨比三家;所有的交易都要留有證據,一旦遇到糾紛,可以作為維權的證據。
消費者在維權時,可以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讓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等。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或者提起訴訟。
編輯同志: 我在某商業有限公司舉行的有獎促銷活動中抽中電熱毯一條,第二天晚上使用時,電熱毯突然著火,床與被褥均被燒毀,我身上也有兩處被燒傷,花去醫療費2268元。經鑒定,這條電熱毯存在嚴重的質量缺陷。我多次找這家公司協商賠償事宜,該公司均以...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各種各樣的合同充斥著,有書面的也有口頭的,大到買房買車做生意,小到旅游喝茶吃早點,這些活動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合同。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那么問題來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
現在是9102年了,進入法治社會,做什么事都要按照合同來。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各種各樣的合同充斥著,有書面的也有口頭的,大到買房買車做生意,小到旅游喝茶吃早點,這些活動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合同。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
從法律角度來講,‘最終解釋權’是一個涵蓋多領域的比較復雜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終解釋權、學術最終解釋權、行政最終解釋權以及民間最終解釋權等。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明確經營者不得以最終解釋權為借口,侵害消費者的權...
一、贈品質量有問題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賠嗎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
商家贈送的產品質量瑕疵可以索賠嗎商家應當承擔退還或者賠償的責任。從《合同法》角度來說,商家所謂贈與與一般的贈與不同,消費者只有根據商家要求,在指定地點、指定商品消費總額達到一定數量時,才能獲得贈與商品,因此商家的這一贈與是附條件的,而不是無...
同一品牌商生產,也經過授權銷售,但存在低價劣質等問題 電商專供商品背后藏貓膩 專家表示,電商專供商品應向消費者明示,并告知消費者商品之間的差異 本報訊(楊召奎)實體店的東西太貴,網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價格卻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貨后,很多人卻發...
前不久,申城很多上班族的電子郵箱里,都收到了朋友轉發的肯德基超值星期二特別秒殺電子優惠券。券中,原價64元的外帶全家桶僅售32元。當很多人趕到肯德基門店試圖享受這一優惠時,不料店方以假券為由予以拒絕。 如今,商家發放優惠券十分普遍,而消費...
9月8日電 據濟南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針對網傳濟南一整形機構女老板毆打顧客的視頻一事,濟南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8日通報稱,警方迅速開展工作,積極聯系被毆打顧客,2021年9月7日下午依法傳喚劉某明接受詢問,現正在進一步調查...
同一品牌商生產,也經過授權銷售,但存在低價劣質等問題 電商專供商品背后藏貓膩 專家表示,電商專供商品應向消費者明示,并告知消費者商品之間的差異 本報訊(楊召奎)實體店的東西太貴,網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價格卻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貨后,很多人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