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大陸沒有沉默權制度
我國大陸,是沒有沉默權制度的,即犯罪嫌疑人是沒有沉默權的!
我們常說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就是最好的體現。當然,“抗拒從嚴”已經不怎么提了,而“坦白從寬”則于2013年通過《刑法修正案(八)》上升到法定情節,成功做到刑事政策法律化。
坦白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刑訴法120條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因此,如實回答的規定則是從法律上否定了沉默權。
有人會有疑問,不是還有“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的規定嗎?這不就是相當于賦予了犯罪嫌疑人沉默權嗎?
還有人會說,刑訴法52條不是規定了“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嗎?這不也是相當于賦予了犯罪嫌疑人沉默權嗎?
首先,有權拒絕回答的只是與案件無關的問題,與案件有關的仍然應當如實回答;其次,不得強迫自證其罪是以部分陳述和作證義務為前提的,比如姓名、住址等基本情況,只是對于可能使自己受到刑事追究的問題才有權拒絕回答;最后,沉默權是否定一切陳述義務,即有權拒絕回答一切問題,且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
因此,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實質上,我國大陸并未確立沉默權制度。
二、有哪些權利?
在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權利:
1.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及獲得翻譯的權利
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聾、啞人或者不通曉當地通用語言文字的,有權要求配備通曉聾、啞手勢人員或者翻譯人員。
2.申請回避的權利
認為辦案人員具有法定回避事由的,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有權申請復議一次。
3.辯護及獲得法律援助、幫助的權利
有權為自己辯護,也可以委托辯護人辯護;自接受第一次訊問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如在押或者被監視居住,辦案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委托辯護人的要求,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依法同辯護律師會見和通信;因經濟困難或者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有權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權要求訊問時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4.核對筆錄、訊問知情、親筆書寫供詞和如實供述獲得從寬處理、不回答無關問題的權利
有核對訊問筆錄的權利;如果沒有閱讀能力,辦案人員應當向其宣讀;筆錄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可以提出補充 或者改正;可以請求自行書寫供述;如實供述的,可以從寬處理;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權拒絕回答。
5.合理飲食和必要休息的權利
在接受傳喚、拘傳、訊問時,有權要求合理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6.知悉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及申請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權利
有權知道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的內容,可以申請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但除原鑒定違反法定程序外,應當承擔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費用。
7.申請變更及解除強制措施等權利
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于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如果你被羈押,有權申請檢察機關對羈押必要性進行審查。
8.知悉案件進展及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權利
有權知悉案件移送審查起訴、移送起訴情況;對于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檢察機關在征得同意后,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有權在開庭前10日內收到起訴書副本。
9.有權參加庭審及上訴權
有權參加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自訴案,有反訴權;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提起上訴。
10.控告、申訴及獲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對于辦案人員侵犯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或者辦案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提出控告或者申訴;如果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因辦案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而受到侵犯,有權要求國家賠償。
如何認定欺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構成欺詐行為一般必須具備以...
1.法律常識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國家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立案偵察、審判并給予刑事制裁(如罰金、有期徒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等)的案件。1、構成要素:(一)作案...
超前點播,欺詐如何認定消費者購買了視頻平臺的VIP服務后,視頻平臺承諾可以提前觀看熱門電視劇的前六集,而消費者購買VIP服務后,觀看點播時,還需要每集支付3元,這就是典型的消費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I)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
【案情】 2014年6月李某因個人生意發展向王某借款10萬元,但王某要求李某找人來擔保,李某于是找到雙方都認識的朋友劉某,在向劉某說明了借款的情況后,劉某同意為李某擔保。借款當日,劉某個人在借條上簽字,其妻劉-氏也在場,但未做任何表示。后李...
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懲罰性賠償作為一種特殊的民事責任,其構成要件與傳統的補償性賠償既有一致的地方,如因果關系、損害事實等,也有一定的差異,即它要求有違法行為,主觀故意。律師認為,懲罰性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違法行為,主觀故意,損害事實,...
一、避免涉外糾紛必須注意什么問題 外貿雙方在貿易過程中所發生的爭議,常常是由外貿合同中的品質條款規定不太明確所致。 我們不妨通過一個案例,來了解有關法律知識。 本文所說的貿易主要是對外貿易,即一方當事人為中國的公司、另一方當事人為國外的公...
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中,合同解除問題非常重要。在違約情形較為輕微的情況下,房屋租賃合同涉訴的概率較小。 換言之,涉訴的房屋租賃合同一般矛盾較大,常常伴隨合同解除問題。而合同解除問題關系著合同效力、過錯認定、違...
沉默權,簡而言之,就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不利于自己的提問有拒絕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權利。 沉默權包含兩項內容: 被告人有權拒絕回答追訴官員或法官的訊問,有權在訊問中始終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檢察官或法官應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
實踐中,兇宅的認定及未及時披露兇宅信息的法律后果存在爭議本期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中兇宅的認定及未及時披露兇宅信息的法律后果為基礎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司法觀點裁判規則1.出賣方故意隱瞞兇宅信息構成欺詐,買受方因此而主張撤銷合同的,應予支持——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