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17:09發布
只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工作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或職業病,才可以認定為工傷。 由此引出勞動關系的認定的三個條件: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
▌一、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認定要點】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的工作原因,是構成工傷的充分條件,工作場所和工作...
(一)用人單位一方的申請時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一、公司員工發生工傷,并在工傷醫療期結束后向公司提出離職,同時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因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是社?;鸪袚緵]有異議,但對于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公司提出之前有給員工購買商業的人身意外傷害險,保險公...
來源| 司法文件選解讀,法務之家——摘自《解讀
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
摘自微信公號人力資源法律劃重點:按照人社部的答復,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能否享受工傷待遇需區分三種情況:1、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依法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的勞動者目前無法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待遇。2、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
建筑工地上農民工遭受事故傷害,因違法轉包、分包現象的大量存在,往往給農民工在進行法律救濟時增加很大難度。從司法實踐來看,其法律救濟途徑一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申請工傷認定,走工傷索賠程序,即工傷保險責任糾紛;另一種是向法院起訴,走人身損害...
我國司法實踐中對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救濟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一是工傷保險賠償,二是民事侵權賠償。如何正確理解雇員發生工傷事故后的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賠償的適用,兩者是可兼用還是相互排斥,是否有適用的優先順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司法...
最多設置5個標簽!
付費偷看金額在0.1-10元之間
相關知識
關于工傷認定的幾個問題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9-21 05:43只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工作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或職業病,才可以認定為工傷。 由此引出勞動關系的認定的三個條件: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
可以認定為工傷的7種法定情形和3種視同工傷情形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5-15 11:34▌一、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認定要點】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的工作原因,是構成工傷的充分條件,工作場所和工作...
工傷認定流程及1-10級、工亡賠償標準+工傷認定29條規則(2019)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5-22 11:03(一)用人單位一方的申請時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
2021年工傷認定標準和賠償標準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4-20 03:3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工傷賠償中,商業保險是否能替代工傷保險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6-02 08:32一、公司員工發生工傷,并在工傷醫療期結束后向公司提出離職,同時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因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是社?;鸪袚緵]有異議,但對于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公司提出之前有給員工購買商業的人身意外傷害險,保險公...
最高法院:超過工傷申請法定期限,仍可進行認定的5種情形+解讀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4-20 16:51來源| 司法文件選解讀,法務之家——摘自《解讀
認定工傷的24種情形(附:2017年工傷賠償標準及工傷索賠所需材料)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4-26 17:21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
明確了!人社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能否享受工傷待遇的答復(3種情況)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4-20 08:15摘自微信公號人力資源法律劃重點:按照人社部的答復,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能否享受工傷待遇需區分三種情況:1、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依法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金的勞動者目前無法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待遇。2、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
建筑工地“農民工”事故傷害走工傷索賠程序還是人損程序更有利?
來源:工程建筑 時間:2021-11-26 10:53建筑工地上農民工遭受事故傷害,因違法轉包、分包現象的大量存在,往往給農民工在進行法律救濟時增加很大難度。從司法實踐來看,其法律救濟途徑一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申請工傷認定,走工傷索賠程序,即工傷保險責任糾紛;另一種是向法院起訴,走人身損害...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案件辦理規范
來源:其它 時間:2021-09-29 11:00我國司法實踐中對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救濟有兩種可能的方式:一是工傷保險賠償,二是民事侵權賠償。如何正確理解雇員發生工傷事故后的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賠償的適用,兩者是可兼用還是相互排斥,是否有適用的優先順序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