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存在的問題 (一)超越法定的條件隨意變更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逮捕條件是: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該條第二款還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既然在檢察機關批準逮捕...
裁判要旨 知識產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具有刑事打擊與民事賠償的雙重司法保護功能。在審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過程中一并解決民事賠償問題,應根據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和依法酌定賠償數額的知識產權法原則,分別確定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案情] 被告人熊四傳原系湖北省宜昌市璜時得粘合劑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璜時得公司)員工,后被該公司除名。自2007年起,被告人熊四傳先后在鄂州市租房生產粘合劑,由其子熊雅...
哄抬物價發生在疫情期間,構成非法經營罪。根據有關規定,違反國家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關于價格管理,市場經營的規定,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那么依照我國刑法,第225條第4項規定,將構成非法經營罪,最并且從重處罰。
很多時候人們對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都有誤解,誤解會導致我們做很多錯事,甚至是讓自己后悔的事,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正本清源,不要輕信自己的判斷,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就比如在刑事訴訟領域,很多人也存在誤解,這誤解嚴重的甚至導致了冤假錯案的發生。誤解一:等案子到了法院再請律師也不遲!誤解二:公安決定是否有罪及判多久誤解三:找關系比找律師重要誤解四:律師會見就是傳話,沒什么技術含量誤解五:偵查階段,律師只能會...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由此可見,公訴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具有如下特點: (1)公訴案件被害人委托代理人,可以由被害人本人委托,也可以由他的近親屬或法定代理人委托,其他人無權為被害人委托代理人。 ...
拘留,是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條例或者需要緊急扣押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扣留和拘禁的懲罰手段,我國的拘留分為行政拘留、治安拘留、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其中,行政拘留的處罰最為嚴厲,那么,這幾種拘留方式的區別是什么? 一、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由行政機關針對違反行政管理有關法律規定的人作出的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除了行政拘留以外,還包括有罰款、警告等處...
一、受理立案。 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應當接受、問明情況后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經過審查,對于不夠刑事處罰需要給予行政處理的,依法處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應制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 二、破案、銷案。 破案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事實已有證據證明;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經...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如今的28家。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
【裁判要旨】刑事案件沒有執行終結也并不影響民事案件的受理和審理。為避免民事權利人(同時為刑事被害人)雙重受償,可在執行中對于刑事追贓與民事責任,依據實體責任的認定進行綜合處理。因此,刑事案件未執行終結并不意味著民事案件不能受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書(2017)最高法民申1914號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中輕國際控股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啟陽路4號。法定代...
小額訴訟程序可以上訴嗎依據我國民訴法司法相關解釋,規定了小額訴訟程序的實施,對管轄異議規定一審終審,不得上訴。因此,小額訴訟程序不得上訴。關于小額訴訟案件的異議1、規定管轄異議無上訴權小額訴訟程序的價值定位是快立快審快結,其以提高效率為目標。依據新民訴法在一審普通程序一章中對管轄異議裁定上訴制進行了規定,小額訴訟程序的方便快捷的價值定位與該上訴制存在一定沖突。為實現該制度的立法目的,推動小額訴訟程...
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對犯罪嫌疑人可延長的偵查羈押期限刑訴第124條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可延長1個月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對犯罪嫌疑人可延長的偵查羈押期限刑訴第126條在刑訴第124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2個月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十年...
4月14日,上海警方通報偵破一起網購蔬菜詐騙案。4月初,閔行警方接多位市民報警稱在群內購買果蔬被騙。4月11日,警方在寶山區將嫌疑人葉某某抓獲。經查,葉某某在各群發布出售蔬菜信息,陸續接受群內成員轉賬1.9萬余元。但事實上其并沒有供貨渠道,也沒向任何買家發貨。葉某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案1.9萬余元已退款9900余元,其余退款及案件工作正在進行。 刑事強制措施的種類包...
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如何加強監督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如何加強監督沒有明確的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
一、申請回避的方式 申請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書面方式或口頭方式,但提出申請時應說明要求回避的理由。 申請回避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但是如果回避事由在審理后才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回避申請提出后,是否準許則由法院來決定。對于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二、申請回避的理由 1、審判和執行人員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發現審判人員(執行人...
《人民檢察院制作使用電子卷宗工作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 下列案件應當制作電子卷宗: 偵查機關移送的審查起訴、申請強制醫療、申請沒收違法所得案件; 人民檢察院偵查部門移送審查起訴、不起訴的案件; 報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的案件; 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羈押期限的案件; 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 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案件。 審查起訴案件退查后補充形成的卷宗材料,應當掃描、攝制...
立案追訴概念 立案追訴就是公安機關(包括檢察機關的偵查部門)應依照法律規定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的程序。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制定了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 立案分類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后,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立...
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的規定是什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第九十三條?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
輕傷二級是否一定批捕輕傷二級不一定批捕,輕傷二級,一般都取保,等案件到法院開庭時,可以判緩刑。相關法律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
(一)強制措施期限 1、傳喚、拘傳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2、拘留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4日,特殊情況最長37天; 3、取保候審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4、監視居住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二)偵查羈押期限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過2個月; 2、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延長1個月; 3、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延長2個月; 4、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
疫情期間擾亂醫院辦公秩序的,一般處以治安管理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行為人要承擔刑事責任,需要根據具體情節定罪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聚眾實施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