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消費遇上糾紛,隨后就會碰到維權。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下文也許能幫助到你。
有句不太好聽的俗話叫“無奸不成商”,購物時可能總有那么一些明里暗里的坑需要提防,如果萬一掉坑里了應該怎么辦?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消費者購物維權小常識,關鍵時刻它們可能會幫上你:
一、作為消費者的你,要知道擁有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9項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有關知識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督權。
其中安全權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利。
二、產品質量問題應該去哪里投訴和舉報?
產品質量問題的受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消費者協會、企業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民法院。
三、解決糾紛五大途徑: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這應該是最省事的途徑了)
2、請求消費者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PS:以上途徑都是一步一步推進的,能協商自然最好是協商解決,一上來就提起訴訟的話可能會既浪費了時間又得不到滿意的結果。
四、打電話舉報:
消費者舉報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只需撥打12315電話,講清楚被舉報者的姓名、地址及違法事實即可。如果自身權益受侵害,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撥打12315電話投訴并要求賠償的,應說明投訴人和被投訴方信息、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并提供發票等有關憑證。(所以平時一定要留個心眼,購物小票之類的票據先別扔。)
除了12315,還有其他專項投訴電話:
食品藥品投訴請撥打12331;
價格虛假舉報請撥打12358;
防偽商品查詢請撥打12365。
在生活中,對于商品廣告,千萬不可輕信廣告,購物前應充分了解商品信息,切勿盲目購買;在消費過程中要貨比三家;選購商品時,要認真仔細閱讀說明書,注意商品有無品名、出廠日期、檢驗合格證標記等;購買商品時,認明商標,防止假冒;索取購物票據、保修單、發票等,并妥善保存,便于出現問題時維權;要注意維權期限,在國家規定的“三包”期內向商家索賠。
最重要的一點,當出現消費糾紛時應該冷靜對待消費糾紛,不要通過暴力手段解決,通俗地說,你要是先動手打人了,道理就不在你這邊了,所以一定要依法維權。
來源:遇事找法
實踐中,由于征收方、被征收方在信息獲取、權力地位上的不平等,常常有被征收人拿不到合理補償,,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情況發生。面對這種情況,被征收人往往有以下幾種救濟方式?! ∫皇亲孕袑梗@是一種私力救濟的方式。通常表現為幾位甚至數十個被征收人聚...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在網上買到廉價的東西,商家不承認是他家的東西!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我在網上買東西,收到的貨跟商家說的不一樣,退款聯系商家,卻不承認這是他家的東西,我該怎么辦?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
導讀:實踐中,為了拿到盡可能高的補償,有的人選擇了當釘子戶,希望通過拖延時間來增加籌碼;有人認為自己要表現得霸道一點,兇一點,得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決心和勇氣,這樣才能逼對方讓步;有人認為只有層層上訪,把事情往上告才能解決問題;有人認為應該通過...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少網友都多多少少遇到過消費被坑的情況。去餐館發現飯菜不衛生,去景點旅游遇上黑導游,網購買到假貨,快遞無故失蹤……也許你內心其實已經氣炸了,但是由于怕麻煩+不清楚該怎么做,所以默默地放棄了維權的機會,只能吞下...
導讀:實踐中,為了拿到盡可能高的補償,有的人選擇了當釘子戶,希望通過拖延時間來增加籌碼;有人認為自己要表現得霸道一點,兇一點,得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決心和勇氣,這樣才能逼對方讓步;有人認為只有層層上訪,把事情往上告才能解決問題;有人認為應該通過...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又如約而至,你有沒有搬好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認真觀看...▲奧利奧對比粵利粵▲這個,簡直太逼真了……▲康師傅,你最帥嗎?▲過年送飲料的小伙伴們,還好嗎?這些山寨食品多為傍名牌,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主要充斥在大大小小的...
一、找出并改正自身問題,適當學習小三的優點 你是否有想過你老公為什么會出軌?真的只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俗話說得好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要知道只有當一個女人不能滿足男人的需求時候,他才會在外面找其他女人來彌補所缺失的。 認真想一想你是否有給予他...
兼職詐騙如何處理 兼職詐騙如何處理?,你被冒充刷單讓給你刷的款轉到他賬戶上,事后你反復詢問他你是不是騙子,他的回答是不是騙子,并說你已經被判處非法拘禁了,只要你要回自己的錢你就是違法了,請問這樣會算犯罪嗎?讓你兼職去深圳發傳單一個...
小三受不受法律制裁 小三受不受法律制裁不好說,但是他目前為止的所作所為我覺得是不合格的。大家都是有過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憑什么因為他捅人就要讓他受法律制裁?簡直扯淡!法律會報復或者嚴懲有違反法律的行為的人,但他的這種行為完全是無賴行...
10個企業9個認為企業遇到法律問題才需要請律師,平時不需要法律服務企業聘請法律顧問的主要目的是防范法律風險和糾紛,那種遇事才找律師的觀念已經過時了。沒有凡事在先的法律保障意識,等糾紛發生了,拿一個不利于自己的合同和殘缺不全的證據來到法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