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
公司注銷了,也就不存在公司法人,所以無法起訴公司法人。 當事人可以起訴公司的股東維權。 公司被注銷后,如未進行清算或者破產的,以該公司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作為當事人; 公司經過清算或者破產程序的,公司債務視為處理完畢。 如有未了結的債務,應以從公司取得清算資產的股東為訴訟主體。 《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六十四條 企業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銷前,以該企業法人為當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銷的,以該企業法人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當事人。 ...
我個人認為: 第一、關于您提出的問題,適用《刑法》等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二、根據《刑法》第271條的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構成職務侵占罪。 具體法律條文附后。 第二百七十一條 【職務侵占罪;貪污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

這個事情涉及如下法律問題:1作為職務行為,如果非惡意,則難以稱之為犯罪,可以定性失誤,也就是犯法。 2教訓是以后別人給你簽字的東西,要自己留著,以后作為證據。 如果簽字人留著,還簽字干什么。 3躲避也是一個辦法,那屬于老賴,不可取。 ...
離職人員侵權老東家被起訴 法院:員工與新東家均涉嫌侵權 離職人員與老東家翻臉的三大坑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新類型和疑難復雜案件也不斷涌現,因員工離職引發的知識產權糾紛(前高管和老東家翻臉的事件)也不斷增多。 2016年2月 上海...
從單位離職后1年,是可以被追?究職務侵占的。 一、只要存在職務侵占的行為,在法律規定的追訴時效內就可以追究,職務侵占的追訴時效因侵占的數額不同而有不同,數額較大的,追訴時效為10年,數額巨大的,追訴時效為20年。 二、如果你確實有侵...
2014年9月,離職加盟阿-里不足半年的岳*即在深圳被警方抓獲,一年后,劉*寧亦被抓獲。這一案件曾被認為系騰-訊在兩人離職之后開展的報復行動,在此之前騰-訊已經針對劉*寧發起過民事訴訟,追討劉*寧在騰-訊任職期間的千萬股權收益。**公司則強...
保證金的數額標準可以確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 1.1采取保證金形式取保候審的,保證金的起點數額為一千元。 1.2綜合考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
能開。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因職務侵占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而解除勞動合同后是會開離職證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
職務侵占罪其實是體制外企業經常會發生的情況,雖然最終被判刑的似乎并不多見,但是不代表這種行為就可以不重視。我們大概來理一下關于職務侵占罪的一些概念,公司在設計內部工作流程的時候要注意這些關鍵點。 一、什么...
職務侵占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我個人認為: 第一、關于您提出的問題,適用《刑法》等法律文件的規定。 第二、根據《刑法》第271條的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構成職務侵占罪。 具體法律條文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