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法制的逐漸完備,行政處罰方面的相關內容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由此引起的行政訴訟也逐年增多。本文略談一下行政處罰的主要原則。 行政處罰的主要原則包括了:處罰法定原則、處罰公正原則、處罰公開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過罰相當原則、一事不再罰原則、處罰相對人權利保障原則。 1、處罰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不僅適用于行政處罰的實施階段,也適用于行政處......
核心提示: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
行政處罰只能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而刑事處罰權是一種強制性的懲罰規范,是國家為了維護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只要該行為觸犯了刑事法律,就應該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否則就是一種不作為行為。刑事處罰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已經構成犯罪的情節嚴重的行為。對于既違反行政法規,又觸犯刑事法律的行為,我國法律總體上采用的是吸收原則,即重罰吸收輕罰,刑事處罰吸收行政處罰。 一事不再理......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處罰決定程序有簡易和一般兩種程序,聽證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程序,不是獨立程序。 1、簡易程序 即當場處罰程序,主要適用于事實清...
一、工作程序 1.1現場處罰案件: 違法事實清楚、情節簡單,違反質量、標準化、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適用現場處罰案件工作程序。 1.1.1受理范...
1.什么是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的概念從學理上有不同的解釋。行政處罰法沒有明確、直接地為行政處罰下定義。行政處罰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各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行以來,為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爭議,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起到積極作用。然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效果,導致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希望從《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立法角度,分析《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程序設置的合理性。 一、對...
新《行政處罰法》在法律理念層面實現了重要轉向突破既有的嚴格處罰導向,漸變為對行政相對人權利保護與規制緩和。 (一)行政處罰權謙抑理念之彰顯 根據學理定義,行政處罰通常是指特定的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
一、簡易程序: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
刑事處罰,是司法機關依法對一切違反刑事法律規范,危害社會、情節嚴重的犯罪行為人所給予的刑事法律制裁。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都是對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手段,但二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⑴法律依據不同 行政處罰所依據的是行政法律規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行政執法局有權拆除違法建筑。依據《規劃法》的規定,拆除違法建筑的執法部門應該是市政府規劃管理部門。 但各個城市為了便于統一執法,往往通過委托的方式將這一執法權交給城市行政執法局或城管局這些部門,具體要看政府各部門的行政職能。 二...
一、簡易程序: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
【章名】第一節一般程序 第二十五條承辦人在調查終結后,應當對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進行合議并作好記錄,合議應當根據認定的違法事實,依照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分別提出下列處理意見: (一)確有應當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